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舟山1月12日电(记者 谢国平) 今天,全国首条30万吨级人工航道——虾峙门口外航道建成,这标志着我国第一条一次性开挖成槽的30万吨级深水航道已可投入使用,今后,30万吨级船舶无须货物转驳就可从外海自由进出宁波—舟山港。“全国首条30万吨级人工航道的建成,大大降低了船舶运输成本,保障了航运的安全并有利于环保,加快了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进程,是浙江建设港航强省的重大成果。”省港航部门有关人士如是说。
虾峙门口外航道是宁波—舟山港的主要进出港通道,是宁波、舟山对外开放的海上门户。过去,虾峙门口外航道最小水深只有18米,深度不足22米的口门浅滩段长度约15公里,仅能满足15万至20万吨级船舶乘潮通航,20万吨级以上大型船舶需在口外锚地减载后乘潮进港。
据介绍,该航道人工航槽按30万吨级船舶满载乘潮单向通航设计,通航水深25.7米,乘潮通航保证率为90%;人工航槽两侧为自然航道,供30万吨级空载船舶及20万吨级以下船舶通航。有关专家说:“该航道的建成适应了大型船舶的进港装卸,有利于促进我国钢铁工业、石化工业的发展;此外,大型原油船舶在虾峙门口外无需原油减载过驳,对当地海域的海洋环境、渔业资源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据交通港务部门测算,深水航道建成后,每年进出航道的各类大型船只可节省运输成本、减少过驳费用共计1.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