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金敖生) 新学期伊始,绍兴县的中小学生首次免费领到了新课本。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他们领到的大多数课本在本学期结束后需交还给学校,让学弟学妹们继续使用。这是该县教育局新推出的教材循环制度的规定。
这次绍兴县实施教材循环使用吸取了外省的经验教训。列入循环使用的书,是音乐、美术、劳技、思想品德等15门中小学的“副科”书,占教科书总数的三分之二。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主科”教材并未列入循环使用范围。为保证学生健康,回收的教科书还将进行全面消毒,专柜贮存。
在当地,这件事很快在校园内外引起了议论。
绍兴市一位政协委员说,教材循环使用早该实行了。此举不仅环保,还能帮助学生增强节约意识,应该鼓掌。
绍兴县实验小学一位学生的家长屠卿说:“每次学期结束给女儿整理书包时,发现音乐、美术等很多教科书看上去还很新,丢掉实在可惜,但放着又没有什么用处。教材循环使用是件好事。”
但也有人表示此举有点不切实际。不少学生喜欢在书上做标记,如果规定不能在书上标注,就不利于学习。书首先是使用,然后再来谈保护。此外,学期结束后书交还学校,就无法再复习了。也有学生说,人家用过的书再用,总会有脏兮兮的感觉,心里别扭。
绍兴市区白马畈学生家长王建强建议:“教材循环使用的方式也可多样化。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习惯不同。比如我女儿,特别喜欢音乐,上音乐课时,别人不在课本上记,她却要去记。因此我想,教材除了政府购买的同时,可否仍旧允许家长掏钱自己买?学哥学姐在书上作的‘笔记’,对学弟学妹也有帮助。”
有关绍兴县教材循环使用的报道2月27日在本报“报网零距离”发表后,立刻引起网上议论,仅一天时间,跟帖就达上百条。对绍兴县的新举措,有的表示赞赏,有的表示反对,有的持谨慎态度,还有的对教材循环提出新的建议。
赞成者认为,教材循环使用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培养学生的节俭意识、责任意识。
网民宁夜听雨说,绍兴县中小学推行这一制度,一年可以节约资金900万元,那么,全省呢,全国呢,这个数字应该更大吧,在目前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这种做法应该大力宣传。
有的网民认为好事应该做好,学校备用的书应该适当多一点,以备高年级的学生要复习用时也能从学校借到书,不致于学生因借不到书而影响学习。有位教师建议,学校一定要做好旧书的卫生消毒、破损修复工作,旧书封面上也可包个新书面,以消除孩子用旧书时的不爽情绪。有网民还介绍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教材循环的具体做法,以探讨中国最适合借鉴那国做法。
有的网友说,闻闻书香,易产生愉悦,学生用新书其实是一种快乐的成长记忆,如果让学生用旧书,这种快乐记忆就会消失。有的说,为省几十元钱的书费,让孩子们一学期不舒心,还可能影响孩子学习成绩,未免得不偿失。
有网民说, 现在课本的纸质和装订质量不是特别好,用一二年也就差不多了。因此书的质量也应该与之适应。也有的说,这几年课本的改版速度蛮快,今年用的课本,可能过了一年内容就改了,若大面积推广教材循环使用,教材也需相对固定。
英国:循环使用教科书成传统
循环使用教科书成为英国中小学校的自觉行动,并已形成传统。在英国的小学,教科书只在教师授课时发给学生,下课后收回并存放在学校里,不让孩子们带回家,教科书因而不易受损。如学生做家庭作业时需要使用教科书,学校可免费为学生复印相关教学内容。在英国中小学校,一般情况下,一本教科书至少能使用五六年。
英国大学生也不必购买教科书。授课教师会将讲义发给学生或将讲义上传到校园网站供学生下载。英国大学生撰写论文时往往需要阅读大量参考书,教师会列出参考书目,而这些书一般都能在学校图书馆借到。
瑞典:课本循环用 习惯成自然
瑞典循环使用教科书由来已久,无论学生和家长,还是学校和出版机构,大家都已习惯这一做法。
虽然瑞典教育部门没有硬性规定,但全国各地中小学校的做法基本一样,即把课本借给学生使用,允许学生把课本带回家,课程结束后再把课本收回,留给下届学生使用。老师在发放课本时会向学生和家长说明注意事项,如不能在课本上乱涂乱画,不得损坏和丢失课本,否则需要照价赔偿。通常情况下,一本教科书可以循环使用3到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