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两会要闻
3  4  
PDF 版
· 我从基层来
· 让浙江人为自己的民族文化自豪
· 多为欠发达地区“说说话”
· 百姓寄语省“两会”
· “两会”涌动网络潮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8年1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两会”涌动网络潮
本报记者 黄 宏
  新面孔、新任务、新形势,给今年省“两会”增添了足够的新鲜感,而新技术的应用,更是“新”上加“新”。信息技术带来的透明高效,使省“两会”新风阵阵,扑面而来。

  从在网上观看“两会”实况,到与代表委员在线“面对面”接触,从“网上网民百姓出谋划策”,到“网下代表委员建言献策”,网络已成为百姓了解“两会”的渠道,也成为代表委员为民代言、建言献策的便捷之路。

  记者在代表委员驻地看到,不少代表委员随身携带手提电脑,或通过网络递交议案或提案,或直接和群众展开交流,充实完善自己的提案议案。今年“两会”,显然考虑到了代表委员新的工作特点,提供了相应的周到服务。

  在省人民大会堂的北侧,专门为代表委员安放了10多台电脑。今天上午,省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开幕,中场休息时委员们纷纷上网,查看网友对九届省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的留言,一边看一边做记录,还不时回帖,和百姓“零距离”交流。刚从西班牙赶回杭州的刘光新委员兴奋地说: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民众和代表委员之间架设了沟通的桥梁,我们在这里可以和异国他乡的浙江籍华人华侨互相交流,感受他们的心声。

  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应用,使省“两会”与网络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网上提案”、“网上议案”已经成为代表委员建言献策的重要方式。今年,省人大代表提交议案全面实现了“无纸化”,网上议案提交率达到了100%。省人大代表、杭州福利中心主任翁歆说:网上议案提高了办事效率,减少了物化劳动,能增强大家的关注度,也为将来在网上查询办复结果奠定了基础,深受代表们欢迎。

  “两会”议事方式正在发生悄然变化。从事前的提案议案征集,到网民和代表委员网络互动。网民们纷纷感叹,“两会”散发出愈来愈浓厚的透明气息,让人感受到政治文明的进步。

  在今年省“两会”上,代表委员的个人网站引起了众多人的兴趣。在郭胜华委员的网站上,贴出了个人介绍,列出提案和建议,还介绍了以往的提案在社会引起的反响。尽管省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今天上午才开幕,但是这个网站已有1万多次点击量。

  信息技术不仅应用在民情民意的收集上,还体现在会场安排的细节中。在今年的省政协会议上,首次为与会的政协委员开通了短信互动平台。委员们不但可以收到各种会议信息,还能回发短信,及时和大会会务组沟通联系。

  往年召开全体会议时,代表委员往往要身佩两张卡:一张是代表或委员证;还有一张是进入会场的磁卡,要待工作人员刷卡后,才能进会场。“今年进会场不再拥挤了!”今天下午,省人大代表、省立同德医院党委书记戴慧华走进省人民大会堂时,就充分感受到了今年“两会”的“新”:离入口约1米处,电子签到系统就自动显示出姓名、座位号,无须刷卡,一路畅通无阻。

  省政协委员、浙江工业大学教授杨杨认为,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提升,不仅推动了用数字化展示透明和高效的“两会”,而且将会在更深、更广的领域为政治文明带来更大的影响力。

  (本报杭州1月15日讯)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两会要闻 00003 “两会”涌动网络潮 本报记者 黄 宏 2008-1-16 48256F32002924A6482573D100210B57[A1-黄宏≈B1-陈志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