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6版:公告
3  
PDF 版
· 浙江省重点公益林
建设与效益公报(2007)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8年1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省重点公益林
建设与效益公报(2007)

  总体上看,通过大力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培育,我省森林资源总量、质量指标均有一定幅度增长,森林资源状况正由“数量持续增加”转向“数量增加与质量改善并进”的方向发展。全省重点公益林年发挥生态效益816.57亿元,总体效益较上年增加93.91亿元,提高13.00%。2008年,我省将开展7项林业行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07浙江省森林资源年度公报

  一、森林资源综述

  据2006年度浙江省森林资源年度监测:全省林地面积669.90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593.62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2.17亿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1.94亿立方米;毛竹总株数17.84亿株。

  全省乔木林(不含乔木经济林)单位面积蓄积量48.14立方米/公顷,其中天然乔木林45.95立方米/公顷,人工乔木林53.34立方米/公顷。乔木林分平均郁闭度0.55。毛竹林每公顷立竹量2474株。

  全省活立木蓄积总生长量与总消耗量之比为1.99∶1;毛竹生长量与消耗量之比为1.22∶1。活立木蓄积量与毛竹立竹量均呈现生长大于消耗的趋势。

  森林覆盖率58.31%,若按浙江省以往同比计算口径(需加上“其他灌木林覆盖率2.73%”),则为61.04%。森林覆盖率继续位居全国前列。

  二、林地面积

  全省现有林地面积中,森林面积593.62万公顷,疏林地面积3.88万公顷,其他灌木林地面积27.78万公顷,未成林地面积12.49万公顷,苗圃地面积3.39万公顷,无立木林地面积12.35万公顷,宜林地面积16.39万公顷。

  森林面积中,乔木林面积429.00万公顷,竹林面积79.21万公顷,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面积85.41万公顷。

  三、活立木蓄积

  全省活立木总蓄积中,森林蓄积19381.30万立方米,疏林蓄积32.81万立方米,散生木蓄积1547.90万立方米,四旁树蓄积707.60万立方米。

  活立木总蓄积按组成树种分:松木类7904.76万立方米,杉木类6777.63万立方米,阔叶树类6221.94万立方米,灌木树种类765.28万立方米。

  四、森林资源结构

  森林林种结构 全省森林面积、蓄积按林种分:防护林面积165.05万公顷,占27.80%;蓄积7183.27万立方米,占37.06%。特用林面积9.38万公顷,占1.58%;蓄积1036.48万立方米,占5.35%。用材林面积307.39万公顷,占51.78%;蓄积11161.55万立方米,占57.59%。经济林面积111.80万公顷,占18.84%。

  乔木林龄组结构 全省乔木林面积、蓄积按龄组分:幼龄林面积174.42万公顷,占40.65%;蓄积4862.56万立方米,占25.09%。中龄林面积165.79万公顷,占38.65%;蓄积8415.15万立方米,占43.42%。近熟林面积61.52万公顷,占14.34%;蓄积4203.22万立方米,占21.69%。成过熟林面积27.27万公顷,占6.36%;蓄积1900.37万立方米,占9.80%。由此可见,全省乔木林以幼龄林与中龄林为主体,二者合计的面积、蓄积分别占总数的79.30%和68.51%。

  乔木林树种类型结构 乔木林面积、蓄积按树种类型分:针叶林面积250.71万公顷,占58.44%;蓄积12662.82万立方米,占65.34%。阔叶林面积128.45万公顷,占29.94%;蓄积4230.93万立方米,占21.83%。针阔混交林面积49.84万公顷,占11.62%;蓄积2487.55万立方米,占12.83%。全省乔木林以针叶林为主体。

  五、天然林与人工林资源

  天然林资源 全省天然林面积324.94万公顷,占森林面积的54.74%;天然林蓄积13010.93万立方米,占森林蓄积的67.13%。

  天然林面积按地类划分:乔木林283.65万公顷,占87.29%;竹林41.29万公顷,占12.71%。

  人工林资源 全省人工林面积268.68万公顷,占森林面积的45.26%;人工林蓄积6370.37万立方米,占森林蓄积的32.87%。

  人工林面积按地类划分:乔木林145.35万公顷,占54.10%;竹林37.92万公顷,占14.11%;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85.41万公顷,占31.79%。

