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开市的锣声越来越近,浙江的企业、浙江的资本正跃跃欲试。创业板的设立,被大多数人视为一个新的“淘金”地,而一场争夺入场券的赛跑正在等待枪响。
浙企跃跃欲试
“现在来咨询的企业比较多,我们打算精选6至7家上报,希望第一批中就有杭州企业。”杭州市金融办主任孟繁明说。
此前,证监会公布的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初步划定了国内中小企业登陆创业板的门槛: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或者最近一年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
“这个要求并不高,杭州有很多企业符合要求。”孟繁明表示,杭州已经针对创业板的上市条件进行过摸底调查,并有100多家企业进入后备资源库。作为省会城市,杭州聚集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和服务业企业,将成为创业板的受益者。
能进入摸底名单的企业主要分两类,一类是中小型的高成长性企业,通过创业板解决融资问题;另一类是能够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在未来发展中唱主角的企业。
杭州打算首批上报的企业,虽然主要集中于高科技、互联网领域,但也有先进制造业企业、连锁经营的服务业企业,以及新经济与传统产业相结合的企业。“优秀的传统企业,如果具有高成长性,依然在我们视野之内。”
不仅是杭州,绍兴、宁波、温州、台州等地的不少中小企业也对创业板跃跃欲试。“以前温州企业不喜欢上市,但是现在观念逐渐转变过来了,很多企业把上市作为企业进行现代化改造的重要途径。在瑞安,就有10多家企业排队等待上市,创业板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瑞安市政府的一位人士介绍。
3月24日,深交所在深圳召开了“创业板首发管理办法创业企业和创投机构座谈会”。浙江向日葵光能股份公司也受邀参加。据透露,这家位于绍兴袍江工业区内的企业,与无锡尚德一样致力于研发光伏能源产品,在行业内排名靠前,有望成为首批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
省金融办负责人日前表示,浙江将抓住创业板市场推出的机遇,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具体而言,浙江将在报备的100多家企业的基础上,针对创业板选择30至50家企业重点培养。
本土创投争抢资源
2007年,浙江掀起了一股民营资本投资创投公司的热潮,尤其是下半年,隔个两三天,就有新的创投公司成立的消息。
“成立以后,我们就全国各地马不停蹄地跑项目,已经投出去2亿元资金,3个项目,其中最大的一笔就在浙江省内,单笔投资超过1亿元。而且这3个项目都有望在2009年底前上市。”浙商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陈越孟告诉记者。
随着创业板推出的鼓点骤急,不少浙江创投公司也进入了“抢资源,抢项目”的状态,对于他们来说,要“淘”得创业板的“真金”,首先得抓住那些好企业。
对于创投公司来说,好企业的标准不仅仅是最近两年盈利1000万元或者每年增长30%那么简单。“我们期望行业内排名靠前,有良好的管理团队,还要符合‘两高五新’。”浙商创投的管理者表示,最近一段时间他们已经列出浙江各地一批潜力企业的名单,并派行业分析员实地调查,逐个沟通,看有没有介入机会。所谓“两高五新”,即新经济、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服务的行业分类,以及高技术、高成长的企业发展情况。
除了企业本身资质好,大多数创投公司都希望在企业没有股份制改造前就提前进入。但是现在不少企业,在“种子期”就可能被人盯上。据一位创投圈内人士透露,在杭州西湖区就有一家企业,做指纹识别方面的业务,目前其产品大量在银行金融、信息安全等领域应用,在行业内排名第一。但由于前期已有风投介入,并完成了股份制改造,许多创投公司只好作罢。
“创业板的推出,对创投公司、一些会计师事务所、证券公司等都是机会。但是这块蛋糕究竟有多大,最终还取决于创业板推出的规模和速度。”孟繁明表示。
(本报杭州3月27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