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景宁五千群众推迟外出务工投入灾后自救
· 有一种感觉叫温暖
· 奉化百万株
雪压毛竹有了出路
· 农行省分行发放抗雪救灾
专项贷款17.8亿元
· 突出改善民生 发展基层民主
· 省工商联召开九届二次执委会议
· “请公众监督我们”
· 勇士决战山巅
· 要闻简报
· 转变 创新 统筹 和谐
· 杭州将打造30幢特色楼宇
· 政府营造环境 人民创造财富
· 傲雪斗冰见精神
· 服务网络延伸到户
· 在浙全国人大代表开始会前集中视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2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傲雪斗冰见精神
——我省抗雪救灾的启示(下篇)

本报记者 施晓义
  刚刚迈入2008年,一场罕见的大暴雪不期而至,让浙江人真切地感受到了这“白色精灵”的冷酷无情。

  2月上旬,全省积雪面积达7.3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域面积70%以上,受灾人口迅速攀升,经济损失与日俱增……

  万里雪飘,压不垮浙江人民抗雪救灾的坚定信念;

  千里冰封,冻不住浙江人民重建家园的满腔豪情。

  面对这场罕见的冰雪灾害,浙江广大干部群众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科学指挥下,同舟共济,众志成城,谱写了一曲抗雪救灾的壮美诗篇。

  回望过去,坚韧不拔、顽强拼搏、携手互助——抗雪救灾的英雄乃至普通群众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元素,弥足珍贵,令人感动。

  雪是冷的,血是热的——

  抗雪救灾是一块试金石,责无旁贷、义不容辞是共同的回答

  2月1日凌晨,当浪漫的雪花突然变成狰狞的暴雪时,一场抗雪救灾的战斗随即在全省打响。

  雪灾面前,各地基层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冲在前头——踏着冰雪为困难群众送上粮油棉被;负重跋涉登上一处处山头,修复倒塌的电杆、铁塔;清沟排雪抓紧抢播抢种时蔬。

  趁着难得的下雪间隙,遂昌县西畈乡100多名党员干部自发组成“破冰小分队”,率先冲上山区通往县城的主干道铲冰除雪。他们的行动,立即吸引了数百名村民紧随其后。不久,一条坦途就在白雪皑皑的山区延伸开来。

  抗雪救灾是一块试金石。

  我们看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熠熠生辉——哪里的任务最紧急、最危险、最艰巨,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我们也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普通人站了出来——不仅要扫自家“门前雪”,也要管人家“瓦上霜”。

  2月2日,杭城道路冰冻,汽车难行,行人蹒跚。就在这雪情最严重的时刻,社区里的大伯大妈拿起了铲子,写字楼里的“白领”离开了办公桌,人民子弟兵清晨进城,数十万人上街扫雪。一天工夫,城市主干道上的积雪基本被清除干净。

  暴雪把全省公路网盖了个严严实实,回家过年的旅客被迫滞留车站,运输新鲜蔬菜的卡车被堵在半路上,满载救灾物资的货车无法开行……一场保畅通的特殊战斗拉开帷幕,在雪情最严重时,全省有10多万人次昼夜奋战在雪阻道路上,用汗水融化积雪,用热血开凿坚冰。至2月4日,全省18条高速公路全部恢复正常通行,高速公路与市区的连接线公路也都畅通无阻。

  厚厚的积雪,压塌了不少电塔、厂房和蔬菜大棚,但是,抢修人员总是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

  我省电网在这次灾害中遭受重创,省电力公司要求员工放弃休假、坚守岗位,多少电力职工退掉了返乡的车票,毫无怨言地奔波在抢修途中。

  受灾地区的群众不等不靠,自觉行动起来。看到几十座田间大棚被大雪压垮,德清县武康镇宋村的村民连夜出动,持续奋战10多个小时,终于把大棚重新竖立起来。

  在杭州火车站,特意赶来义务为旅客服务的浙江理工大学在读研究生刘袆玮说:“灾害面前,危难之时,任何有一点社会责任感的公民,都应挺身而出!”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雪是冷的,心是热的——

