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惯例,此次发现的人类被命名为“许昌人”。
新发现的古人类头顶骨、枕骨、颞骨断片化石共计16块。这些化石复原后可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人类头盖骨,其眉脊较突,前额低平,枕突隆起,骨壁较厚,保存和化石程度均较好。
专家们经过谨慎研究后认为,“许昌人”头盖骨的发现,对研究东亚古代人类进化和中国现代人的起源,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填补了中国现代人起源研究的空白,是我国继南京直立人头骨化石发现之后,15年来古人类化石又一次重大发现。
记者看到的灵井遗址,位于许昌市西北约15公里的灵井镇西侧。“灵井”,顾名思义有井,这井其实是从十几万年前就开始流淌的地下泉水,几乎没有干涸过,而遗址和头盖骨的发现都很偶然。
1965年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周国兴先生,从村民挖井挖出的堆积物中,采集到一批动物化石、细石器及打制石器,认为属“中石器时代”,引起史前考古界的重视。1992年,灵井遗址被公布为许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长期以来,埋藏文化遗物的地层被积水浸泡,无法进行考古发掘。2005年4月,因遗址西南约7公里的一家煤矿透水,致使包括灵井在内的几处泉水骤然断流,接着积水循泉眼回流,地下水位下降,原生地层出露。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迅速将这一重要情况上报,请求对这处史前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国家文物局批准了这一发掘项目,发掘面积300平方米。3年来的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出土石器和化石等文化遗物3万余件。
意想不到的激动时刻出现在2007年12月17日上午9时,考古人员在9号探方深5米处,发现较完整的人类头骨化石,它埋藏在距地表深约8米的文化层内。
头骨出土于灰绿色的湖相沉积中,同层出土有丰富的动物化石和石器。头骨化石在地层埋藏中已破成十余块,散落在约两平方米的范围内,包括顶骨、枕骨、眉骨等,仅缺少的上颌部分,很可能压在未发掘的东部隔梁中。头骨化石保存和石化程度均较好,未见变形。
考古人员将头盖骨化石整体提取送至北京,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标本馆进行了清理,并请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同层取样,进行光释光测年实验。
“挖出古人类头盖骨化石是每一个旧石器考古专家的梦想,”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灵井考古发掘队领队李占扬说,“2007年的考古发掘工作,本来准备在12月15日结束,但一直不断出‘东西’,就延长了一天。第二天还欲罢不能,于是又将工期推到了17日,就在这一天,突然发现了头盖骨化石。”
李占扬说,“许昌人”古人类头盖骨化石面世,真的是机缘巧合,如果不是灵井千年不遇的泉水倒流,如果大雪提前下几天发掘工作暂停,“许昌人”古人类头盖骨化石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得见天日了。还有,如果不是有灵井这样独特的地理环境,也许就形成不了头盖骨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