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水,是生命所系。长期以来,水环境尤其是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和治理始终是湖州生态建设中的重中之重。这里,我们撷取其中的一个小小缩影——湖州德清三合乡塘泾村东苕溪旁为保护余杭、德清两地水资源而打响的一场万头生猪“搬新家”战役。
东苕溪,是我省北部的一条重要河流。三合乡是东苕溪从余杭进入德清的第一站,东苕溪刚好从塘泾村静静地淌过。村里的8家养猪场都紧邻东苕溪岸边,养猪场的污水经简单处理后都排入东苕溪,而恰好该段水源既是余杭地区的取水口,也是德清当地的一个取水口。为改善东苕溪饮用水源的水质状况,2007年初,各级党委政府统一认识、坚定信心,将塘泾8家养猪场的关停搬迁列入生态市、生态县创建工作中的“一票否决”指标。
要关停搬迁这8家养猪场并非易事。这8家养猪场都有一定的规模,存栏猪总规模超过1万头,其中养猪时间最短的养猪场都已经有五六年的时间。经估算一头猪一天排放的粪便量,相当于5~7个成人一天的排放量,1万头猪的排放量对环境的影响不可小视。因此,当地政府痛下决心。去年6月成立由常务副县长为组长的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县环保、农业等部门齐抓共管,三合乡政府主要负责处理关停搬迁工作的实质性进程。经过多次调查和协调,10月份《关于塘泾八家养猪场禁养关闭损失补偿工作有关实施方案》出台,当地政府总共拿出了703万元资金用来补偿经营户,而这8家经营户虽然自身也要遭受很大的损失,但是仍然舍小家顾大家,全部与政府签订了关闭搬迁协议,忍痛决定给生猪另迁至远离饮用水源地的“新家”。于11月底完成搬迁的程氏兄弟牧场老板程力强告诉笔者,自己养了21年的猪,也是当地最大的养猪场,存栏规模在2700头左右,此次为了给生猪“搬家”,除了政府补偿的100多万元“搬家”费,还要损失100多万元,但是能为维护余杭、德清两地的饮用水源作点贡献,自己心甘情愿。
像程氏兄弟牧场一样,塘泾村上的8家养猪场、万余头生猪已全部完成了关停搬迁。目前,该村3.8万平方米的猪舍栏舍也已经全部拆除。正值春回大地之时,塘泾村东苕溪岸边的这块空地又在悄然焕发着生机。
去年以来,绍兴绍萧边界环境整治工作在省整治办、省环保局的重视关心下,强化环境整治,突出重点,注重标本兼治,基本完成了各项整治任务。
在省整治办、省环保局的关心重视下,绍萧边界环境污染整治列为绍兴环保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由此,还专门成立了绍萧边界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建立污染整治工作考核和奖惩制度,对未完成整治任务的在年终评优时实行“一票否决”,对涉及整治支出费用“一路绿灯”,对污染发生单位整治“一个不放过”。可以说,绍兴县绍萧边界环境整治工作形成了一种“上下联动、全力推进、责任到人”的氛围。
在加强对绍萧边界环境污染调查摸底的同时,绍兴出台了《绍萧边界环境污染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确定了5个重点,对12家重点企业的17个治理项目进行分解,对河道清淤、污水清理、废气治理、企业搬迁等八个方面的整治,包干负责抓好落实,立足污染治理,明确责任主体,做到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铁腕治污、铁腕执法并行推进。
绍萧边界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政府各部门之间加强合作,特别是跨行政区域的污染纠纷更需要双方加强合作,形成合力。为此,绍兴县政府加强了与萧山区政府的联系协调,建立绍萧边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检查,互通信息,联合治污。同时,也注意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优势,强化联动争创“多赢”,为整治工作推波助澜。
在铁腕进行环境整治的同时,绍萧边界环境整治工作所带来的“效应”也加速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安昌镇大和集团投资300万元建造冷却水回用装置,振亚热电投资1000余万元采用布袋除尘加电除尘改造烟囱。钱清镇对中国轻纺城原料市场改造升级,生活污水集中统一收集处理,对绍兴县星光油品有限公司实施整体搬迁。钱清、安昌两镇印染企业共投入4000余万元,对300余台定型机废气进行全面整治,彻底改善了厂区周边大气环境。
目前,绍萧边界区域环境质量日趋稳定且有所好转,环境信访案件明显下降。
勇于创新 大胆实践
嘉兴环保迈出新路子
