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 浙企迎接高钢价考验
· 消费维权,不能总是“迟到”
· 外地新茶杭城撑市面
· 国内首只
社会责任投资基金
将于近日发行
· 细节,让女人为汽车心动
· 五百好妈妈
“三八”免费游
· 输美家电遭遇新能耗壁垒
· 静冈动画片模型制作现场对外开放
· 查获假酒
· 奇迹是这样诞生的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8年3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奇迹是这样诞生的
——写在浙江电网抢修取得全面胜利之际

本报记者 应建勇 张 帆
  这注定是一个非比寻常的新春。

  鼠年正月的最后一天,一个奇迹诞生了——3月7日,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浙江电网抢修提前取得全面胜利。遭受前所未有损失的浙江电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恢复到了受灾前的正常供电状态。

  在这个不寻常的早春,电力抢修“铁军”以他们的热血、汗水和坚毅完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连日来,本报记者辗转天台、临海、金华、青田、丽水、武义等地,在那高山之巅的巍峨铁塔下,请那些一线亲历者们为我们讲述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

  “雪下得最大的那天,省委书记、省长一早就来到省电力公司坐镇指挥”

  讲述人:赵义亮,浙江省电力公司总经理

  年过半百的赵义亮度过了一个他有生以来最为忙碌的春节。我们见到他时,他正从海拔800多米的天台南部最高峰上下来。这里,是浙江电网大抢修的最后战场之一,从浙东通往浙中的500千伏线路正在全力抢修中。

  “爬山我已经记不得是第几次了,我的驾驶员告诉我,这一个多月,我的车子跑了近3万公里。”赵义亮是福建人,如今他上山,总爱给工人们用纯正的闽南话唱一曲《爱拼才会赢》,为工人们鼓劲。冰雪来袭,他心里有压力,但他有底气,“因为我们有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电网等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作后盾。”

  浙江的灾情牵动着各级领导的心。2月2日至3日,国务委员陈至立率国务院工作组来到浙江,实地察看灾情,看望慰问灾区干部群众。赵义亮清楚地记得,2月2日晚,刚赶到杭州的陈至立顾不上休息,连夜听取了浙江省抗灾救灾工作汇报。第二天上午,陈至立一行踏着厚厚的积雪,来到省电力公司,详细了解雨雪冰冻天气对电力供应造成的影响,慰问日夜坚守岗位的电力职工,勉励他们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尽力抢修电力设施,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

  “每一次慰问、每一个电话、每一句叮咛,都让我们心生感动,”说这话时,赵义亮满脸的感激,“雪下得最大的那天,省委书记、省长一早就来到省电力公司。”2月2日一早,冰雪覆路,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冒着鹅毛大雪来到省电力公司,一进门,他顾不上掸去飞落在衣服上的雪花,径直走向指挥中心。随后,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也踏雪而来,一起在应急指挥中心坐镇指挥。

  在浙江电网抢修的日日夜夜里,赵洪祝、吕祖善和其他省领导多次到省电力公司和电力抗冰抢险一线,了解灾情、慰问工人。2月6日,除夕,当天中午,赵洪祝、吕祖善冒着刺骨严寒,来到杭州市西湖区转塘社区白龙潭村,慰问正在这里抢修电力设施的省电力部门干部职工,并与他们在简陋的工地帐篷里共进午餐。“赵书记亲自给工人们夹肉夹菜,得知坐在身边的小伙子是青年突击队员时,赵书记还特意将一个鱼头夹给了小伙子,希望他吃了鱼头,能在工作中领头向前。书记的关怀让每一位工人心头都暖暖的。”赵义亮回忆说。

  同样牵挂浙江电网安危的还有国家电网公司。在金华,国家电网公司派驻了工作组全程指挥协调,并成立了会战浙江的临时总指挥部。2月16日,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亲临金华,视察灾情,指挥抗灾;副总经理陈进行4次到浙江,协调外部电力支援事宜;总经理助理刘肇绍始终坐镇金华,浙江电网一天不修复,就一天不离开浙江。

  “坐了六天六夜的车,眼看就到家了,但接到任务他们掉头就来了浙江”

  讲述人:汪胡根,华东送变电工程公司总经理

  汪胡根来浙江已经一个多月了,这段时间,他的口袋中每天都带着一块手巾。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吴义龙偷偷告诉记者,由于痔疮复发,他腊月二十八在浙江做好施工前的相关协调工作后返回上海,第二天去医院动了手术;年初一,他不顾医生让他静养的劝告,就和2000多名抢修队员一起来到了现场。由于上山下山经常刮擦伤口,汪胡根就带了手巾,解决这一“难言之隐”。(下转第六版)

  (上接第一版)

  采访汪胡根时,记者必须吼着嗓门向他提问,因为在一旁,电力工人们正在紧张放线,牵引机发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这里是双瓯、龙瓯线青田县海口镇外东江村的抢修现场,这两条线路3月7日前必须全面修复,以往需四五个月才能建好的线路现在20几天就要完工,我们现在每天的工作计划都是按一个小时一个小时排的,好在当地相关部门给我们做好了所有与抢修有关的配套工作。” 华东送变电此次承担的修复线路,倒塔80几基,是支援我省的7支外省抢修队伍中任务最重的一支。为早日修复电网,工人们都住在山上,三班倒轮流作业,工人们说:“我们公司1953年成立至今,夜间放线还是头一遭。”

  “你问我苦不苦,我说工人们才真的叫苦。”记者随着汪胡根手指的方向望去,几株柑橘树掩映着一排简陋的帐篷,里面堆放着工人们夜间御寒用的大衣和棉被。正在帐篷内稍作休息的放线工刘仕俊是四川眉山人,年三十那天,他和21名老乡坐了六天六夜的车子,眼看还有几里地就到家门口了,就在这时,公司的电话来了,“没有二话,他们22个人掉头就往浙江赶。”汪胡根插话说。

