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为了看戏,借来1600张长凳
· 天台一男子
“有脸见人”
· 一场救火戏 堵瘫半座城
· 家长叫好 学生反感
· 能工巧匠进高校传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中小学开通的“家校通”引来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家长叫好 学生反感
  本报宁波1月10日电(记者 陈醉) 最近,宁波市不少中小学校开通的“家校通”引来争议,很多家长表示这方便了家校沟通,应该推广。大部分学生却很反感,认为信息过于透明化,缩减了他们的自由空间,人为增大压力。

  “家校通”是专为中、小学校设计的高科技智能通讯系统,目前已经开始在宁波的中小学校推广。家长每月只需缴费10元左右,就可随时掌握孩子在校情况。比如,学生只要在校门口的仪器上刷卡,到校、离校的时间可立即显示到家长的手机上。学生在校表现、学习成绩等信息,也能通过网络即刻传送给家长。在一些小学,老师还常用“家校通”布置家庭作业。

  方便沟通,“家校通”受到不少家长欢迎。“我们当然希望随时监督孩子,以便及时纠错或指导。”家长李先说,他平时工作很忙,以前唯一与学校的交流机会就是家长会,但那时总有好多家长围住老师问长问短,很难插上话。现在开通“家校通”,他无论是上班还是出差,都能随时了解孩子的情况。

  与家长的态度相反,很多学生对“家校通”表示反感,他们给“家校通”取了一个代号叫“双打”,因为一旦老师向家长“告状”,难逃父母责骂。

  宁波澥浦中心学校的三年级学生小雪激动地说:“这跟监视犯人有什么区别,家长难道不能给我们更多的空间吗?”她说,有了“家校通”,家长变得像侦探一样敏感了,猜疑的眼神让她特别压抑。有一次,她就晚回家十多分钟,父母就问东问西,还翻出她出校时间来质问。

  “‘家校通’都快把我们变成透明人了。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隐私、小秘密、小天地,为什么就不多给些信任呢?”读初一的小海说,如果家长能够再宽松些,他会主动跟家长沟通。

  “虽然‘家校通’方便学校与家长更好配合工作,但要控制好度,给孩子充足的空间。”教育专家认为,“家校通”只是家长和老师交流的辅助手段,父母要理性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孩子的沟通,最好能引导孩子主动告知情况。如果过分压缩孩子的自由空间,可能会激发孩子逆反心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教科卫新闻 00009 家长叫好 学生反感 2008-1-11 48256F32002924A6482573CB00326D3B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