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同舟共济保稳定
· 民工“亲友团”提前上班来
· 杭州紧急增开至北京特快临客
· 又见“候鸟”归
· 仙居广度乡推行高山蔬菜联片种植
· 春早人勤忙育苗
· 导线架上雪山头
· 宁波 农民卡拉OK赛真热闹
· 温州 小区音乐会醉煞人
· 韩国国宝崇礼门被烧毁
· 救灾物资运输车辆可免费通行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2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导线架上雪山头
通讯员 赵 波 陈 军 陆勇锋 本报记者 张 帆
  2月11日下午4时05分,连接宁波电网与象山电网的220千伏宁象线在电力调度人员的精心操控下,成功复役。至此,我省各县市电网与省主电网的连接基本恢复正常。

  面对此情此景,从1月29日开始一直奋战在宁象线抢修现场的蔡辉和伙伴们如释重负。

  蔡辉是宁波电业局下属的送变电建设公司的抢修队长,笔者见到蔡辉时,他正和伙伴们在海拔600多米的象山县西周镇青山头抢修。山顶朔风凛冽,吹得宁波电业局抗冰保电抢修队的旗帜猎猎作响。受覆冰影响,山上几座高压铁塔扭曲、塔上的输电线路无奈地耷拉下来,供象山的两条220千伏线路全停,只靠两条110千伏线路转供,修复220千伏宁象线的攻坚战正在山上山下展开。

  “现在春节放假,用电负荷不高,象山的用电还能保证。必须在这两天内把线路修好,要不然春节一过,企业开工后负荷上来,光靠110千伏线路就吃不消了!”蔡辉说。

  2名抢修队员手脚利落地爬上山顶近30米高的冰冷铁塔,放下软梯,伏在半空中清除塔上的原有导线、安装滑车,开始进行导线牵引。

  “今天的活特别难干,因为几个塔都在不同的山头,放线的牵张机上不了山,导线在牵引过程中时不时要被树枝、毛竹勾住。”在山顶指挥放线的叶能丰说。

  铁塔下,2米见宽的山神庙是唯一的避风港,实在难耐严寒的工人们在庙前升起了火堆,几个鞋子湿透了的工人脱了鞋袜直接在火堆上烤。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山脚下,同样寒风刺骨,现场总负责人陈震华在牵张机旁已经站了整整3个小时。

  他的任务是指挥放线,步话机里不时传出“导线被勾住”、“松线,速度放慢”、“毛竹很难砍”这样的报告。双手冻得不听使唤了,脚趾头也变得好像不是自己的了,他身旁的一个小伙子实在冻得不行,趁着工作间隙爬了一段山路热身。

  到了午饭时间,陈震华招呼身边的人先去吃,自己还在边上盯着。就在前几天的鄞州白云岗山上,因为胃病发作,他在上山路上走得不停呕吐,同事们劝他下山休息,他却说:“线路工有几个没胃病的,没这么娇贵。”

  前方有多少战士,后方就有多少后勤保障人员。为了这次抢修行动,附近13个村在当地干部的带领下,从小年夜开始就抽调了180名精壮村民在抢修工地帮工。因为冰雪融化后的山路泥泞不堪,运输车到半山腰就不能再上了,绞磨机、导线、铁杖、塔材全靠这些村民和抢修工人一起肩挑手扛运上山。

  山脚下杰下村的老年活动室临时改成了220千伏宁象线抢修服务站,村里的妇女们把灶头烧得旺旺的,锅里热腾腾地煮着姜汤和紫菜汤,为了让抢修队员吃饱饭,村里的壮劳力把饭菜用保温桶一桶桶地送到山上。

  牵张机拉出来的导线正在被源源不断地送到海拔600多米高的山顶塔上,红、黄、蓝安全帽在山上蜿蜒,那是不同工种的电力抢修队伍在现场通力协作,皑皑白雪的山头上电力职工架起了一根又一根银色的导线,这导线将满载着温情和爱心输送光明! (本报象山2月11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导线架上雪山头 通讯员 赵 波 陈 军 陆勇锋 本报记者 张 帆 2008-2-12 48256F32002924A6482573EC0042EA2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