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之洲
品质
余杭
—— “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战略在余杭的生动实践
余杭,“中华文明之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花果之地、文化之邦”之美誉。余杭先民曾经谱写了举世瞩目的良渚文明,铸就了“中华第一城”的辉煌篇章,绘就了“美丽之洲”的人间胜景。正因如此,余杭大地孕育了中华文明之光,打开了世界城市之窗,开启了创业创新的先河。
在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战略的指引下,余杭,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高歌猛进,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又好又快的可喜局面。2007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420.77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29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248.37亿元,增长17.4%,第三产业增加值142.11亿元,增长14%;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0.24亿元,增长9.7%;实现财政总收入65.78亿元,增长31.1%,其中地方财政总收入36.79亿元,增长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98元,增长11.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0983元,增长14.2%。
这一年,是余杭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年。全区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实现农业总产值48.4亿元,增长8.6%。
这一年,是余杭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的一年。全区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完成1166.75亿元,增长21.3%;节能降耗成效明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分别下降8.0%和12.5%。
这一年,是余杭努力建设“现代服务业大区”和“旅游经济强区”的一年。全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42.11亿元,增长14%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54亿元,增长17.1%;实现旅游总收入33.12亿元,增长20.7%。
这一年,是余杭继续加快城市化进程的一年。调整后的“一副三组团”规划全新亮相,“清洁绿化健康文明”行动全面推进,城乡面貌有效改善。
这一年,是余杭扎实推进“文化名区”建设的一年。中华文明之光——“中华第一城”的发现,实证了5000年中华文明史,实证了杭州、余杭5000年建城史。
这一年,是余杭积极打造“平安余杭”、“法治余杭”的一年。全区安全生产继续保持平稳态势,各类社会矛盾有效化解,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继续保持领先。
让我们细细梳理余杭经济社会一年间的发展脉络,精心总结“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战略在余杭的生动实践。
经济质量稳步提升
产业齐头并进
推进
余杭
这一年,是余杭经济特别注重发展质量的一年。区委、区政府埋头调研,精心谋划,借鉴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路径和模式,克服了几年间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种种弊端,注重第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平稳发展,推进全区经济质量稳步提升。
都市农业加快推进。农业园区建设稳步发展,新建7个市级都市农业示范园区、2个省级高效生态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2家。品牌农业不断发展,新认定国家驰名商标1件,浙江名牌产品3只、杭州名牌产品9只,荣获“中国生态甲鱼之都”等称号。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认证无公害基地17家,无公害产品3只,有机农产品10只。科技兴农进一步推进,建立国家竹子研发中心特色竹种科技创新示范基地。
工业经济稳步发展。全区实施了“工业强区”战略,确立“三高三倍增”目标,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166.75亿元,增长21.3%。一大批企业继续引领国内风骚,华立、诺贝尔、鼎胜、华鼎、西湖汽车零部件跻身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0家,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50家;新增“老板”、“澳坦斯”2只中国名牌和“老板”、“威尔达”、“铁流”、“争光”、“澳坦斯”5件中国驰名商标;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19.87亿元,增长23.7%;新产品产值109.63亿元,增长40.3%。专利申请1043件,授权611件。再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称号。
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作为杭州国际大都市的重要副城和发展组团,余杭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更加迅速。全区明确了建设旅游经济强区和服务业大区战略目标,以商贸、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54亿元,增长17.1%。漫步临平副城,你会发现一批新的商业面孔:莱蒙商业中心(沃尔玛购物广场)、银泰百货利群店、杭州伟鹏家电市场、杭州华东机械市场一期,等等。作为今后杭州农副产品唯一的流通枢纽,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首期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果品、肉类、水产、蔬菜等4大市场主体工程顺利结顶。
看我余杭青山秀水,看我余杭千年文明。余杭的旅游业如今正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这一年,余杭基本编制完成了乡村旅游发展和旅游商品开发营销等专项规划,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三期、南湖滞洪区保护与开发、良渚“大美丽洲”等旅游项目进展顺利。陆羽山庄成为区内首家五星级旅游饭店,假日旅行社连续六年跻身“全国百强”,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成为全省首家国家博物馆AAA级旅游景区。休闲观光旅游快速发展,山沟沟村获得“快乐乡村游”综合金奖。这一年的余杭旅游项目让人目不暇接:2007休闲发展国际论坛、小丑嘉年华、法国文化周、第六届中国茶圣节、双溪水上狂欢节、超山梅花节……一年间,余杭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74.1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3.12亿元,分别增长14.9%和20.7%。
创新城乡建设局面
和谐统筹发展
推进
余杭
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余杭区委、区政府重点推进的“清洁绿化健康文明”行动,是杭州乃至全省的一个亮点。以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提升生活品质为目标,一年间,全面完成了首批24个“清洁·绿化余杭”重点推进村集中整治工作,启动第二批96个重点推进村清洁行动,创建6个省、市级园林绿化村。充分发挥“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龙头作用,继续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全区村庄整治建设水平得到提升,创建8个省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31个市级重点整治村。
城市的基础建设日益完善。编制完成接轨杭州决战东部发展战略、五常地区产业与空间发展、运河保护与开发等规划,规划覆盖面继续扩大。这一年是余杭城市重点项目建设大力推进的一年,完成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投资28.64亿元。市民广场靓了,包括“595”立交桥改造、体育路延伸、02省道综合整治、鸬鸟陡岭隧道等一大批工程圆满竣工。城市管理水平有了创新之举——启动“数字执法”试点工程,积极发展城管执法志愿者队伍。
