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新春荧屏闹盈盈
· 带着课外书回老家
· 小学寒假作业还是讲讲亲情
· 年度省青年文学之星出炉
· 民间小年习俗多
· 快乐游戏重回幼儿园
· “拣”出一个石窗艺术馆
· 低温雨雪天 关爱温如春
· 长时间观雪
易导致“雪盲”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千多片石窗,见证了古代能工巧匠留下的独特文化遗产。
一位普通象山人被文物专家誉为“中国石窗艺术收藏第一人”——

“拣”出一个石窗艺术馆
  本报讯(记者 刘慧 实习生 杜凌燕) 走进地处象山西周镇的一座旧厂房,就如同走进一个中国古代石窗艺术宝库——钱币、文字、花卉、动物、人物等1000多片各类造型的石窗见证了中国古代能工巧匠留下的这一独特文化遗产。据了解,曾拍摄过电影《渔光曲》的象山石浦古镇正筹划利用这些宝贝在当地开出全国第一个石窗艺术博物馆。

  石窗是体现江南建筑特色的重要建筑元素。这些石窗的主人是一个普通象山人,名叫张球。他几乎踏遍全省的每个山乡村落,个人先后投资350多万元,从废弃的建筑垃圾和文物贩子手中,抢救了1000多片石窗,其种类和数量之多,被文物和古建筑专家誉为“中国石窗艺术收藏第一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杭间、温州大学教授蔡贻象指出,张球的收藏已是石窗艺术的集大成,不仅种类丰富齐全,而且包括了“鲤鱼跃龙门”、“三星人物窗”等珍稀石窗。如今,国内许多古建筑项目在修复或研究时都会找到张球。前不久,西泠印社主动找到张球,召开了石窗艺术研讨会,并根据他历年研究的成果出版了《中国古代石窗》一书。

  石窗起源于先秦,明代开始在我国广泛应用,清代达到鼎盛。在古建筑中,尤其明清建筑中,石窗不仅是通风、采光窗口,而且是展示高超建筑艺术的窗口,是古代工匠们刻意美化的主体之一。石窗艺术主要分布在经济、文化发达的江南。

  张球对石窗的钟爱源自小时候对民间艺术的喜爱。出生于宁波象山的他,自小钟爱老房子上的石窗。当年承包建筑项目时,张球发现,精美的石窗在旧房、危房改造过程中渐渐消失。痛心之余,张球自掏腰包,开始了长达8年多的抢救历程。

  出于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张球还收藏了100多片反映宁波风俗的石窗。宁波紧临大海,连石窗上也跳跃着鱼虾蟹螯。石窗大都用暗红的蛇蟠石制成,虽然容易风化,但经过岁月浸渍、烟熏火燎,往往别有韵味。张球珍藏的一片“二甲传胪窗”就颇具宁波风格,上面雕的是一只螃蟹,寄托了主人希望螃蟹的两只钳子可以把功名“钳”回家的愿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教科卫新闻 00005 “拣”出一个石窗艺术馆 2008-1-30 48256F32002924A6482573CD0014986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