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李阿姨在电视里看到中央台关于“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征集相关投诉,她掩饰不住一脸的兴奋,记下了公布的投诉电话。为了5元一袋的切片面包中的一片面包,在折腾了一个多月之后,她又一次来了精神,犹如面对的是一场胜券在握的大官司。
今年1月31日,李阿姨到蛋糕店买了两袋5元钱一袋的切片面包,面包是夹心的那种,里面含有好吃的葡萄干。晚饭后,李阿姨感觉没有吃饱,拿出新买的面包片吃了起来。刚吃了没几口,就咬到了一块小石子。赶紧把吃进去的面包吐出来,就发现了两颗被咬碎了的碎石子,有绿豆般大,牙齿也被小石头磕疼了。
李阿姨请医生帮忙看了牙齿之后,就给蛋糕店打了个电话。本来她无非想诉诉苦,没想到店里马上派人带了一袋切片面包、一小盒点心过来算是赔偿,可是却不承认那片面包里有小石子。李阿姨很不满意,好像自己是因为贪图这一袋面包而撒谎似的。李阿姨越想越生气。
吃到了石子,本来也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还要受商家的敷衍了事,李阿姨的精神头上来了。第二天,一肚子委屈的李阿姨找了一位在妇联的朋友,要求店家道歉。她的朋友就给她打电话到蛋糕店询问,得到的答复是他们已经进行了“一赔一”的赔偿,处理已经结束。
这时候,李阿姨想起消委,又找过去讨要说法。消委的工作人员接到她的投诉后,立即就打电话向蛋糕店了解情况。蛋糕店说她证据不足,没办法证明那块小石头是从他们的面包中吃出的。
可是李阿姨怎么都不甘心。她还是要为自己讨说法。正好上大学的女儿放寒假回来,她就要求女儿在网络上发帖,寻求网民的支持。可是女儿嫌麻烦,劝她说算了,也不是什么大事,快过年了,干吗要把自己搞得不开心,为这点事这么认真,傻不傻。
爱人也是这个意见。没有得到家人支持的李阿姨更懊恼了,她一怒之下,去找了律师想去法院打官司,但是一听律师介绍的诉讼程序,加上劝说,她打消了这个念头。
这次“3·15”的到来,为李阿姨的继续投诉又多了一次机会。她就是要商家相信她说的话,承认那片面包里确实有小石子。她说,商家不能把消费者当成骗子。
杨小姐也碰到这样一件气人的事。她在一家美容店办了一张500元做十次的年卡,还剩一次。春节的时候几个朋友聚在一起,正好想起来去做美容,于是大家就一起过去了。
到了美容店以后,杨小姐递上自己的卡给服务生。店里的服务生通过杨小姐的卡号和姓名找出了店里的存卡,结果让杨小姐吃一惊。“他们店里的存卡上竟然所有的方块格子都已经打上了勾勾,全部消费完了。”
更让她愤怒的是,美容店不仅不核对自己的记录会否出错,只是单方面认定她卡已用完,而且在争执中,还说她手中这张美容卡可能是伪造的。
为了这么一次五十元的美容,谁会去费尽心思地伪造一张卡?杨小姐不愿意和美容店的人再争执下去,投诉到了消委。“这实在是损坏我的名誉!”杨小姐皱着眉,脸上难掩愤怒,“其实就剩一次了,就算过期了也就无所谓了,但是她们不仅不承认错误还诬蔑我伪造,这口气怎么咽得下去!一定要还我一个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