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1月中下旬,浙江工商大学40名大学生组成3个“汉语寝室”交流访问团,分赴菲律宾瑞吉娜·卡麦丽大学、孟加拉国东南大学、泰国暹罗大学进行为期两周的交流访问。
学生们不仅向外国大学生传授汉语,向公众传播中国文化,还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中外差异,学习了解外国文化,拓展了国际视野。
特色教学传海外
“汉语寝室”交流活动源于浙江工商大学“英语寝室”特色教学:学生每天用英语与室友交流。2006年初,学校领导在菲律宾参加亚太大学校长会议时,向来自各国的校长们介绍了这一做法,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随后,不少大学派出学生来中国进行交流。去年,“浙商大”共接待了来自美国、英国、智利、泰国、澳大利亚、菲律宾等10所国外高校共9批次197人的“英语寝室”访问团。
国外的一些大学还借鉴“浙商大”的做法,开展“汉语寝室”活动。去年10月,“浙商大”正式与菲律宾瑞吉娜·卡麦丽大学达成了合作,并在寒假选派了14名学生赴该校“汉语寝室”交流。此外,还有26名学生分赴孟加拉国东南大学、泰国暹罗大学交流。今年暑假,“浙商大”还将向格鲁吉亚、德国等国大学派遣访问团,帮助外国大学生学习汉语,了解中国。
走出国门教汉语
“浙商大”学生抵达东南亚3国高校后,作为交流访问的一项主要内容,“浙商大”学生要与外国大学生一同学习交流,教他们说汉语,纠正他们的发音。
从学生转变为老师,让不少人一时手足无措,而这个经历也给他们自己上了一课。大三学生魏寅第一次给菲律宾大学生讲课时非常紧张,后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随着课程的推进越来越顺利。“他们很聪明,接受能力很强,课堂气氛也开始轻松活跃起来了。”魏寅说。
在暹罗大学,每个工作日的下午,队员们都要给泰国同学讲3小时左右的汉语课,这些泰国学生大部分是外语学院的学生,选择了中文为第二外语,还有一些是出于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
交流中,一个队员要充当多个外国学生的老师,通过与他们会话,纠正一些不够标准的发音。有一次,队员们还安排了一场模拟的汉语招聘会,为他们提供招聘情境。这些同龄的“老师”受到了当地学生的喜爱,“你们真棒!”他们用汉语称赞道。
大学生走出国门,还是传播中国文化的友谊使者。在交流活动中,他们展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蓬勃朝气和青春风采。大四学生王保琳说,初到菲律宾时,让他们感到困惑的是大多数人首先会问他们是不是韩国人。“可能过去到当地的中国人文化素质不是很高,造成了一些片面的误解。”她说,现在他们出门时都严格约束自己,文明待人,期待有一天外国人会用儒雅的中国方式打招呼说“你好”。
在孟加拉国,中国驻孟加拉国大使馆文化参赞刘三振慰问了“浙商大”交流访问团,并代表大使馆提供了近百册图书和丰富的文化交流礼品,帮助开展交流访问活动。
下南洋开眼看世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队员们来说,下南洋是一次难忘的旅程,国外的民俗风情、中外教育的差异,一路所见所闻都是宝贵的人生财富。
赴泰国的队员们对当地的教育情况进行了调研。泰国推行全民终身教育,不同年龄的人都可以进入学校学习。所有部门都要为教育事业提供便利,只要身穿全国统一的学生制服,就能在图书馆、博物馆、皇宫等地享受大幅优惠。
泰国高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他们开展各种实习实践活动,并得到相关证明。学校没有补考,只有重修,大学可以在8年内毕业,硕士在4年内毕业。大学生毕业后很容易找到工作。现在,泰国正在兴起一股“中国热”,非常缺乏汉语老师。
“走在校园里,每当周围的学生对我们报以温暖一笑的时候,我心里特别感动。”大三学生谢忱说。站在异国土地上,领略着不同的文化风情,队员们从外国大学生对汉语和中国知识的渴求中看到了祖国崛起的力量,从满街的中国商品中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这让他们心中升起强烈自豪的同时,也增强了建设国家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