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全球化的大学
关键是要有国际公认的科学水准
· 中国大学的国际化
应走在经济前列
· “木头变钻石”的研究中心 在中国招收研究生
· 不要只培养会回答问题的学生 只有提出问题,才是有价值的思考
· 中国正在加快
融入世界科学界
· 中国大学的全球化机遇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8年1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中国大学的全球化机遇
本报记者 朱永红 通讯员 周炜
  当各路考生拼命想跻身包括浙大在内的国内一流高校时,诺贝尔奖评委代表团成员、瑞典高教署署长却在杭州演讲,提醒高校如何吸引到好的学生,否则大学会在将来被淘汰出教育市场。

  瑞典高等教育署署长、瑞典皇家工学院物理学教授、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安德斯·佛罗德斯特伦说,过不了几年,各国大学会在全球范围内互认课程和学分,学生可以在各国大学中分别修完学分,获得学位。如果高校不能获得其他高校和学生的认可,将无法招到优秀的学生,只能被淘汰。

  在高等教育全球化竞争中,优秀的大学将获得全球的优秀学生。浙江大学校长杨卫认为,这是浙大的发展机遇,通过与国外大学合作培养学生、共建研究中心,浙大可能借此走向国际教育市场,发出中国大学的声音。

  但对于质量一般的大学来说,这是一场残酷的生死之战。如果课程不能为其他高校所认可,则将被无情抛弃。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中国大学的全球化机遇 本报记者 朱永红 通讯员 周炜 2008-1-15 浙江日报000102008-01-150002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