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新闻周刊·社会
3  4  
PDF 版
· 老胡出书
· 各界人士你说我说
百姓出书热是社会进步体现
· 出书要走合法途径
· 《风雨情缘》片段
· 形形色色百姓“出书”热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3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把自己和老伴的情感史写成书并出版,这是杭州72岁的普通老人胡士羌到目前为止认为自己晚年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老胡出书
  要学《忏悔录》记录人生

  从单位退休,在家带带孙子,读读名著过了许多年后,步入72岁的胡士羌反倒产生了一个念头,就是想写点什么,记录点什么。

  一个平凡的人,真的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东西好写?胡士羌细细回顾一生,工作经历基本算是平凡,许多人生波折,当时看来了不得,最后倒是连笑谈都不用付。反倒是他与老伴陈凤凰几十年来的风风雨雨,越品越觉得平凡之中不寻常。

  对,就写情感史,“在我和老伴金婚将要到来时记下我们一辈子的生活,既可以作为金婚的特殊礼物,又可以送给我们的亲朋好友,给孩子也是留下一份文化遗产。”胡士羌这样决定。

  他专门去买了卢梭《忏悔录》仔细研究。“我发现卢梭把自己的一切所思所为都写出来了,包括隐私,”胡士羌说,“我也要真实记录。”

  他的老伴陈凤凰听了觉得很难为情,把当年那些心底的秘密也写出来的话,“一张老脸就没地方搁了”。胡士羌书还没写,只能先做老伴的思想工作:风雨同舟了一辈子,就应该有个纪念,无论是给自己,还是给孩子们,说不定对孩子今后的家庭婚姻还有教育作用呢。

  夫妻同回忆边写边哭

  从2005年开始,胡士羌开始了这本定名《风雨情缘》的回忆录写作。

  一开始写,胡士羌碰到了难题。他的右手大拇指受过内伤,年纪又大了,写字时抖得厉害,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完整。怎么办?胡士羌就练习用左手来写字。说来奇怪,练了一个月后,左手不仅不发抖,反而写得比右手还好了。写书练出左撇子,也是意外收获。

  有次,老伴正在家里干活,突然听到老头子在书房里呜啦呜啦哭,以为出了什么事,赶紧过去看,原来是老头子写着写着,心痛落泪了。

  其实,如此投入,胡士羌也是身心所至。在写到老伴的童年时,他向老伴讨素材,结果,没想到老伴讲述了一段多灾多难的童年岁月。这些新发现让他重新认识了老伴,写到心痛处情不自禁地哭出声来。

  这样哭的场景,有过好几次,每次都让老伴一边很感动,一边在心里担心他的身体,提醒他不要太伤神了,毕竟是过去的事了。

  “我们经常共同回忆,把过去的点点滴滴都重新又温习了一遍,感觉时光轮回,我们又一起回头体味了一遍人生历程,而且别有一番认识和感受。”胡士羌老人说这话时掩饰不住内心的温情。

  “特别是那些恋爱中的细节,讲起来,让我又好像回到从前,当时的甜蜜现在还能体会到。”陈凤凰老人眼里闪烁着幸福的光,“其实那些情书就像刻在脑子里,还能背出来呢!”

  每天的回忆和两三个小时的写作,一年后,胡士羌就把20余万字的回忆录写好了。书稿写好后,正好赶上朋友在编一套丛书,于是又匆匆忙忙修改了两遍,交付出版。时至今日,他还遗憾地认为本来多“磨磨”还可更精致些。

  新书送亲友大家说好

  2007年,新书就在胡士羌忐忑不安中出版了。开始他心里特别没底,很不自信地问了好多人。

  “写的好吗?”“好,真的好!书里的写景部分特别出彩。”他的作家朋友回答他。

  “喜欢看吗?”“喜欢啊,我一口气把它看完了!我们在书中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他一起长大的朋友这样感慨。

  “没想到爷爷奶奶以前的日子这么苦啊。”他的孙子深受教育。

  最让他感动的是,他送了本书给一位亲戚,结果这位亲戚的朋友看到后爱不释手,竟然请求把书借回家复印。“那位朋友说《风雨情缘》写出了他们那一代人的生命轨迹”。这让胡士羌真正感到自己这本书是有价值的。

  老人告诉我们,这本书一共花去了他15000元人民币的积蓄,印了1000册,大部分已经送人了。“虽然有正规书号,但是从来没想过要拿到新华书店去卖。都是送给亲朋好友,留个纪念而已。”老伴陈凤凰则欣慰地告诉我们,“儿女们看了后觉得对父母的理解更加深了一步,全家人感情也愈发深厚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新闻周刊·社会 00013 老胡出书 2008-3-27 浙江日报000132008-03-2700016;浙江日报000132008-03-2700017;浙江日报000132008-03-27000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