  汪胡根还和我们讲述了工人们的另一种“苦”:天寒地冻,山高路陡,加上连续高强度作战,许多工人都生病了。3月6日下午,当记者赶到武义新宅镇岭脚村采访时,江苏徐州电力医院副院长刘传德正赶到现场,紧急为一名发40度高烧的工人输液。“我们20几天前接到任务,带了价值5万多元的药物连夜赶到武义,结果药全都用完,现在紧急在当地采购了2万多元的药品。”刘传德和他带来的医疗队已经为来到浙江的1000多名江苏送变电工人中的900多人看过病,“但他们没有人退下山来,吃了药继续工作,或者是我们跑到山上给他们输液,输完液他们照旧开始工作。”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一场靠团结讲奉献的战斗。危急关头,华东电网举全网之力来浙参战,随后,北京、天津送变电也迅速南下增援,在参与浙江电网大抢修的3万大军中,除了承担主要抢修任务的浙江“军团”,有7000多人来自华东送变电和上海、江苏、安徽、福建、北京、天津6家送变电公司。在全省各受灾地,这场“地不分南北、人不分你我”的电力大抢修,更是演变成了一场真情弥漫的全民会战:解放军、武警部队、广大预备役官兵和各级政府先后动员5000多名部队官兵和15000多名群众帮助运送塔料,参与电网抢修。

  抢修工人苦,群众和地方干部全都看在眼里。汪胡根说起他们在温州、丽水施工时遇到的关怀和帮助时,满口称赞。今年48岁的罗奇珍是温州瓯海区供电局的工会主席,正月初二,在华东送变电工程公司首批队伍抵达瓯海泽雅镇后,她购买了200条被子,送到各抢修点。此后,她每天都上山,告诉工人们“有事,就找我!”元宵节那天,她凌晨3点起床,早上5点钟赶到山顶,为工人们煮汤圆。

  大雪重创了浙江电网,但它也让无数人的心连在了一起。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凝集成了强大的力量,浙江电网完成全面抢修的时间也由此一再提速:从最初的4月底,到后来的3月底,再提速到3月20日、3月15日、3月12日、3月7日。

  “工人们把自己省下来的酒泡黄豆给马吃,为的是让马上山时更有劲”

  讲述人:黄光荣,浙江送变电工程公司技师

  清晨5时,我们在天台郊外抢修队的临时驻地找到黄光荣时,胸前插着一支大号强光手电的他正准备上山。这位国家电网公司优秀技能人才,是浙江送变电公司的技师,在许多抢修工人口中,他是身边的土专家。

  “抢修浙江电网,作为一手建起整张网的浙江送变电人,当然要义不容辞担起主力军的作用,我们这些一线架线工更是要冲在前面。”黄光荣和他的工友们这一个多月一直就没有停歇过,从抢修桐凤线到沿海电力大通道,再到决战丹浦线,他所在的抢修队已经转战5个战场了。

  这个春节,黄光荣是在括苍山、天台山里过的,没有休息日,甚至“没有黑夜”:“为了赶进度,我们把柴油发电机扛上了山顶现场,轮班挑灯夜战。时间紧任务重,兄弟们都咬牙硬挺着。”黄光荣解释说,“我们也想了不少土办法,千方百计琢磨着能省点时间,早日修好电网。”

  受损的500千伏线路大部分在几百米的山顶上。在山头上架线,最头痛的是找地方安置架线用的张力机、牵引机这些大家伙。原本这两台设备应该分别放置在抢修线路的两端,相距好几公里。“可是要想在地形复杂的险峻山崖边,在一段损毁线路的两端找到两块合适平整的场地放置设备,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的时候我们要跑三四天找场地。最后,我们想到了架线用的滑车(一种带定滑轮的装置),反复试验、计算后,提出了‘同杆环牵放线法’,架线效率提高一倍,同时也避免了导线因为大角度拐弯受到损伤。”

  其实,在这次抢修中,每个参与的电力企业、每个施工点都有自己的高招,很多新技术、新手段、新装备被突击运用到了抢修一线。

  省电力公司在雪后初晴的第一天,就包租了直升机进行大规模巡线,5天时间摸清、核实了线路损毁情况,对每基倒塌损毁的电塔进行了录像、分析,让抢修工在大雪封山时,提前看到山顶损毁铁塔的详细情况,可以早做准备。

  动力伞放线,以前是个稀罕物,在抢修中一直没用过。这次,动力伞的伞花可是飞过了许多抢修工地。每条线路起码要节省三到五天时间。

  马帮、骡队这些看似落后的东西,在山地架线中发挥了大用处,一匹马一次能往山上驮300斤塔料、工具,至少顶5个精壮劳力。

  华东送变电公司请来的广西马帮马倌更有创意,看到马匹连续为山顶工地运送物资十分疲倦后,他们自己不舍得喝酒,用慰问他们的黄酒泡黄豆让马吃。闻讯的公司领导十分感动,决定每天给每匹马提供半斤酒。

  正是有了这样一个又一个“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负责任”的抢修故事,“不可能”成为了现实:一座又一座的巍巍铁塔再次耸立在高山之颠,山顶的杜鹃花正穿越冻土,含苞欲放,它们仿佛在无言地告诉人们,经受罕见大雪冰冻灾害考验的浙江大地,正迎来一个生机勃发的春天。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经济新闻 00006 奇迹是这样诞生的 本报记者 应建勇 张 帆 2008-3-10 48256F32002924A648257407004FCE52[B1-蒋一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