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看不惯“造谣”新闻
办网站展示西方媒体的“有色眼镜”
· 媒体造假是一种羞耻
“网络英雄”自发辟谣引来点击狂潮
· 外媒错误报道四大类
· 中国网民反击西方媒体的“傲慢与偏见”
· 先入为主导致外媒“失误”
国际舆论战中国要掌握舆论先声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8年3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先入为主导致外媒“失误”
国际舆论战中国要掌握舆论先声

  西方媒体对西藏暴力事件报道过程中出现的“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等报道错误,引发了一些媒体从业者和研究者的注意。

  曾为香港《文汇报》等多家报纸工作逾20年、现在珠海联合国际学院国际新闻学专业任教的香港资深新闻工作者阮纪宏认为,西方媒体的这些报道错误,有些是无心之失,有些则是因为偏见和先入为主导致的错误。

  阮纪宏说,西方媒体对中国事务的报道,先入为主的意识很浓厚,对于来自中国自身的报道,则经常表现出不信任甚至怀疑。“如果先入为主的话,犯错误就很难免了。”

  这种看法与武汉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娜一致。近日,她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表示,一直以来,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问题时,由于思维惯式和价值理念的差异,很多时候带有偏见,有的甚至是“成见”。

  而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庆安近日在核查、比对西方媒体报道时也发现,一些容易让人形成误导性认识的报道实质上是在断章取义,混淆视听。

  此次西方媒体引起争议的报道中,美国CNN刊登的一张经过剪裁的照片引发了巨大的争议,新闻照片如何剪裁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摄影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盛希贵表示,新闻照片的拍摄角度、拍摄瞬间的选择及剪裁等,都可以用来表达立场。

  他说,新闻照片绝不能增减任何东西,但可以进行剪裁。剪裁多是为了去除多义性和模糊性,使画面更为紧凑和信息更为集中,以便更真实地反映新闻场景及新闻事实。

  “但如何剪裁,其实是带有观点和评论性的”,盛希贵说,西方媒体对照片如此剪裁,就是代表着他们的立场和看法。

  他表示,剪裁必须尊重原照的意思,不能断章取义。同时还要注重图文结合,让文字来清晰交待图片的内容。

  而CNN在回应谴责时也表示,该图片说明中写明了“西藏人向军车投掷石块,期间一辆汽车正在拉萨街上焚烧”。但仍有网友认为图片说明置于太不显眼的位置。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陈力丹教授认为,西方媒体的错误报道也在督促国内媒体更快更全面地报道实情,掌握舆论的先声,把握事件报道的主导权。“事实证明,只有国内报道越来越全面和深入,人们才能更深刻、更有辨别力地认识到西方媒体的错误。”

  (本报综合新华社、《中国青年报》等相关报道)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先入为主导致外媒“失误”
国际舆论战中国要掌握舆论先声
2008-3-27 48256F32002924A648257418000DBDAD[B1-朱永红]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