杭州市一直以来十分重视边界环境的综合整治,京杭大运河治理、苕溪禁鸭以及“禁燃区”工作的不断推进,努力让边界水更清天更蓝。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是我国重要的一条南北水上干线。从最南端杭州流经本省的湖州、嘉兴再到江苏、山东等地,保护运河水质意义重大。几十年中,杭州市对运河保护一直没有停止过。1983年,杭州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对运河杭州段截污的可行性研究。1993年,杭州批准成立运河截污处理工程建设指挥部,以截污处理为根本措施,改善运河水质为目的。1998年,杭州开展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把运河水质的整治作为“创模”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2007年是运河综合保护二期工程实施的第一年。为做好综合保护工作,杭州市运河综保委和拱墅、江干、余杭等区合力实施“百日决战”等联合行动,推进项目动迁和建设,依法拆迁、和谐拆迁,工作扎实有效。在施工中,道路、桥梁、景观、河道建设统筹推进,开展了与运河相连的横河港河、小河、姚家坝河、红旗河等四条河道的整治工作,运河拱墅段和江干段交通状况及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同时,历史建筑保护与危旧房改善统筹推进。按照“应保尽保”的要求,运河综合保护走出了历史建筑保护与危旧房改善相结合的新路子。公众对运河二期首批历史人文景观总体认可率达99.4%,小河直街历史街区保护工程被建设部评为2007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如今,运河水变清了,鱼虾重见了。
杭州市余杭的苕溪是太湖流域的源头水,也是杭州市和湖州市部分地方的饮用水源之一。早些年,余杭的径山、黄湖等镇村民在苕溪及其流域兴起了鸭子养殖业,很快便成了当地重要农业产业,有的还在省内外有了一点名气。然而,不断发展的养殖业使苕溪“鸭”满为患,据统计,当前每年约有600万只鸭子在这片水域养殖,鸭子排泄物基本直接排入河中,已经超过了苕溪的生态承载能力。不能小看这600万只鸭子,一年排泄的粪便有数十万吨之多。从2004年开始,余杭区当地环保、农业等部门就尝试启动了“鸭军”离溪上岸工程,出台了相关措施和政策。2005年,下定决心在苕溪流域全面禁养鸭子。经过反复调研,根据《杭州市饮用水源保护条例》,他们划出了鸭子禁养范围:东苕溪(包括南苕溪)两旁1000米,中、北苕溪干流两旁200米以内区域不准养鸭。随着禁养措施的落实,陆续将600万只鸭子全部赶上岸。
杭州市一手护碧水一手要蓝天。从2001年起,杭州市就分3年共关停转迁了316家水泥、矿山和砖瓦企业。此前已建成“禁燃区”76平方公里,共拆除燃煤锅炉近百台、完成改造高污染燃料炉窑灶150多家、10吨/每小时以上锅炉均安装在线监测系统,改善了大气环境质量。2005年又提出了环境污染整治的“1278”工程,其中第一项“1”就是指城区环境质量改善工程,以此推进杭州市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工作,督促各地按照禁燃区工作要求,推动燃煤锅炉脱硫设施改造。2007年杭州市优、良天数达到308天,比2006年多了9天,是杭州市开展空气质量实报10年来最多的天数。
去年以来,嘉兴市环保系统以“创业富民、创新强市”的指导思想,坚持“铁心减排,铁腕治污,铁面执法”,勇于创新,攻坚克难,真抓实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嘉兴的生态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
2007年11月10日,中国第一个排污权交易平台在嘉兴揭牌。何谓排污权交易?就是排污权也可以像股票一样买卖,即在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前提下,将一个企业节约下来的污染排放指标,作为商品出售给缺少排放指标的企业。推行排污权交易,是以2005年全市两项主要污染物排放许可总量的环境统计数据,作为今后的总量控制目标。这意味着,嘉兴市不再新增排污指标,新建和改扩建企业要想获得排污许可权,只能通过“盘活”老企业超额削减的这部分排污量,有偿转让得来,从而达到严格控制全市污染总量的目的。
2007年9月,在嘉兴市纪委、监察局的协调下,建立了由市环保局、公安局、法院、检察院等部门组成的查处环境污染违法违纪案件专项工作协调小组,同时建立了以大案要案集中议事协调、部门协作配合、环保专项宣传以及环保执法安全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四项部门联动工作机制。由此,查处环境污染违法违纪案件不再只是环保部门一家的事,而是相关部门共同的职责。对违法排污者的处罚也不再局限于经济处罚,还涉及行政、法律、党纪政纪等各个方面。
在“飞行监测”中,该市环保部门把重点放在“交叉”二字上。每次检查,分别由市环保执法人员、被检查地和非检查地环保执法人员组成检查小组,由非检查地环保执法人员负责采样并送非检查地环保监测站测试,被检查地执法人员负责案卷制作,市环保执法人员负责摄像取证及有关组织协调和汇总工作。这样一来,打破了地方保护主义和各种关系网,避免了基层环保部门“执法雷声大、处罚雨点小”等情况的发生,促使全市污染源达标排放率逐月提高,2007年7~12月平均达到80%以上,实现了年初确定的目标。据了解,2007年该市共查处环境违法案1197件,罚款4294万元,比上年增长53.4%,创历史新高。
运河治水 苕溪禁鸭 企业“禁燃”
杭州加强环境整治让边界水清天蓝
绍兴全力推进边界区域整治
环境保护获得“多赢”
为让东苕溪水更加清澈
湖州德清给一万头
生猪“搬新家”
省级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武林头站
(余杭至德清交界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