  抗雪救灾是一个大舞台,守望相助、同舟共济是共同的行动

  雪来得真不是时候,把多少归心似箭的游子的返乡之途生生掐断。但是,四面八方涌来的暖流,却让游子们心生感激。

  杭州城站广场,许多企业向滞留旅客慷慨捐赠棉被,志愿者为他们提供热情的服务,部队官兵坚持24小时为旅客免费提供开水、姜汤;在临时休息点,有免费的“亲情电话”可供拨打,还有紧急赶排的文艺节目可以欣赏。心理干预专家也赶来了,许多原本焦躁的旅客情绪安定了。在杭州火车站滞留多天的湖北籍务工者陈文斗连声对心理专家说:“听了你们的话,我心里好受多了,也没那么着急了。”

  一方有难、八方相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这个2008年的新春,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浙江人又赋予了它全新的内涵。

  在衢州,几名蔬菜经营户联合发起向困难群众免费送菜活动;在杭州,市慈善总会为灾民设立了11个现场捐赠点;在铲冰除雪的交通主干道上,城里姑娘为子弟兵递上一条条冒着热气的擦汗毛巾。永康市鱼曹头村村民得知电力抢修队来了,放下手中的活计,开着拖拉机帮助运送材料和工具,为抢修队员送上崭新的线纱手套,点起火盆烘软电缆。电力工人说,以前只在电影里看到过的支前场面,现在亲身经历了!

  暴雪刚过, 农技人员便匆匆下乡,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生产自救。仅仅两天时间,湖州就有近4万亩蔬菜地排除积水、消除渍害,受灾的23万亩春花作物田地也开始开沟排水。

  各金融保险单位闻风而动,打破常规,全力为受灾户开展生产自救“输血”。春节前后短短一个星期,德清县就投放生产自救信贷资金6000多万元,使390多受灾户在第一时间恢复了生产。

  在重灾区安吉县溪龙乡,阿祥集团先后倒塌厂房7幢,共8.2万平方米。但是在第二天,厂里就提出了“厂房可倒,精神不可倒”的口号,全力投入抢险救灾。

  雪是冷的,人是热的——

  抗雪救灾是一次大会战,顽强拼搏、决战决胜是共同的誓言

  暴雪过后,灾情接踵而来。尤其是浙江电网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损坏。

  灾害就是一场考验。全省电力部门统一协调、全力以赴、科学有序地安排抢修工作;广大电力员工加班加点、连续奋战,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全省各地的电力供应,确保了全省电力供应基本正常。

  随着节后企业陆续开工,用电负荷快速上升、用电缺口明显增大,一场“抢修主网、确保供电”的攻坚战、大会战,在浙江大地展开。已经连续奋战了一个月的电力工人,来不及好好睡上一觉,又开赴高山之巅。尽管抢修现场仍然天寒地冻,但他们却干得热气腾腾。

  灾害确实大,但重建家园的斗志更坚。在台州,由当地村民组成的“抢修先遣队”,不到10天时间就把平常需要20多天才能完成的上山索道给建成了;在宁波,300多名突击队员在九峰山顶连续作战三天三夜,终于修复了受损铁塔;在金华,人们硬是在连空手走路都要滑倒的雪山上,踩出了一条抢险救灾的道路。

  困难确实多,但抗灾救灾的办法更多。在新昌,人们发现电线杆上的冰特别厚,开水浇、柴刀砍既费时又费力,便有人想到用喷灯烧,传统喷灯管子短,火力也不够大,大家就把管子加长到10米,改进了喷火装置。这种“新型武器”所到之处,冰块便大片大片往下掉。

  这是一场罕见的大会战。周边省市乃至京津地区的电力技工千里驰援,啃下了一个个难啃的“硬骨头”;一声令下,子弟兵迅速向抢修现场集结,搬材料、抬设备,个个生龙活虎;当地的农民腾出了房间、送去了活鸡活鱼……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确保在3月20日前恢复主网正常运行,不达目的,决不收兵!

  暴雪早已停息,坚冰正在融化。各项灾后重建工作,正在我省各地迅速推进。安吉县规划与建设局及时开辟“绿色通道”,向重点企业派驻工作人员现场办公,为早日开工争取时间;衢州市衢江区动员受灾的柑橘种植户“引鸡入林”,在柑橘地里放养草鸡,鸡粪可以给柑橘增肥,鸡卖了可以增加收入;龙游县毛竹损伤面积达80%,受灾户千方百计联系加工企业,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

  寒冬即将过去,春天正向我们走来。我们有理由相信,经历了这场战天斗地,那一份沉甸甸的精神财富,必将成为浙江人民不断前行的巨大动力,必将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要闻 00002 傲雪斗冰见精神 本报记者 施晓义 2008-2-21 48256F32002924A6482573F50057687A[B1-陈志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