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老爸买了辆车,当然也买了各种保险,并且在上路的头一个月就约见了保险理赔员三四趟。我在美国听了大吃一惊:“那你明年的保险得涨多高啊?”老爸比我还吃惊:“保险还涨价?”
不是我大惊小怪,实在是中国和美国两边的保险区别太大。在美国买车保险是仅次于填报个人所得税的第二件痛苦的事情。根据我的经验,保费由汽车型号、车主的年龄、驾龄、住址、性别、婚姻状况,以及驾驶记录和保险记录决定。其中驾驶记录和保险记录是最重要的。安全性能好的车保费低一些,但安全性能相似的车,豪华车保费更高;年龄越大保费越低,但25岁是个重要的分界,所以大家都很盼望赶快到25岁;驾龄就没有什么说的,越长保费越低;车停在车库里比停街上保费低;女性保费低于男性;结婚的人比不结婚保费要低一些,大概觉得结婚的人责任感比较强;驾驶记录属于“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因为只有负面信息记入,比如超速,闯红灯,酒后驾车,以及损失超过一定金额的事故;每一赔偿记录要保留三年,这就意味着保险公司支付的很小一笔保费会导致你之后三年的保费狂涨。我就为这个吃过亏,三年前在停车场刮了另外一辆车,保险公司付了五百元,三年来多交的保险可不止这数的三倍。
老爸听到这里,不免问,“你怎么那么傻,不知道换保险公司”?我苦笑,怎么不换,可是每家公司的记录是通用的,换了还不如不换,至少在同一家公司久了还有“老朋友”折扣。
由这么多因素决定的保费可以差上数倍。我以前的上司十年没出任何事故,住在地广人稀的马里兰郊区,每年交八百元保险,而我现在的房东住在新泽西一个拥挤的小镇,保费有五千三百块之多。谁说人是平等的?
老爸听我口罗嗦了这么半天,问“那这保险是做什么的?完全没有安全感么”?在我看来,两种保费最大的区别在于各自的激励机制。个人化的保险以低保费的形式有效地鼓励大家安全驾驶。而我们的平价实际上是以好司机补贴差司机。自然老爸这样的新手司机更喜欢平价保险,因为颇有保险在手,高枕无忧的意思,但是,让一个开了三十年车的老司机和新手付一样的保险费合理吗?
美国的保险制度当然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理赔程序复杂而缓慢,很多案例要几周才能解决。另外,很多时候事故的非责任方也会有负面驾驶记录,导致保费涨价。
听国内的朋友说,国内车险很快就要实施改革了。老爸不免担心起来,但也许那时侯他已经是老司机,正好享受低价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