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新闻周刊·社会
3  4  
PDF 版
· 雪的冷话题
· 杭州市民关于雪的“老底子”回忆
· 数 据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雪的冷话题
■本报记者 臧铯 实习生 阮蓓茜
  今年的冬天,雪算得上是个角色,天气也格外冷,河南、湖北、安徽等地部分地区都已出现大到暴雪。至少,中央电视台都几度发出橙色警报。

  从1月12日起,杭州也飘起雪花,陆陆续续已经十余天,雪片数度大如鹅毛,天气极度阴冷。然而,市民所盼望的、童话般积雪覆盖的景色始终没有出现。

  “很多年没有打过雪仗了。小时候雪可大了,城隍山的积雪可以漫过脚背,现在天气那么冷,雪下了却积不起来,让人感到又冷又湿却享受不到雪的乐趣。”网友丁丁说。网民“风小鬼”酷爱拍摄雪景,今年,他又失望了,只好翻出一组杭州的雪景照片,上网去“晒”。他说,“回味一下,望梅止渴。”

  杭州的雪景,真是一年比一年稀罕了?

  杭州这场雪“无”深度

  2008年 1月中旬以来,杭州虽然数度飞雪,根据杭州气象台气象专家的说法:积雪深度为“无”。

  “无”是一个气象专业用语。“以杭州气象台在馒头山的气象观测场为标准,观测场二分之一以上被积雪覆盖才算有积雪,否则就是无。”杭州的雪,确实没有能够积起来。

  这次的雪没能积起来,雪下得还不够大当然是一个原因。气象专家说,虽然我们感觉雪下得挺大,其实不然。数据资料显示:2008年1月13日,杭州的降雨量仅为2.7毫米(降雨量和积雪深度一样,是降雪量大小的一个计量值,指雪融化后的雨水量。)而杭州近年来积雪最深的是2004年的那次降雪,降雨量达到了31.2毫米,积雪深度曾高达7厘米。

  但是从更深的时间维度看,杭州雪景难求的原因,就不仅仅是一个降雪量的问题了。    

  暖周期里的大冷天

  有人说,雪景难见,是因为暖冬现象使然。气象专家表示,暖冷、干湿都有自己的周期。暖周期在11年左右,目前我们是处在一个暖周期当中。省气候中心的统计表明,1997年以来,我省已是连续10年气温明显偏高。世界气象组织说,全球平均气温最高的10个年份,全部出现在最近12年。这正是我们感觉气候越来越暖和,很少碰见冰冻天气的重要原因。虽然暖周期和冷周期是交替出现的,但是气温的总体趋势却是一根大“阳线”。

  有数据显示,在过去的150年里,全球地表温度平均上升0.6摄氏度,这样的增长幅度,虽然就人的实际感知力而言,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但至少表现了一种变暖的趋势。

  不过专家也表示,雪景难见也不完全是个温度问题。比如说,2008年温度最低的一天是零下1.8摄氏度,从理论上说,地温在零摄氏度左右,只要雪量够大,雪就能积得起来。

  城外下雪城里下雨

  1月13日那天,在富阳一带买了房子的张先生收到了物业管理的温馨短信,邀请业主前往会所聚会赏雪。

  “那两天排屋院子里的花花草草,树枝条上,都积起了不小的雪,虽然不算太厚,但是也颇有一点白色冬天的感觉了。”张先生去自家的排屋看了后说,“就是实在太冷,比城里冷多了,又逃回市区了。”在闲林一带搞装修的装修工人小杨也说,闲林的户外,水塘边缘都结起了冰,郊外的田畈里都看得到积雪,风没有遮挡,感觉特别冷,回到城里一看,除了天空中飘着雪花,似乎没什么下雪的感觉。

  同样的气候条件,城里下雨城外下雪,完全是两种景象。这种现象正变得越来越普遍。专家说,在暖冬的大环境下,城市热岛的存在,又让城区冬季缩短,霜雪减少,让城区居民赏雪更难。

  “城市热岛”的冬季发力

  城市所发出的巨大热量,使得城区成为被郊区低温农村包围的高温岛屿。讲到这个“城市热岛”,许多人都想到是夏天酷热时的话题。其实从科学上来讲,城市热岛最明显的体现反而在冬季。

