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镇海六家大医院
四家布局在农村
· 大医院主治医师坐诊社区卫生站
农村社区医院有了固定的“儿科门诊”
· 好医生“两边流动”
病人在大医院和社区医院间良性循环
· 卫生局的“账本”和“安排”——
“从大医院买了一笔服务,送到了社区医院”
· 镇海社区医院:从专家“分流”到病人“分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3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镇海社区医院:从专家“分流”到病人“分流”
本报记者 朱永红 镇海区报道组 李阳育 朱聪
  社区医院里看病的人少,大医院人满为患,人们宁可把走廊当病床,也不愿就近去社区医院。这样的情况,已经成为中国“看病难”的一大顽症。

  “看病其实也不难,难的是看专家门诊。因为,生了病,总想着找高水平的医生,这是人之常情。因此,社区医院只要取得人们的信任,就肯定能分流大医院的病人。”镇海区卫生局局长周林表说。

  在宁波镇海区,大医院的每个科室,被要求每周派2个人次到挂钩的社区医院坐诊。和在大医院里一模一样,这些医生在社区医院的门诊列入正式排班表。

  在更基层的村级卫生服务站里,也必须有六家区级医院的科室去主持相应的门诊,每周定期开展。

  这样一来,社区医院就有了各种“专家门诊”,病人在社区看病,和在大医院看病没有什么不同,而且省去了舟车劳顿、排队挂号之苦,费用也比大医院低廉。

  很快,社区医院的门诊量迅速上升。2007年,在镇海,将近60%的病人,选择了去社区医院看病,大医院的压力骤然减轻。

  然而,这项看似简单的制度安排,其实也蕴含着深刻的利益博弈。

  比如,医生去了社区医院“上班”,谁来接替他在大医院的岗位?他们的各种社会关系、经济关系怎样理顺?病人去了社区医院,大医院的利益怎样保障?

  这些,都考验着政府在医疗资源和民生权益上的智慧和平衡之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镇海社区医院:从专家“分流”到病人“分流” 本报记者 朱永红 镇海区报道组 李阳育 朱聪 2008-3-24 浙江日报000102008-03-24000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