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古荡是全国首家100%使用可降解塑料袋的农贸市场,今年1月24日,金长上了一回《东方时空》。这是一期关于“限塑令”的节目,央视记者感兴趣的是,这家在环保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的农贸市场如何应对“限塑令”下的新挑战。
“限塑令出来,是为我们当初做的事情撑腰,感觉自己做对了。”金长说,从报纸上获悉这个消息,便很替经营户们高兴。如果油价的上涨,塑料袋的价格也还会不断上涨,这对经营户是一个不小的压力。有偿使用后,经营户压力自然减少,估计全年塑料购物袋的使用数量也可能减少一半左右。“但另一方面,限塑令还有节省资源的一层意思,当初只考虑到食品安全和环保,还不周全。”
金长统计过,仅经营面积2000平方米的古荡农贸市场,一年就要用掉1500万只可降解塑料袋,价值35万元左右。是不是还有更好的办法?
“关键是找到一种合适的替代品,能重复使用,不增加消费者的成本,又不危害环境和食品安全。”2月初,当南方的大雪开始飘落,金长召集了杭州其他5家农贸市场的经理,共同商议推广环保购物袋的事情。
豆腐、杀好的鱼、干散货,怎么放?如果摊主自愿赠送塑料袋,怎么管?这些管理着“菜篮子”零售终端的市场经理们坐在一起,把细节商量了又商量。
这是一场更艰难的转变:新的形势下,塑料袋涉及的已经不仅仅是经营户了,市场要引导的是所有顾客,让他们自觉减少使用塑料袋。
于是,一项推广可循环使用无纺布袋的计划出炉了。大家达成初步共识,环保布袋设计要实用,折叠起来可以直接放进女士背包,便于携带,又可承受一定的重量,而且售价不高于2元。
2月14日,六家农贸市场联合推出了“绿色生活 代代相传”第一批环保购物袋推广活动。活动现场,拿袋子的人排成长队。
“我非常想念小时候妈妈带我去菜市场,拎一只竹篮,放一只碗,竹篮用来装菜,碗用来装豆腐,碰到要买盐、买糖时,店主也会用牛皮纸帮你包好。”金长认为,分发袋子不是目的,鼓励大家循环使用才是目的。有些老的生活习惯是一种美德,经济发展得再快,这种既环保又经济的方式不能丢。
不过,这已经不是一家农贸市场所能掌控的了,而需要整个社会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需要环保真正成为人们的信仰。
然而,变化就在潜移默化之中。在古荡农贸市场所在的古东社区,近两年,每个月社区黑板报都会出一期和环保相关的内容;每个寒暑假的学生课外实践,都少不了与环保有关的内容。3月5日,学雷锋日当天,古东社区向所辖困难家庭免费赠送了竹篮子。当时,一位大妈就走过来和工作人员商量,“我不用你们免费送,我用易拉罐瓶和你们换行不行?”
“我不是塑料人”的行为艺术展出,世纪联华、华润万家等大型超市推出环保购物袋换购活动……越来越多的环保声音在我们周围响起。
而古荡农贸市场的摊主们也发现:市场里,拎着布兜、竹篮买菜的顾客越来越多了,而且有的顾客还非常创意的把水果篮当成购物筐,把牛仔裤改成购物袋,就连穿着时尚的年轻女孩子也提着竹篮子来市场买菜。越来越多顾客在买姜、小葱这种食品时主动和经营户说:“不用给我袋子了,给你省一个。”
而3月18日,随着第二批7500只环保购物袋的分发,参与活动的农贸市场也增加到了8个。金长对他的事业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