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撑腰开绿灯
昔日打工今创业
海盐1. 5万“泥腿子”当上小老板
本报讯(县报道组 汤燕萍)“我今年又扩种了11亩大棚葡萄,全部挂果后,年收入将达到20万元,这还不包括卖葡萄苗呢。”笔者在海盐县于城镇吕冢村葡萄种植户何华军的葡萄大棚里,听他算起了葡萄账。据了解,到目前,该县自主创业的各类农民“小老板”已达1.5万人。
近年来,海盐县积极引导农民从“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政府在信息咨询、品牌建设、贷款、科技服务、证照办理等方面大开“绿灯”。同时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工业功能区建设,积极鼓励社会资金和农民个人投资建设标准厂房,为部分刚起步的创业农民解决了创业场地问题。为切实打通农产品销路,该县先后建造了数十个专业市场,并依托“农民信箱”进行网上交易,使农民自主创业路子越走越宽。
农民点题,政府点将。该县农经、科技部门还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民需要,定期开办创业培训班,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培训工程,推出了全省首个被征地农民素质教育培训大纲,组建了十大被征地农民培训基地,充分整合就业培训中心、农技推广中心、职成教中心、各镇成校等培训资源,由政府“埋单”提供免费培训。此外,该县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农业科技人员,分别和全县200多个农业科技示范户结成了“科技亲家”,为他们提供“订单”式服务。
“每半个月消一次毒,每月喂一次药,年底晒塘,千万记住啊!”沈荡镇横泾村养鳖大户杨海华,几年前还苦于找不到创业路子,所幸县里的农技专家给他推荐了养鳖的项目,并跟踪指导4年。如今,掌握了过硬技术的他,不仅成了年收入30多万元的农民老板,还成了远近有名的“农民专家”。该镇永庆村村民沈海良、白洋村村民张元生经他手把手传授技术,如今也成了养鳖小老板。
致富的农民多了,也带动了其他农民增收。据了解,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连续6年位列嘉兴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