  六、经济林与竹林资源

  经济林资源 全省经济林面积111.80万公顷,占森林面积的18.84%。柑橘、油茶、茶叶、蚕桑和板栗是我省的主要经济树种,合计占经济林面积的80%以上。

  竹林资源 全省竹林面积占森林面积13.34%。其中:毛竹林66.27万公顷,占竹林面积的83.66%;杂竹林12.94万公顷,占竹林面积的16.34%。

  全省毛竹总株数中,成片林分毛竹163967万株,散生毛竹14437万株。当年生新竹33681万株,占毛竹总株数的18.88%。

  七、森林生态状况

  森林群落结构 乔木林中,具有乔、灌、草三个层完整结构的面积245.30万公顷,占57.18%;仅有乔、灌层或乔、草层较完整结构的面积177.96万公顷,占41.48%;仅有乔木层简单结构的面积5.74万公顷,占1.34%,说明全省乔木林的群落结构比较完整。

  森林自然度 自然度为Ⅲ级及其以上的森林面积36.12万公顷,自然度为Ⅳ级的森林面积288.93万公顷,自然度为Ⅴ级的森林面积268.57万公顷。总体而言,由于长期受人为活动的影响,全省较高等级自然度的森林面积偏少。

  森林健康 全省森林健康等级达到健康、亚健康的面积比例分别为89.38%和9.40%,健康等级为中等、不健康的面积比例占1.10%和0.12%。全省森林健康状况总体良好。

  森林灾害 没有受害或林木受害率在10%以下的森林面积584.85万公顷,占98.52%。遭受不同程度森林灾害的面积8.77万公顷,占1.48%,其中灾害等级达到轻度和中度的受害面积占森林面积的比例分别为0.94%和0.46%。

  从受害森林面积的各灾害类型看,森林病虫害面积占82.10%,森林火灾占5.59%,气候性灾害占12.31%。总体而言,受害森林面积有所减少,但森林病虫危害占受害森林面积的比重趋于上升。

  森林生态功能 全省森林面积中,森林生态功能好、中、差三个等级的面积分别是3.22万公顷、470.87万公顷和119.53万公顷,所占比例分别为0.54%、79.32%和20.14%。全省森林生态功能指数为0.4707,虽有所上升,但仍处中等偏下水平。

  八、森林资源动态变化

  与本期基础监测年2004年相比,2006年全省森林资源状况呈现如下主要变化。

  森林覆盖率稳中略升 2006年全省森林覆盖率为58.31%,比2004年增长0.90个百分点;若按浙江省以往同比计算口径,则为61.04%,比2004年增长0.55个百分点。

  森林面积持续增长 与2004年相比,全省林地面积保持基本稳定,增加1.93万公顷;森林面积增量明显,增加 9.20万公顷。

  森林蓄积和毛竹株数稳步增加 2006年活立木总蓄积量比2004年增加2286.68万立方米,年均增加1143.34万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量增加2158.16万立方米,年均增加1079.08万立方米。

  2006年毛竹株数比2004年增加12315万株,年均增加6157.50万株。每公顷立竹量增加138株。

  森林资源质量进一步提高 与2004年相比,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增加了4.38立方米/公顷;单位面积生长量增加了0.35立方米/公顷;乔木林郁闭度上升了0.02;幼中龄林与近成过熟林面积比例由4.7∶1调整为3.8∶1,林龄结构正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

  总体上看,浙江省通过大力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培育,已取得了积极的成效。2006年全省森林资源总量、质量指标均有一定幅度的增长,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比重有所上升,森林资源状况正由“数量持续增加”转向“数量增加与质量改善并进”的方向发展。

  文成铜岭山森林公园

  本版内容提供:浙江省林业厅

  一、重点公益林资源

  重点公益林面积2957.32万亩,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9.37%,占全省林地面积的29.43%。其中:国家重点公益林1330.88万亩,省级公益林1626.44万亩。2007年全省累计建成重点公益林2176.00万亩,完成省政府下达任务的103.62%。

  阔叶林727.80万亩,比上年增长0.48%;针阔混交林508.95万亩,比上年增长0.34%;针叶林1518.29万亩,比上年减少0.92%;竹林167.38万亩,比上年增长0.11%;其他林分34.90万亩,比上年减少0.02%。