创业创新,离不开区域生态保护的扎实推进。如今,余杭的节能降耗、污染减排成效明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分别下降8.0%和12.5%,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分别减少3.7%和5.5%。通过了省级基本达标生态区的技术核查考核验收。一大批城乡污水处理设施或上马或收尾。全面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巩固苕溪“禁鸭”成果,基本完成运河主干流两侧畜禽禁养。开展崇贤地区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关停转迁30家重污染企业。启动“绿化余杭”行动,荣获省绿化示范区称号。8个镇乡开展全国或省级生态镇乡创建活动,百丈镇被命名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
增强为民办事意识
保障机制创新
推进
余杭
在过去的一年间,余杭区委、区政府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一切工作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坚持改革的成果让人民享受,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98元,增长11.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983元,增长14.2%。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31.38亿元,增长8.6%。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24平方米和63.2平方米。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每百户居民拥有汽车22.6辆。区财政支出继续向科技教育、医疗保障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倾斜。地方财政教育支出8.47亿元,增长48.4%;医疗保障就业支出3.71亿元,增长54.8%。余杭至杭州主城公交一体化改造全面完成,公交线路总长281.6公里,增长25.2%。新建通村连网公路104.8公里,改造危桥170座。
创业富民,就是要让群众劳有所得,有平台让他们发挥勤劳与智慧。一年间,全区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效,新增就业人员18315人,帮助7565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9110人,累计完成农民素质培训2.69万人。为了有效破解“就业难”,区里举办了多层次、多形式劳动力交流会;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建立大中专毕业生见习基地,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组织毕业后6个月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开展为期3~6个月的见习。劳动保障平台向村一级延伸。在设立临平、余杭、瓶窑、塘栖4个劳动保障管理所的基础上,在21个镇乡、街道、开发区建立劳动保障管理站,在53个社区设立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室、262个行政村配备兼职村级劳动保障联络员。
社会保险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区企业养老保险参保18.94万人,比上年末净增3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0.85万人,净增3.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22.06万人,净增10.02万人;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分别参保13.6万人、15.38万人,分别净增6.32万人和6.66万人。全面推进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征地农转非享受政策优惠的参保人数达到49600人,有23643人按月领取养老基本生活保障金。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保人数达到60.12万人,参保率为99.17%,报销率为44.73%。扩大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标准,5037户11327人享受城乡低保政策,全年发放低保金1355.61万元。积极应对物价上涨影响,向1.5万名困难群众发放物价补贴251.7万元。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累计帮扶各类困难群众7096户19757次,发放救助款3465.27万元。
引入科学评价体系
民主法制建设
推进
余杭
创业创新,离不开全区上下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离不开全区干部群众心齐气顺的精神状态,离不开全区城乡安居乐业的安定局面。对此,区委、区政府继续重点推进“法治余杭”、“平安余杭”等一系列民主法制建设。
已经在全省颇有创新意味的“法治余杭”建设,在这一年迎来了更为瞩目的创新举措——余杭在国内第一个建立了“法治余杭”量化评估体系,用科学严谨的数据来量化此项工作的进一步推进。
余杭的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引入了星级评选达标。如今,全区三星级及以上“民主法治村(社区)”达标率达到74.2%。全面实施“村务管理12345工程”,继续贯彻落实“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评价体系”。值得一提的是,余杭的农村社区建设,在2007年被列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区”。
“平安余杭”建设亦有创新之举。在其他地方屡见不鲜的区长(县长、市长)公开电话,在余杭却第一次出现了政府部门“一把手”轮流接听群众电话的新鲜事。更多的民意、更直接的民情、更切身的感受让余杭的政府官员有了解民忧的更大动力,在日常的决策中也有了更人性的民意基础。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实现事故发生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数三个“零增长”。如今,余杭的社会治安连续3年名列杭州市第一。
突出共建共享
文化发展创新
推进
余杭
一年来,余杭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巩固深化省级文明城区、体育强区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精心开展“传承良渚文化,弘扬余杭精神”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创建文明村镇、社区和单位。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被命名为“中国故事之乡”。统筹城乡文明建设,认真组织“公民道德宣传月”、“乡风评议”、“太炎读书节”、“相约周末文化夜市”、“十佳杰出青年”和“感动余杭”人物评选等活动。深化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10件实事、10项活动。
加快文化名区建设,努力提高群众文化生活品质。抓好文化体制改革,探索国有文体场馆运作机制,区游泳馆实行市场化运作,区越剧团引入社会力量联合兴办。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进行扶持,人民书店总部落户谛都科技城。打造群众文化精品。挖掘丰富的故事资源,广泛开展写故事讲故事活动,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故事之乡”,并挂牌“中国新故事创作基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成功举办全国健身秧歌大赛、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等活动。文艺精品不断涌现,曲艺杭摊《西湖春秋》获得全国“群星奖”。文物考古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发现“中华第一城”良渚古城。良渚文化博物馆新馆顺利建成,周边环境整治深入开展;莫角山核心遗址保护与展示列入全国文物保护重点项目。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展第二个“文化遗产日”和“余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月”活动。在全省率先命名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建立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队伍。“杨乃武与小白菜”传说、鸬鸟鳌鱼灯等8个项目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