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新闻
3  4  
PDF 版
· 我省出席全国人大
会议代表赴京
· 我省4台剧目将进京献演奥运
· 建设生态家园
· 外来小伙婚礼挤满“杭州亲戚”
· 近千家浙企参加“华交会”
· 杭城餐饮业节后招工难
· 为发展高等农业教育鼓与呼
· 宁波79家大型企业重金求才
· 秀洲区主题宣传教育重实效
· 吉利:一项技术使单车增值一万五
· 《客情日记》背后的故事
· 平湖10万民工免费住上“标准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3月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客情日记》背后的故事
——记“全国三八红旗手”、绍兴市公路客运中心业务站副站长袁鸿娟

本报记者 袁艳 通讯员 陈晔
  绍兴市公路客运中心业务站有一个全省交通系统闻名的“共产党员红旗岗”,该业务站副站长袁鸿娟是红旗岗的第一位服务员,她在这里干了将近10个年头。

  “红旗岗”有一本本《客情日记》,记录着发生在车站里的感人故事。

  一片真情,不让旅客失望

  为了给旅客提供准确的信息,袁鸿娟利用休息时间将绍兴的景点和坐车线路熟记在心,还特意坐公交车核实线路。

  从绍兴客运中心坐车到杭州下沙高教园区的乘客,都会收到一份特别的乘车指南,上面不仅有班车的发车、回程时间,还画出了大学城里每所高校的位置、公交换乘路线。这张示意图的设计制作者就是袁鸿娟。

  去年8月,绍兴开通了到杭州下沙的班车,袁鸿娟注意到这条线路上的乘客大多是学生和家长。于是,她就约上同事到下沙“探路”,一路坐着公交车记下路线,还细心地用手机拍下每所高校的图片。

  “鸿娟总能为旅客想到别人没想到的问题。”公路客运中心经理周永梅告诉记者。去年离春运还有两个月时,鸿娟就想到农民工回乡买票难,就和同事跑遍了袍江工业园区的企业,上门帮工人订票。今年的大雪,让许多农民工滞留在车站,鸿娟主动留下来安抚他们,为他们烧热水,充热水袋。

  一条热线,爱心服务延伸

  “不在上班时间,旅客想咨询求助怎么办?”正是这个忧虑,让袁鸿娟有了开通服务热线的念头。车站领导提醒:“你可得想好了,热线开通后就不能轻易断掉,这意味着你要放弃许多休息时间。”是的,袁鸿娟既然提出请求,就作好了“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准备。

  “您好,我是袁鸿娟。”2003年5月1日,这条专在晚间5时至9时为旅客服务的“鸿娟热线”开通了。从那天起,每天下班后,鸿娟身边的“小灵通”就不离身,随时接话,家里俨然成了她的第二个“红旗岗”。

  一次,“鸿娟热线”接到一位从绍兴去上海旅客的电话:他所乘的班车在服务站停留时,错过了上车时间,被“抛”在途中,但行李还在车上,里面有手提电脑、数码相机等。袁鸿娟费尽周折打通司机的手机,叮嘱帮忙收好客人的行李。然后,她又给旅客联系中途可搭乘的班车。一直到晚上10时多,旅客发来短信:“我已到上海,行李也已拿到,谢谢!”。这时,袁鸿娟才想起来忙得连晚饭都还没吃。

  “‘鸿娟热线’真灵!”袁鸿娟每晚4个小时平均要接四五十个电话,遇到节假日和春运就接近百个电话,经常是电话刚挂又响起。    丈夫很是心疼,经常为她感到委屈。因为每天下班回家,她没法好好陪陪儿子,一直坚守着这条热线,没有间断一天,连家人都笑称她是比“114”还忙的接线员。

  一双慧眼, 细心为客解难

  “鸿娟有一双慧眼,她总能在来往的人群中发现帮助的对象。”绍兴市汽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甘祖德说。

  鸿娟总是说:“只要把旅客当成亲人一样去对待,就能体察出他们的需求。”一天傍晚,她正准备下班的,发现一位刚到站的姑娘拖着行李徘徊在候车室,不停地拨电话。鸿娟见状,敏感地意识到姑娘遇到难事了,便上前询问。原来,从云南来的姑娘小伍行前已联系了在绍兴打工的男朋友,但下了车却联系不上了。她举目无亲而身边没带多少钱,眼看天黑了,不免有些害怕。

  袁鸿娟安慰着她,给她买晚饭,安排旅馆,等明天再找。临别时,还给小伍留下早餐钱,并一再嘱托旅馆老板多加关照。第二天,袁鸿娟一早赶到旅馆,得知小伍已经联系上朋友,这才安心地去车站上班。

  (本报绍兴3月1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新闻 00002 《客情日记》背后的故事 本报记者 袁艳 通讯员 陈晔 2008-3-2 48256F32002924A6482573FF003E0793[A1-袁艳≈A5-陈晔≈B1-蒋卫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