  2007年重点公益林郁闭度在0.29以下的面积比上年减少0.91%,0.50以上的增长27.02%,增幅明显,重点公益林的林分质量有所提高。

  2006年全省重点公益林总生物量为1.34亿吨,与2005年相比净增生物量1056.46万吨,年增长率8.56%。

  二、重点公益林效益

  (一)生态效益

  2006年全省重点公益林年发挥生态效益816.57亿元,总体效益较2005年增加93.91亿元,提高13.00%。其中:涵养水源241.36亿元,吸收二氧化碳204.4亿元,释放氧气136.25亿元,储能19.58亿元,固土保肥、改良土壤效益97.91亿元,森林生态旅游效益84.75亿元,减少水旱灾效益32.32亿元。以上指标均比上年有较大提高。

  1.涵水洁源

  涵养水源年提供水量165.56亿吨,比上年增长0.99%,调蓄水22.28亿吨,比上年增长14.26%;年效益比上年增长7.85%,其中涵养水源111.43亿元,调蓄水109.27亿元,净化水质20.66亿元。

  2.固土保肥

  年固持土壤、减少泥沙流失7132.0万吨,比上年增长6.40%,减少或增加土壤养分纯氮7.0万吨,纯磷1.77万吨,纯钾144.70万吨,发挥的效益比上年增长6.40%。

  3.固碳释氧(温室效应、节能减排)

  2006年同化二氧化碳1703.34万吨,比上年增长15.57%,释放氧气1238.60万吨,比上年增长15.32%,发挥生态效益340.65亿元,比上年增长15.33%。

  4.森林储能

  年新增储能量为2056.03亿兆焦耳,增长率8.7%,相当于31个新安江水电站的年发电量,其效益比上年增长15.31%。

  5.森林减灾

  重点公益林年减少水旱灾效益为32.32亿元。实践证明,重点公益林特别是沿海防护林,在防御和抗击自然和地质灾害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6.森林旅游

  浙江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底蕴深厚,大多数生态公益林区同时又是森林旅游区。2006年,仅重点公益林区生态旅游效益就比上年增长22.58%。

  (二)社会效益

  人们对人与森林生态系统的关系认识更加科学,逐步扭转了对森林生态系统只索取不投入的做法,公众参与森林生态建设和管护的自觉性大大提高,政府投入力度加大。2007年各级财政投入生态公益林建设资金3.55亿元。

  重点公益林质量不断提高,总生物量持续增长,具有更好生态效能的林种比重不断上升。据2006年11月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编制的《全国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报告》,浙江的生态环境状况综合指数为87.1,列全国第一。

  公益林建设强化了农村基层组织,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2007年重点公益林补偿资金中,有9521.43万元直接补偿到1.22万个村集体,这些补偿资金中有超过3000万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重点公益林建设与管理

  1.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长江中下游和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全省累计完成海防林和长防林国债项目260.99万亩,投资金额2.725亿元,重点对生态环境较脆弱的山系或流域实行了集中整治。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工程。62个项目县重点在高速公路、国省道等通道两侧及墓区、景区、林田交界处等森林火灾易发生的重点公益林区营造宽度10米以上生物防火林带2273公里。

  ——阔叶林发展工程。以城镇周围、通道两侧、主要景区林相改造为重点,实施针叶林阔叶化改造21万亩,其中抚育改造10.5万亩。

  ——绿色通道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十五”以来,全省累计完成绿色通道工程造林1.38万公里。重点实施了高速公路两侧第一面坡的退耕还林工程,全省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面积54万亩。

  ——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全省已建森林和野生动植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20个,自然保护小区353个,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8个,合计面积293.9万亩。

  2.补偿基金制度及管护

  浙江省自2000年提出建设3000万亩重点公益林的目标任务以来,不断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2007年重点公益林补偿标准已提高到每亩每年12元,实现了森林生态效益有偿使用的突破。为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林农手中,全省建立了补偿资金一卡式发放制。2007年补偿面积2957.32万亩,发放损失性补偿资金21024万元。

