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两会要闻
3  4  
PDF 版
· 省政协十届一次会议
共立提案663件
· 大会上的“小”话题
· 2008,民生新期待
· 共说“又好又快”
· 浙江要大力发展核电产业
· 期盼山清水秀天更蓝
· 民主法制谱就和谐篇章
· 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
收到议案42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期盼山清水秀天更蓝
省政协委员为“建设生态文明”献计献策
本报记者 苏晓春 袁艳

  “人与自然是共生共存的。”“有了好的环境,我们的生活才能真正体现品质。”……1月17日下午,在省人民大会堂多功能厅,70多位参加省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的委员们结合社会生活、环保主题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对“绿色文明”的畅想。

  第一个发言的吴翰桂委员关注“小江小河”。他说,小江小河与老百姓生产生活关系更直接,如果没有保护好周围的生态环境,不仅会直接导致农村百姓生活品质下降,也会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他的观点引起了在场许多委员的共鸣。潘一红委员认为,目前在农村,面源污染比较严重,特别是近年来许多农村畜禽业快速发展,不少河道都被垃圾堵塞,平原河网水质日益恶化,农村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管竹伟委员呼吁善待赖以生存的大地“母亲”,绝不能以影响甚至破坏环境为代价,去争得眼前利益。要注意在城市工业向农村转移时,防止污染源也从城市转向农村,对环境造成更大范围的破坏。

  如何建设生态文明,让百姓充分享受蓝天、碧水的美好环境?叶高翔委员认为,首先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将“绿色、健康”的理念融入每个人的生活。赵仁川则对水资源污染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提出要规划好地下管网特别是污水管网,在治理水环境时充分运用现代生物技术,让水流动起来、活起来。

  现场许多委员还对如何完善我省生态补偿机制畅所欲言。大家认为,加快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给生态保护地区一颗“定心丸”,是我省“节能减排”工作落到实处,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有力保障。建议积极探索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模式,加快建立“环境财政”、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中生态补偿的力度,抓紧生态补偿立法。委员们呼吁,只要每个人都担负起社会责任,我们的环保事业和生态环境保护就会大有改观,生态文明迈出一小步,社会就会前进一大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两会要闻 00002 期盼山清水秀天更蓝 2008-1-20 48256F32002924A6482573D4000E808D[B1-王晓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