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人类为何不是卵生?
· 我会描花雕啦
· 我省心脏移植手术突破年龄“禁区”
· 55件鲁迅墨宝真迹“回家”
· 校园新闻
给学生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3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科学家最新研究揭秘
人类为何不是卵生?
  本报讯 据北京日报报道 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为何不是从蛋中孵化出来的?瑞士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找到了哺乳动物从卵生向胎生变迁的基因证明,证实了这些改变是在进化史上逐渐发生的。研究表明,乳蛋白基因出现于所有哺乳动物种类的共同祖先中,而且是在编码卵蛋白的基因消失之前,这说明哺乳动物都有卵生期。

  地球上总共有3种类型的哺乳动物,分别是最普遍的胎盘动物(人类、狗、猪、虎等)、有袋动物(袋鼠和负鼠等)以及单孔目动物(鸭嘴兽以及某些针鼹鼠,单孔目是指粪尿、生育均是在一个孔中完成)在最新的研究中,瑞士洛桑大学的科学家们,对这3种哺乳动物的代表物种进行了遗传研究,并将得到的结果与典型的卵生动物——鸡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3类哺乳动物具有相似的遗传区域,编码酪蛋白(乳汁中的一种蛋白质)的基因,在3.1亿至2亿年前的共同祖先中就已经存在,早于胎盘的进化。这表明,在胎生之前,这三种哺乳动物都有卵生期。研究还发现,距今约7000万至3000万年前,哺乳动物转向了胎生。

  新的研究结论表明,哺乳动物在停止产卵之前就已经可以产奶。实际情况很可能是,随着哺乳能力的出现,物种对卵黄和卵生方式作为后代营养来源的依赖性降低,最终,对胎盘的“认同”让哺乳动物中的绝大多数抛弃了卵生方式。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教科卫新闻 00005 人类为何不是卵生? 2008-3-27 48256F32002924A648257418003CFF9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