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抗灾救灾特别报道
3  4  
PDF 版
· 生命永远“在路上”
· 两万多电力职工奋战抢修一线
· 省政府紧急下拨一千七百二十万元救灾资金
· 英雄壮举让我们感动
· 组织全社会力量开展除雪减灾
· 湖州全力以赴抗雪灾
· 抗雪灾,每个人都可以出一份力
· 为了“大动脉”畅通
· 机场逐步开放 铁路运行好转
公路班线仍基本停开
· 路面结冰,出门要小心慢行
· 在抗击雨雪冰冻灾害中体现先进性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2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生命永远“在路上”
——追记抗灾殉职的永嘉两位养路工汪国杰和林圣巧
本报记者 李扬 县报道组 叶圣义
  2008年2月1日,大山静默,风雨哀泣,寒冰动容。

  这一天下午,为确保山区群众平安出行,两名共产党员在抗灾中殉职,永远留在他们奋战了30年的蜿蜒山路上。他们是永嘉县公路管理段养路工汪国杰和林圣巧,同为52岁。

  2月1日,在刺骨寒风中,永嘉县公路管理段县乡公路大源片养护片长汪国杰、小源片片长胡明锋和驾驶员林圣巧三人一早出发,巡查道路结冰情况,发现道路有结冰处,就下车做个记号,随时向段里反馈,同时还沿途慰问家庭困难的养路工人。下午2时30分许,当他们来到大岙乡横潭村路段时,由于路面结冰、刹车失控,巡查车冲出悬崖。胡明锋被抛出30多米外,其他两人随车坠落200多米深的山谷。

  当人们欢欢喜喜准备过大年时,汪国杰与林圣巧却永远告别了亲人……摔成重伤的胡明锋,则正在医院抢救。

  事发地对面的潘坑乡陈庄村社溪自然村村民金余算发现车祸发生后,连忙打电话求救。闻讯赶来的潘坑乡和大岙乡干部、村民和医务人员自发组织起了40多人的救援队伍,他们用柴刀砍出一条路来,艰难地将3人从山谷里抬了上来。

  当时汪国杰已殉职,胡明锋和林圣巧重伤,而就在赶往医院的途中,林圣巧也停止了呼吸……

  提起汪国杰、林圣巧,工友们说他们是亲密战友,没想到会同生共死。

  说也巧,汪国杰和林圣巧不仅同龄,而且是在1975年同年参军,并在同一个部队的同一个连队服役,1979年又同年退伍转业,并不约而同地进入当时的永嘉县交通局公路养护所从事公路养护工作。1999年,他们又随着养护所一起并入公路段,在公路战线上一干就是30年。永嘉县946公里的县乡公路上,留下了他们无数脚印。

  在永嘉县公路段办公室的办公桌上,一份表彰2007年度先进工作者的文件中,汪国杰的名字赫然在目。副段长徐建国说,汪国杰没有来得及参加春节过后的表彰大会,领取属于他的先进荣誉。

  在永嘉县殡仪馆里,亲属们围在汪国杰的遗体旁伤心欲绝。汪国杰的弟弟汪盈杰说,哥哥是个大好人,在家里是好兄长,在村里是大家的好邻居,没想到就这样走了。

  “圣巧,今天是你的生日,就不要下乡了。”事发当天,正在林圣巧准备下乡的时候,他的妻子来到公路段大院,劝他留下来过生日。林圣巧说:“这条路我熟,天寒地冻的,还是我去了放心。”没想到,这竟成永别。

  “这3位同志,平时工作都很积极,作为公路段的片长,汪国杰和胡明锋都是常年累月地奔走在永嘉各条公路线上,一个月有20多天是在外面,有时候周末也不休息。这段时间以来,因为永嘉境内线路冰冻严重,他们几个已经连续工作了好几天了……”潘永定不停地说着,热泪纵横。

  记者了解到,永嘉县委、县政府已火速成立了善后处理小组,慰问3位养护人员的家属,县领导赶到医院看望了胡明锋。

  目前,温州市有30多条县乡道路因路面结冰中断。温州交通系统5300多名公路干部职工得知两位同事殉职的消息后纷纷表示,将全力投入抗灾“抢通”,确保百姓安全出行,过好春节。    (本报永嘉2月2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抗灾救灾特别报道 00002 生命永远“在路上” 本报记者 李扬 县报道组 叶圣义 2008-2-3 48256F32002924A6482573E30050AC7E[B1-王国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