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 义乌发布全国首个
市场信用指数
· 春运第一天 各方报平安
· 杭城各大汽车站推出多项便民措施
· 春节出游,说不定花三星级的钱
可住五星级酒店
· 人民币汇率
再创新高
· 年终联欢多
租衣业务忙
· 笔记本电脑低价拼杀
· 美联储降息刺激
沪深股市大幅反弹
· 塑料袋替代品迎来“春天”
· 分水江水库尝试“以鱼养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纸“限塑令”引发产业“多米诺骨牌”效应
塑料袋替代品迎来“春天”
本报记者 徐园 毛珺
  “限塑令”一发布就引发了老百姓的热议,这一政策更直接关系着众多相关企业的未来。该如何调整产品结构应对“新政”?如何抓住机会,扩大市场?不同企业正悄悄打着不同的“算盘”。

  可降解塑料袋:进,还是退?

  听说“限塑令”后,作为杭州唯一生产可降解塑料袋的企业,杭州茂达环境生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文慧的心情十分复杂。

  按理说,她应该高兴:这一政策实施后,可降解塑料袋作为一种成本相对低廉的替代产品,发展空间更大了。政策出台后第二天,茂达公司就接到了好几家企业的订单,以后改用环保的可降解塑料袋。

  然而,她的担忧也不少:如果开始对塑料袋收费,那么塑料袋的使用量必然减少,企业的效益难免会受到影响。

  在市场上,有很多仿冒的伪劣塑料袋产品。郭文慧说:“本来环保袋价格就要比一般的袋子高些,现在又出现了假冒产品,那正规企业将面临更大压力。”

  据估计,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塑料袋,85%是本地或者外地的小企业生产的。这些产品不少是利用回收的原料制成,每吨原料价格在6000至8000元左右,成本只是茂达的一半。郭文慧担忧,如果生产或流通领域监管不能到位,那么预想中的塑料袋行业的“洗牌”就不会发生,地下作坊将蚕食正规企业的市场。

  替代产品:机会在于创新

  “我想买个无纺布的袋子。”由于无纺布袋比较轻便,又能承受相当的重量,平常叠起来只占小小的一块地方,放进包里比较方便,杭州市民苏小姐一直想有个无纺布的购物袋。

  “限塑令”颁布后,有这样想法的消费者多起来,一些厂家觉得机会来了。“前几天,我们就接到过厂家打来的电话,想把环保袋打入超市。”华润万家超市的有关负责人表示。

  “这对我们来说的确是个很好的机会。”杭州思橙包装有限公司销售负责人曾先生说。他告诉记者,工厂最近接到长沙、内蒙、福建等地的超市打来的电话,想大量购买无纺布的环保袋,只是价格还没有谈拢。

  “我们的袋子做得很漂亮,承重量也比较大,就像女孩子拎拎的挎包袋一样,以前就有出口到国外超市的。”曾先生表示。

  而杭州宏杰礼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张鸿已经将眼前的商机付诸行动,他正在联络杭州的农贸市场,打算设计一批质量牢靠、外观时尚的无纺布袋投放市场。

  记者了解到,除了无纺布袋生产厂,一些纺织品企业、生产折叠塑料购物篮的企业也瞄上了替代品的商机。不过业内人士认为,机会在于创新,替代品既要方便,又要成本足够低。

  茂达公司现在正在努力研发一种不用粮食原料、不消耗石油的塑料替代品。郭文慧认为,开发低消耗、低成本的环保制品,是以后市场的走向,也是国家今后对制塑企业发展的导向。不单是塑料袋,塑料餐具、塑料洁具等,也可能会有新的替代材料、替代产品出现。

  一纸“限塑令”牵扯的是消费者、流通企业、生产厂家等方方面面,记者将继续关注“限塑令”带来的影响,以及各方的努力。

  (本报杭州1月23日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经济新闻 00006 塑料袋替代品迎来“春天” 本报记者 徐园 毛珺 2008-1-24 48256F32002924A6482573D60040AE3C[A1-徐园≈B1-郭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