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周末特刊
3  4  
PDF 版
· 沧海桑田的收音机
· 聆听从空中传来的声音
· 高段位的广播爱好者
· 前门大街重现老北京街景
· 把无线电历史搬回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青石铺就的步行街,白石镶嵌的御道,一块块金字招牌组装成的商业街,无论是外地游客还是北京市民,路过此地都会被一幅幅惟妙惟肖的巨幅效果图所吸引。
前门大街重现老北京街景
■本报驻京记者 陈燮衡 文/摄
  风格典雅的古建筑,中西合璧的商业街,琳琅满目的老字号,饱含风情的四合院,巍然屹立的正阳桥五牌楼,一路响着铃铛的“当当车”……阔别半个世纪的北京清末民初的老街景,将随着前门大街的改造,再度呈现在北京市民和外地游客的面前。

  依据老照片,再现老街景

  青石铺就的步行街,平平坦坦由北向南延伸;白石镶嵌的御道,再现古时的风采;灰色砖墙灰色瓦,一爿爿古老的店铺、一块块金字招牌组装成的繁华商业街……无论是外地游客还是北京市民,路过此地,都会被前门改造工程那一幅幅惟妙惟肖的巨幅效果图所吸引,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细细欣赏一番即将真实再现的老北京街景。

  拥有700年历史的前门大街,北起前门月亮湾,南至珠市口大街,全长845米。前门大街既是明清皇帝出巡祭天的御道,也是古都中轴线上最具京味、最集中体现古都风貌和老北京历史文化的标志性街区。

  然而,前门大街的修缮,是恢复民国初年的商业街景,还是模仿明清时期的古风古韵,又成为《前门地区古都风貌保护工程方案》出台前争论的焦点。谢辰生、宣祥鎏、王世仁等知名古建筑专家广泛听取多方意见,对修缮保护方案进行了多达32次的评议、修改,最终确定以重新再现前门大街清末民初景象作为“工程方案”的框架,并以1957年留存下来的一张前门大街老照片作为复建的摹本。

  2007年4月25日,前门大街按照拓展道路、腾退文物、拆迁散户的步骤全面封街修缮。据工程有关负责人介绍,修缮的规划方案将前门地区分为:大众时尚步行街、老字号商业区、奢侈品和精品酒店区、精品四合院区、娱乐休闲区。修缮重点是对历史文化风貌进行保护,尽力恢复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西合璧”的历史风貌。

  经过7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位于前门大街的正阳桥五牌楼已经完工。五牌楼建于清代,位于正阳门之南,是一座五间、六柱出头式木牌楼,1958年市政建设中被拆除。2001年,曾在前门箭楼以南采用钢筋水泥结构复建过一次五牌楼,但考虑对交通的影响,牌楼的六根立柱中有4根悬空,因此曾有人戏称之为假五牌楼。本次前门大街的整修,不仅要让正阳桥五牌楼回到原址,而且是按六柱、五间的原样恢复这座古建筑。呈现在记者眼前复建完毕的五牌楼雕梁画栋、雄伟壮观,与历史照片和文字记载上的这座古建筑没有太大的区别。

  京城老字号 再聚“诞生地”

  全聚德烤鸭店、月盛斋酱肉店、内联升鞋店、同仁堂药店、都一处烧麦馆、六必居酱菜、张一元茶庄……清末民初的前门大街是老北京著名的商业街。从正阳门箭楼往南,到天桥十字路口约一公里长的街面上,汇集了北京数十家著名的老字号。这些闻名遐迩的老字号,大多是久负盛名的百年老店。它们不仅是前门商业街的金字招牌,也是北京人引以自豪的“京城名片”。老字号聚首前门,必将成为这条古老商业街的一道亮丽风景。

  全面封街的前门改造工程,整个工地被统一的灰色围墙和彩色效果图严严实实地包围着。不少北京市民已是迫不及待地想对前门街景改造工程看个究竟,但找了各种借口想往里钻的好奇者,都被尽责的保安一个个挡在运料车进出的大门之外。

  记者费尽周折踏进了这座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出的工地。只见摄氏零下八九度的工地上,推土机挥着巨大的铁臂一斗一斗地铲着沙土,工人们顶着凛冽的寒风,在高高的脚手架上和深深的管道坑中热火朝天地工作着。一位江苏口音的工人告诉记者:“我们抓紧施工,是要让整个工程在‘五一’节前完工,迎接北京奥运会的召开。”

  沿着工地从南往北走,只见全聚德、中国书店、中国邮局等建筑已经在原址基本完成修缮,街两旁许多店铺的房体结构也已大致成形。

  老字号不仅是前门大街风貌复建的保证,也是不可或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老字号回归“诞生地”,是前门改造工程的重要内容。崇文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从保护历史风貌,展示京城文化底蕴出发,修缮后将尽可能地吸纳老字号聚集前门大街。对一些“诞生地”为前门,而后来不在此经营的老字号,将被再次请回;对于如今仍在前门经营的一些老字号,将在原址复建或进行店面的“升级”工程;对于已经失传的老字号,将通过不同方式进行挖掘,在前门地区为它提供经营场所。

  修缮整治完成后,包括庆林春茶庄、都一处烧麦馆、大北照相馆、兴华园浴池、便宜坊烤鸭店等80余个京城老字号,将再聚前门大街,还将统一挂起黑底金字招牌。

  乘坐“当当车” 寻找老记忆

  按《前门地区古都风貌保护工作方案》要求:阔别北京40余年的有轨电车,也将在前门大街再度亮相。

  “当当车”是北京历史上第一条有轨电车,于1924年12月在前门正式通车,往返于前门至西直门之间。乘坐“当当车”既方便又便宜,根据路途的长短,票价只要3到9分钱。但是根据城市建设的需要,大约从1956年起,北京所有有轨电车的铁轨都被拆除了。

  “当当车”成了北京人心中的美好记忆。在大栅栏居住的一位“老北京”向记者描述了他小时候乘坐过的有轨电车:“那个时候,一共有10来辆有轨电车在前门和西直门之间来回跑,它有两条没有枕木的轨道铺在路中间,有轨电车靠车顶上的一根辫子供电,一般为两节车厢,手动的推拉门,一头一尾均有驾驶台,司机是站着开车的,乘客坐在两边的木条椅上。由于每到一站司机都要踩脚下的铜铃,人们老远就可听到‘当、当、当’的铃铛声,所以当年的北京人都管有轨电车叫‘当当车’”。

  据主持修缮整治工程的有关人员透露,本次复建的有轨电车,不仅是在原址上修铺轨道,连车体也依照当年的老照片保持原貌。目前,他们已敲定有轨电车的建造方案,按照1924年北京最早引进的法式“当当车”样式,请北京的厂家设计、制造。新复建的有轨电车线路从前门至珠市口,全程约一公里,在前门商业街两端和大栅栏、鲜鱼口等处设站,乘车者一律免费。届时,不仅北京市民可借“当当车”代步逛街购物,外地游客也可乘坐“当当车”悠闲地观赏前门街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周末特刊 00014 前门大街重现老北京街景 ■本报驻京记者 陈燮衡 文/摄 2008-1-18 48256F32002924A6482573D00030DECD[A1-杨新元≈B1-杨新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