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这棵古樟树就要被运往一个新的地方。这是900年来,它的第一次远行。
许多渤海村民会赶来为它送行,尽管有诸多不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经愿意接受这样的事实:只要能让老樟树免于被水淹没的命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这便是最让他们宽慰的事情。
“畲山风”论坛上的网友“别来无恙”,这样怀念大樟树下“清凉而且寂静”的生活,“远远的地方,在河流那边,直到地平线上,一切都是灿烂辉煌;不时有微风掠过,吹皱了平野,一层光辉的薄雾笼罩着整个田间。……使得安静地坐在清幽的荫下的人们感觉着十分的愉悦”。
“那古樟陪伴我度过了童年,离开它心里总是空落落的。但是,想到它还能活下去,心里又踏实了几分。”一位村民这样讲,“它不是单纯的一棵树,是一种深厚的情感的象征。”
当地人说,在景宁,很多村庄都会有一棵同样具有特殊意义的老树。“它们是一种精神象征,代表着一种传统的乡土人文元素。”
陈舒想知道,再到传统节日的时候,还有没有人放水灯。
这曾经是渤海村人祈福的一种方式,在稻草编成的小船里,摆上燃烧的蜡烛,随水漂去。几百年来,村口都有一条流淌不息的小河,这个在特定地理环境下形成的习俗,还有没有传承下去的机会,陈舒有点迷茫。
现代化的进程推动着中国乡村的变化,自然的分散和人为的迁移,使得传统村落因为亲缘、地缘形成的纽带,不可避免地松散、瓦解。很多人担心,中国乡土村落将随着农村现代化进程而消失。
于是,怎样在这样的进程中,保存乡村的凝聚力,成了一个课题。渤海村民保护这棵老樟树的努力,背后正是一种集体的乡土意识。
已经砍下来的古樟的树枝,据说有当地一所中学想买去做一个文化长廊,让学生们永远记住它。
这让陈舒相信,村子的历史是有价值的。这也是75岁的他,学会了用数码相机的原因。村子搬迁之前,他拍了很多照片,目的是“想让村落景观永远定格在视线中,让风土人情永远留在记忆里”。
他不仅是想把这些当作晚年的回忆,也为了让渤海村的后人们,一同分享。照片会和他编辑好的村史一起,做成一张光盘。他说,文稿的第一段里就有这么一句——
“渤海村,东经119度21分,北纬28度01分,海拔125米。”这样写的原因是,即便村子沉入水底,永远不会忘记它在哪里。
他说,这张光盘会复制几百份,只要以前在渤海村住过的人家,无论现在身处何地,都可以免费索取,收藏这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