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体育周刊
3  4  
PDF 版
· 人生常跑
· 圣火穿越浓雾雪线
· 奥运脸谱情
· 郎平也是奥运会火炬手
· 中国队前途险峻 随后三战定生死
· 濮存昕将赴希腊
迎接奥运圣火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3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每天上班跑32公里;在路上超过拖拉机时得到一片欢呼声;自己还谱写了《凯旋》长跑主题歌。他的健身之道是——
人生常跑
——记北京奥运会火炬手、金华退休体育老师朱正伦
本报记者 胡 梦 文/摄
  今年63岁的朱正伦,退休之前先后在金华市婺城区汤溪镇汤溪中学、汤溪小学任体育老师27年。

  从金华市区——汤溪有32公里路,朱正伦每天跑步上班,要花2个半小时。有许多人不能理解,公交车不坐自行车不骑,何必呢?朱正伦也干脆自嘲为自己是“跑痴”。

  其实“世人皆说我为痴,我却暗笑他人懵”。老朱说跑步实实在在是乐在其中的,春天跑步,一路上小草吐绿、小花绽放,一派生机勃勃;夏天早起,清晨空气清新,迎着朝阳跑,人生多美好;秋天跑在金色的希望田野上,感受着大地博爱;冬天穿着背心短裤出门,常常是一股豪迈之情涌上心头。

  为此,老朱还特意为他自己谱写了一首《凯旋》长跑主题曲,“跑道长、步伐更长;天地宽,心境更宽。……到医院,不如到山野,有时间锻炼,没时间生病……”

  他曾经在路上超过拖拉机,得到一片欢呼声,他曾经与骑着自行车的邮递员并肩前进。更多的时候是他自己数着1公里、2公里、3公里的路标坚定地往前跑着。

  在老朱“噔噔噔”有节奏的跑步声中,路变好了,砂石路—柏油路—水泥路;路变直了,从32公里缩减到现在28公里;路边的风景也变美了,农民的房子越来越漂亮了,新厂区也慢慢出现;路上的汽车也越来越多……

  朱正伦从1979年一直跑到2006年退休。此后金华至汤溪的路上不再有老朱的身影,老朱的身影却在通往各水库的山路上时隐时现,而且从原来的一个身影,变成两个、三个直到现在变成10多个,原来老朱的追随者越来越多,现在已成立了金华市老年长跑队。

  其实老朱的长跑,如果要追根溯源的话,远远不止27年,而应当是45年,而且老朱是“一跑惊人”。

  1963年,17岁的朱正伦是金华二中高一学生,学校体育课新开设1500米、3000米长跑项目,结果一轮测验下来,全班同学都没有通过。这一下,身为班长的朱正伦压力可大了,于是他带头练,每天早上起来在操场上跑10圈。

  一个学期过去,不用说测验通过。1964年,他还一路过关斩将,获得浙江省第一届中学生运动会3000米冠军、1500米亚军。

  后来,老朱成了一名体育教师。

  老朱家人都知道,老朱最宝贝的就是那些奖杯奖状,家里最显眼的地方就是放奖杯的柜子:1995年广州全国长跑老年组万米冠军、1996年杭州全国长跑万米冠军、1998年杭州国际马拉松老年组冠军、2001年北京10公里越野跑冠军等都记录着老朱的光荣历程。2003年开始,他还连续5年参加上海马拉松,并跑完全程,成绩也从原来的4小时提高到去年的3小时49分。

  老朱说长跑带给他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身体健康,这么多年来,几乎没有上过医院、吃过药。心情开朗,烦恼少,欢乐多。特别是早两年,中央电视台《夕阳红》做了一期他的专题后,来向他学习的人越来越多。

  这次老朱被推荐为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手后,现在出门都会带着一根跳绳、一只毽子去向更多的老年人宣传体育锻炼对身体的好处,去宣传奥运的精神,追求“更快、更高、更强”。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体育周刊 00009 人生常跑 本报记者 胡 梦 文/摄 2008-3-28 48256F32002924A6482574160011D641[A2-胡梦≈B1-章新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