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同学围成一个圈,每人手捧一个球,然后同时向自己的右手边抛球,抛出的同时要接住自己左边同伴抛来的球,并再次抛出这个球,以此循环往复……这是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向学生们展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体验式职业素质教育”,它借着游戏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一种团结协作的职业素质,从而使其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职场生活。
日前,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澳大利亚国际文化资源交流中心合作的“体验式职业素质教育”项目正式启动,并在学院国际交流系的中澳数控班与中澳国贸班试点实施。今后,这两个班的学生们将在课堂上通过各种形式,逐步养成今后将从事的工作所需的职业素质。
企业不仅看重职业技能
更看重职业素质
高职教育一贯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实用性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可现实中,不少企业却为招回来的那些刚毕业不久的年轻员工犯愁——缺乏团队精神,不懂得与同事相处;怕苦怕累,不愿意呆着生产第一线;想跳槽就跳槽,责任感缺失……归根结底,这些刚毕业不久的职场新人还不能完全适应工作环境,心理上还是养尊处优的孩子,缺乏胜任一份工作的职业素质。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该教学项目的钱永林老师告诉记者,当今的企业已将个人的职业素质视为招聘新员工的首要条件,只有具备职业素质条件的个人,才能有效率地完成企业所交付的工作任务,才能在企业中获得发展的空间。职业素质包含三个方面:职业的价值观和态度,职业的适应能力,以及职业发展潜力,包含如责任心、进取心、耐挫、应变力、执行力、沟通协调能力等等要素。近年来学院对毕业生采取了跟踪调查,通过企业的反馈,他们发现目前初入职场的新人在工作中或多或少缺乏一些必要的职业素质,而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通常只传授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忽略了对学生真正应对一份工作时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培养。
“体验式职业素质教育”,力图通过培训课程、社会实践、素质拓展游戏等多种形式,把职业素质的养成渗透到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寓教于乐,使学生主动地了解、感知、领悟、实践真实工作环境所要求和必备的职业素养,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与拓展,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提高就业质量。
课堂上不仅教技能
而且强化素质养成
据了解,学院的这项“体验式职业素质教育”计划将与澳大利亚文化资源交流中心共同合作开展。该项目的另一位发起人陶宇老师介绍,澳大利亚的职业技术教育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它注重向学生传授各种实用知识、技能,强调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体验式职业素质教育”就是借鉴了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中“能力本位培训包”的教学经验,“把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嫁接到我们的教学中,注重以能力说话”。通过与澳方专家的合作,老师将把试点的两个专业所需的职业素质,即学习过程中所必需具备的能力点一一列出,形成适应本土市场的教学模式,再根据此设计相应的课程、开展系列的教学培训或活动,把职业素质教育融入正常的教学中。
钱老师说,这个项目的启动首先还要对任课老师进行培训,让老师掌握在教学中渗透职业素质教育培养的方式,指导老师在授课方式和教学方法上的创新和提升。老师在今后上课的过程中不仅要教授理论、技能的知识,还要有意识地把职业素质方面的能力培养融入进来。例如,学生做完实验可能拍拍屁股就走了,设备可能没归位,灯没有关,老师就会提醒学生做事要善始善终,不要忘了收尾工作,将来在工作中也要有这种责任感。枯燥的说教并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具备职业素质的重要意义。体验的目的就是要彻底打破说教。钱老师说,过去一味地告诫学生,工作要沉得下心,要能吃苦耐劳,要敬业爱岗,学生的接受度并不理想,有时还产生逆反心理。今后,学院可能会在案例教学或任务教学中,模拟一个高强度的工作环境,让学生亲身体会生产第一线上的辛劳,以适应今后将面临的工作。
职业素质的体验式教学法,在目前的高职教育体系中还是一个新形式。最近,机电学院已完成了该项目的前期调研,预计下月初,学院将会正式开展系列教学活动。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他们还会把这种体验式教学法推广到其他专业教学中,探索出适应我国高职教育中职业素质培养的模式。
通讯员 张跃明 实习生 王尹俊 记者 陈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