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贯彻落实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高校、科研院所是生力军。2007年,我省共获得29项国家科学技术奖,是近10年来获奖最多的。本报今起推出“走进院校看‘两创’”专栏,对部分院校获奖代表进行报道,介绍他们自主创新的故事,展示他们的创新研究对促进发展、改善民生所起的作用。
【专家名片】
赵匀,浙江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其带领的研究团队的高速插秧机机构创新、机理研究和产品研制,因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而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种高速插秧机工效比人工插秧提高40倍,比传统插秧机提高一倍,兼具插栽大小秧苗的功能,整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核心部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激情澎湃的赵匀,言谈中透出一种豁达、自省的理性。作为成功者,他从不讳言曾经的“落伍”,甚至“走麦城”。
高速插秧机,是今年65岁的赵匀大半辈子的心血结晶,4年前,获得国际农业工程学会“约翰迪尔”工业奖,去年又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可在草创之初,他的研发前景不被人所看好。
1994年,美国学者布朗《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提出:仅有世界7%耕地的中国,怎么管住占世界人口22%的中国人的吃饭?
也就在这一年,赵匀憋着一股气,投身于水稻高速插秧机的研发。长期与农机打交道的他自然清楚国情:全国有一半的农户从事稻作,机械化程度却不及小麦和玉米。农民世代手工插秧,“面朝水田背朝天”,不靠机械化又怎能增产又增收?
几乎同时,全国50多家企业和院校都卷入插秧机的“开发热”,不出几年就传出“样机成功”、“技术转让”的消息,而赵匀一连数年,竟什么也拿不出手。
赵匀不以为然,叮嘱他的研发团队要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管自个埋头构筑平台,寻求核心部件上的优化突破……
从“纸上谈兵”到“沙盘推演”,赵匀的插秧机机构创新思路豁然开朗。日韩等国种单季稻,秧短,而我国大部分农村要连种两三季,秧长,再说一家买了插秧机,要插四邻八乡的田,这就对核心部件提出了更牢靠的本土化要求。
他向助手透底:“自主发明一定要有世界眼光的超越,超越别人没有突破的难题。不然要我们苦苦研制干嘛?还不如趁早掏美元去进口!”
时隔5年,赵匀研发团队的整机研发才起步。此时,回望早年那些“短平快”的样机,始于一轰而上,终于一哄而散,症结在于单纯仿照,走了急功近利的大弯路。
现在该是蓄力冲刺了。核心部件进入软件模拟,ADMS软件验证,无秧试验,有秧试验……高速插秧机的成功似乎近在眼前。
岂料,下田试验的第一天就卡了壳。赵匀发现,自主发明的核心部件完好无缺,坏就坏在同样是自己设计的齿轮箱,大半年里居然出了6 次故障。
他恍然而笑:自主创新只须攻克核心的“芯片”,一般零部件大可不必样样“躬亲”研发。在没有知识产权纠纷的领域,何不来一个“拿来主义”?
熬过了孤寂的“慢跑”,才有胜券在握的冲刺。不出两年,这台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插秧机就通过省级鉴定,工效比人工插秧提高40倍,比传统插秧机提高一倍,兼具插栽大小秧苗的功能,而且打破了外国专利产品的垄断。专家认定:整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核心部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目前,这一专利技术已经成功转让给浙江、吉林、山东等地的农机企业。如今,赵匀又忙着攻关水稻有序栽植机和遥控插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