  城里建筑物密集、人为热源多。城市地下管网中的热气、建筑物内的暖空调、大量的城市灯光,还有大量的汽车、电瓶车等移动热源,都提升了城市的温度。就拿汽车来说,至2007年9月,杭州的私家车拥有量已高达每百户15.3辆。“想想就知道了,这条路上天天排满了汽车,要排出多少尾气啊!这些汽车烧掉多少升汽油,这些汽油都是燃料啊,这样烧法,温度不升高才奇怪。”一位在杭州中河路某十字路口指挥的协警说。

  根据现有数据,世界上“城市热岛”强度,即最大城乡温差,与纬度有关。中纬度的特大城市,最高城郊温差曾达到过14摄氏度。中国的北京,曾有纪录是9度。而与杭州纬度差不多的上海,最高的记载是6度多,考虑到这两个城市规模之大,应该是代表中国“城市热岛温差”的较高水平了。有媒体公布了杭州市气象局2008年1月2日7时的气温分布图,图表显示,杭州市中心武林广场与郊区小和山之间的温差达5至6摄氏度。虽然我们采访的市气象台专家表示,仅凭这一天的数据记录来判断杭州的热岛强度是不够科学的。但是,这个数字至少可以让我们对冬季城市“热岛效应”的发展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断桥残雪在远去

  人们普遍感觉,雪花在大自然中特别容易堆积。专家讲了个道理,假设有一片雪花落在一株小草上,第一片雪花掉了,但是小草表面的温暖也因为这片雪花降低了,第二片雪花掉下的时候,因为草上温度低,很有可能就留在了草上,这样慢慢地,就形成了我们能看见的积雪。而城市的地面,情况却与草地大相径庭。

  城乡地表吸收和储存太阳热量性能有很大差异。比如,城市下垫面,也就是我们通俗说的城市地面,对阳光热量的反射率比乡村小,而且城市地面的材料,如混凝土、砖瓦、石料及钢材的热容量大,导热率也高,大量储存了白天丰富的太阳热量。还有建筑物的表面也是一样,储热能力强。这些热量还能在钢筋水泥“丛林”中被多次反射,从而使得地面散失的热量大大减少。

  暖冬为什么还是喊冷

  虽然城市热岛在冬天除了阴霾之害外,还算是件不坏的事,但是,冰雪的风景不见了,杭州的人们却似乎越来越喊冷。室内取暖的话题,在各业主论坛上往往是最热门的帖子。

  其实冷暖,除了是一种生理感觉以外,还是一种心理感受。

  网友江南小猫说,以前冬天,人人在家穿着老棉袄大棉鞋过日子,觉得很正常。可现在的人却觉得不乐意了。她自己就觉得,穿那么笨重做事效率低,她希望可以和电影上看到的那样,冬天在家只要穿件薄毛衣,吃着冰淇淋不觉得冷。另一位网友说,现在写字楼里都有暖气,习惯有暖气的生活方式,再回到没有暖气的家里,感觉冷得格外难受,而且,自己现在添置的衣服也都是适合有暖气的写字楼的,每次回到家都要呲牙咧嘴在最快速度内换上旧的厚毛衣厚棉裤。

  市民盛先生说,现在生活方式多元化了,温度也多元化了。老底子一个地方一种温度,现在同样是杭州的冬天,住在城里城外的,住在老房子新房子的,办公有空调无空调的,对温度的感受大不一样。

  此外,人口的大量流动,使得很多的北方人来到南方,他们明显不能适应南方湿冷的冬天,这也让南方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原有的过冬方式。而越来越多的先富起来的人,选择在海南买房子过冬,或者去热带国家过冬,这些崭新的生活方式,也在冲击着江南冬天的留守者。江南冬季的取暖文化,正在迅速变迁之中。

  一方面是人的生活品质提高要求,一方面是避免因此带来生态环境恶化,这是城市面临的课题。相比较,“断桥残雪”有没有还真是其次的事。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新闻周刊·社会 00013 雪的冷话题 ■本报记者 臧铯 实习生 阮蓓茜 2008-1-24 48256F32002924A6482573D800226D10[A1-臧铯≈A4-实习生1≈B1-陈洪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