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叶晖 通讯员 陈思笋 吕信渊) “韩国大客户等着要货,但因合作伙伴不同意终止蔬菜供港协议,蔬菜的检疫报告迟迟批不下来,出不了海关。”近日,看着仓库里堆积的30多万只西兰花,三门县富达果蔬专业合作社的数百名社员心急如焚。
该合作社主任方道会告诉记者,去年6月,为了给当地菜农开辟新的疏菜销售渠道,他们与国内一家合作伙伴签订了蔬菜供港合作协议。这样,该合作社就在检验检疫部门进行了“供港蔬菜基地”的备案,并作出不得再出口其他地方的承诺。
据方道会介绍,由于当时事出仓促,没有去香港对西兰花市场进行实地考察。结果,今年初西兰花大批上市时,合作伙伴却告之,香港市场还没有成熟,目前尚不能大规模收购。正当合作社为销路发愁时,一名韩国客户却主动上门要货,而且需求量非常大,价格也比国内高出许多,这让菜农们大喜过望。
然而棘手的难题也随之而来:供港蔬菜基地的蔬菜要出口到其他地方,就要重新向检验检疫部门备案。但是,这必须要合作伙伴以书面形式解除合作协议。然而,合作伙伴却迟迟不肯同意。
一边是30万只库存西兰花因手续不全卖不出去,一边是韩国客户等着要货而无法出口。此事在三门当地引起了热烈讨论。部分经营蔬菜出口业务的人士认为:应按照协议办事,如果对方不同意出口,就只能自己寻找内销出路。这件事也给农业合作社上了一课,签订协议之前应该考虑清楚,以免被动。但富达果蔬专业合作社的菜农们却无法接受这一现实,他们想不明白,既然合作伙伴不要他们的蔬菜,为什么还不让合作社自己出口?
面对这从未经历过的“出口尴尬”,方道会无奈地说:“为减少库存压力,我们已经在上海等地开拓内销市场。由于包装好、品牌硬,销售形势还过得去,但相比30万只的囤积量,这只是‘九牛一毛’。”
据悉,三门县有关部门知道此事后,正积极帮助合作社寻找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