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农村,提到乡村康庄工程,农民们没有不竖大拇指的。2003年至2006年4年时间,浙江新修了5.57万公里农村公路,在此基础上,2007年又新建农村公路9000公里,行政村通客车率由74.5%提高到88.5%。
“公路通了,城乡近了;脑筋活了,门路广了;收入多了,面貌变了。”这是浙江农民在农村公路建成后对自身变化的切身感受。广大农民兄弟最直接的体验、最朴素的感受,充分印证:农村公路建设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民心工程”。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地区的公路建设非常落后。到2002年底,全国还有57000多个村庄没有通公路。修建农村公路,成为农民兄弟最迫切的要求,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作为行业决策者,交通部党组意识到,必须更加重视和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又好又快发展。2003年1月,在浙江杭州召开的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交通部党组提出了“修好农村路,服务城镇化,让农民兄弟走上沥青路和水泥路”的重大战略举措,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农村公路建设在全国拉开了序幕。
此后,交通部每年召开的第一个全国性的工作会议一定是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会议。2006年,交通部党组提出,全面推进新时期农村公路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贡献;2007年,又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现代农业,让农村公路更好地支农扶农惠农。
2003年,浙江提出实施“乡村康庄工程”规划,计划从2003年起用五年时间建设通乡通村公路5.5万公里。从2003年到2006年,浙江全省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201.6亿元,新建通乡通村公路5.57万公里,提前一年完成了“乡村康庄工程”。
农村公路条件的改善,使山乡发生了巨变。公路带给农民最直接的实惠,就是收入增加了。桐庐县分水镇,这个人口只有4万人的山区小镇,实施乡村通达工程后,方圆几十里的山村全部成了制笔企业的半成品加工基地,实现了从原料供应、元件配套、模具设计、加工生产到产品营销一条龙。目前,该镇年产笔60亿支,被称为“中国制笔之乡”。
衢州市柯城区黄土岭村海拔650米,过去办毛竹造纸厂,污染大、效益差。公路修通后,该村关闭了造纸厂,结合高山气候办农家乐,68户人家已有25户办起了农家乐,一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村民人均收入由2004年的1600元增加到2006年的1万元。农民们高兴地说,昔日的“黄土岭”如今变成了“黄金岭”。
公路带给农民的绝不仅仅是出行方便了,钱包开始鼓了,道路条件改善之后,改水、改电、改房、改厕、垃圾污水处理等工程有了依托的基础条件,促进了“村容整洁”和“乡风文明”建设,带动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
据浙江省调查统计,“乡村康庄工程”实施后,农民群众到县城的出行时间减少了53.6%,到乡镇集贸市场的时间减少了59.2%,到医院的时间减少了57%。而且,农村公路成了传播科学技术和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有效载体,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创造了交通基础条件。
一位村支书告诉我们,组织群众修建农村公路,是深得民心的事。一条条农村公路就像根根纽带,将干部和群众紧紧联结在了一起,拉近了干部和群众的距离,成为密切干群关系的“感情线”。
浙江的“乡村康庄工程”把乡镇作为工程实施的主体,基层组织在农村公路建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广泛发动农民群众参与管理,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严格落实“一事一议”制度,对公路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和使用、工程质量控制等群众关心的问题,全部向群众公开,做到了“干部清白、群众明白”。基层党组织威信由此普遍得到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普遍增强。
启示一:农村公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乡村康庄工程”实践表明,农村公路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发展的基础和先导,是农民增收和生活宽裕的助推器,是村容整洁和乡风文明的催化剂,是密切党群关系和促进民主管理的润滑剂。
启示二:农村公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农村公路将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导入农村,为城乡生产要素互动、工农业交融发展创造了条件,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统筹城乡发展政策真正落在了实处。
启示三:农村公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桥梁。通过农村公路建设,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解决了农民的出行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民生活质量,提高了农民素质,促进了农村民主管理,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为进一步解决农村和农民的发展问题奠定了良好基础。
启示四:农村公路需要翻开新的重要一页。截至2007年底,全国五年共投入农村公路建设资金6303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30万公里,占现有农村公路总里程的42%。全国乡镇、行政村沥青和水泥公路通达率分别达到98.54%和88.15%,客运班车通村率接近90%。全国农村公路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并取得显著成效。
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加上体制机制尚未完全理顺,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前不久交通部召开的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提出,今后的农村公路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统领,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中心,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局为主线,坚持“量力而行、突出重点、区别对待、协调发展”的原则,特别是要坚持“好字当头,质量为先”,在提高农村公路发展质量上下工夫,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贡献。
《瞭望新闻周刊》2008年第8期刊文报道——
农村公路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民心工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