  全省重点公益林30万亩以上的县(市)基本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重点乡镇设立了管护站,招聘护林员1.94万名,落实监管员2323名;签订护林合同3.38万份。据统计,2007年全省公益林成灾面积从2005年的2.12万亩下降到0.75万亩。公益林内有害生物的发生面积、发生率也从2005年的25.9万亩、0.89%下降到2007年的20.79万亩、0.70%。目前,已有18个县市建成了公益林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并正式投入使用。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成了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有效监控面积236.68万亩。

  二○○八年七项林业行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要求,这是站在民族未来发展的高度,所作出的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决策。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根据省政府最近召开的全省林业工作会议所作出的部署,2008年,浙江林业将采取七项林业行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深化林业改革行动。全力抓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这一重点,巩固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成果,规范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稳步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建立健全与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相配套的林业保险、贷款贴息、林业担保体系发展等扶持政策,完善商品林采伐管理制度,全面推进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和实施。切实加强林权管理,根据国家林业局的统一部署,陆续开展林权地籍信息化管理工作。加快推进国有林场改革攻坚,明确公益性事业单位性质,落实人员分流、安置、社会统筹等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推进国有林场资源增加、资产增值、经济增效、职工增收。认真落实全额返还林业育林基金和更新改造资金的改革。

  ——林农增收致富行动。实施竹林增效富民工程,通过对700万亩竹林实施改造,使竹林一产产值从现有的50亿元提高到95亿元,为330万竹区农民年人均增加收入1300元以上。振兴油茶产业,使油茶亩年均产油量从原来的4公斤左右提高到15公斤左右。加快发展香榧、山核桃、杨梅等珍稀干鲜果和杜仲、厚朴等木本药材,大力发展森林生态休闲旅游,着力提升种苗花卉产业。筹办2008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

  ——森林“减排、减灾”行动。以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管护责任落实,不断增强森林的固碳减排功能。充分发挥重点生态公益林在固碳减排方面的主体作用,切实加强管护责任落实,巩固公益林建设成效。认真抓好补偿资金规范管理,确保资金安全运行。继续开展示范县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公益林管理水平。以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为重点,不断增强森林的防灾减灾功能。

  ——森林资源发展行动。全面落实绿化造林任务,继续推进万里生物防火林带和百万亩阔叶林发展工程建设。从2008年开始,加快推进珍贵树种资源的培育,开展种苗栽培,进行树种选优、改良,加强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着手编制珍贵树种资源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发展规模、结构布局及相关的政策措施。从战略储备的高度抓好大径材的培育。

  ——森林资源保护行动。努力提高森林火灾扑救效率,增加森林防火科技含量,健全和创新森林防火工作长效机制。组织实施林地年度定额管理制度,切实加强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中的林地监管,3月底前完成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林业有害生物特别是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推广绩效承包机制,建立有奖举报制度,深化“绿盾护林”检疫执法专项行动。

  ——森林城市建设行动。把城市森林建设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来抓,开展森林城市(城镇)创建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生态建设的成果,真正实现“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省委宣传部、省绿委、省林业厅等部门已联合发文组织开展“关注森林”活动。以城市森林建设为带动,大力开展村庄道路、河道和庭院绿化,加强平原绿化和农田林网改造,抓好公路、铁路、河渠、堤坝、街道等通道绿化,积极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

  ——林业科技推广行动。在原来竹产业和木材加工两个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基础上,积极争取新建林业生态科技创新平台和林业种苗花卉科技创新平台,力争在关键问题、重点难题上有所突破。推进林业重点领域科技研发实验区建设,逐步建立以责任林技员、首席林技推广专家、林技指导员为核心的林技推广责任制度。加快林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建设,以全省森林资源年度监测体系为依托,开展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研究。重点开展森林固碳功能的研究与监测,并增加相关内容的年度公报。

  温岭殿嘴塘沿海防护林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公告 00016 浙江省重点公益林
建设与效益公报(2007)
2008-1-16 浙江日报000162008-01-1600013;浙江日报000162008-01-1600011;浙江日报000162008-01-1600015;浙江日报000162008-01-1600016;浙江日报000162008-01-1600017;浙江日报000162008-01-1600019;浙江日报000162008-01-1600004;浙江日报000162008-01-1600003;浙江日报000162008-01-1600005;浙江日报000162008-01-160001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