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总统任期,布什外交包含着“四大缺陷”。这既是布什“牛仔外交”本身无法克服的缺陷,也是布什外交战略固有“硬伤”的体现。
“新保守派”人去楼空
“9·11”的发生,给了布什政府“新保守派”(有人通俗地称之为特别的“鹰派”)外交团队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在切尼、拉姆斯菲尔德、沃尔福威茨等核心“新保守派”指引下,布什的第一任期中出现了全球反恐、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关塔那摩监狱、电话监听、虐囚丑闻等事件。2005年1月20日,布什开始了第二任期任职,“新保守派”仍然受到重用。
但在伊局势依然混乱的现实面前,共和党最终痛失国会中期选举, “新保守派”外交团队逐步瓦解。截至2007年6月,白宫、国防部、国务院等部门中,至少有20名高级官员相继退休或辞职,其中包括许多独当一面的布什“干将”。
“外交战略”大而空泛
布什在其两次任期内都没有及时调整原有的外交战略目标。“先发制人”、“武力反恐”和“推广民主”三大旗号,一直都是布什政府对外战略的核心目标。
从2008年的出访看,布什暗中依然在为“推广民主、遏制邪恶”继续努力。比如,这次除了巴以和谈议题外,布什还“附带”了更重要的使命:说服阿拉伯国家遏制伊朗,拼凑反伊朗联盟。2月即将出访的非洲,表面是向非洲提供援助,实则为说服某些国家接受美国设立“非洲美国司令部”,根本目的是强化对非洲的控制。
布什外交战略之所以显得一塌糊涂,最主要原因就是:共和党的政治本色被异端思潮所掩盖。过去行之有效的战略思维,特别是自基辛格以来的现实主义,被僵化的意识形态所挟持。
“外交艺术”忽略制衡
布什这位“战争总统”,外交有其鲜明的特点:他总喜欢将盟国置于从属地位,时刻表现着自己的强硬与扩张性;他的霸道,总是露骨、嚣张、蛮横与无理。于是,布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外交风格:咄咄逼人、我行我素、四面出击,较少顾及他国反应,忽略国际合作义务,单边色彩浓厚。
从根本上讲,布什政府忽视了外交艺术的精髓——内外制衡。
“民主样板”虚无缥缈
2004年2月,布什正式提出宣扬西式民主和资本主义的“大中东计划”。自从发动伊战后,布什就一直认为,美国持久介入伊拉克,最终一定会让伊拉克的民主走向成功,“中东民主”目标的实现需要时间。
今年3月20日是伊战五周年纪念日,这是布什最不愿面对的“痛”。作为美国中东战略的核心环节,伊拉克是推广“自由与民主”战略失败的象征,到头来所谓的“民主”依然虚无缥缈。目前看,伊拉克这个“烫手山芋”,只能丢给下任美国总统。(据《广州日报》、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