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江北人民医院搬离闹市“入驻”乡村
· 杭州上城区“兜底”救助困难群众
· 温州非公企业党建取得新突破
· 去北国赏冰雪正当时
· 基层文化真丰富
· 科学家开始绘制世界首例志愿者基因图谱
· 美国加州百万人断电
· 踩准点,一路绿灯进绍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8年1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江北人民医院搬离闹市“入驻”乡村
两万村民和外来人员上大医院看病不用再进城
  本报讯 (记者 李月红 江北区报道组 陈海波) 记者日前从宁波市江北区卫生局了解到,为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江北区人民医院借拆迁重建机会,主动搬离市中心,“驻扎”农村。明年底,洪塘街道孙家村一带的近2万农民和外来人员在村口就可享受到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了。

  “城区的医疗资源过剩,农村卫生资源相对不足。”江北区卫生局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城区有9家区级以上的医疗卫生单位,各类部队、工厂、学校等门诊医务室54家,城区医疗资源占到总数的70%左右。同时,这些在市区的医疗卫生单位还集中了大、中型医疗设备。

  将优质医疗资源向农村倾斜。最近,区人民医院由于设施陈旧、用房严重不足面临拆迁重建,江北区决定让大医院“下乡”。经过一番选址,区人民医院将建在孙家村附近,这里是江北区的农村集聚地,有农民、外来人员等近2万人口,却只有一个村卫生服务站,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看病需求。

  “阿拉农村也要有大医院了。”最近,庄桥街道谢家村村民赵善顺经常去医院新址的工地上转悠,从他家步行到医院只需10多分钟,而以前坐公交车去区人民医院至少要花上半小时。赵善顺还憧憬着以后可以经常看看专家门诊,“它是二级甲等医院,医生们水平都高着呢!”

  大医院“下乡”,乐坏的不仅是村民,还有不少基层卫生服务人员。新建的江北区人民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及社区医疗技术指导为一体,基层医生“不脱产”就可以接受培训。在庄桥姚家村卫生服务站工作的章耀是一名“大学生村医”,得知在村口就可以参加培训,他显得十分兴奋。他告诉记者,以前不少基层医生不得不放弃工作,进行封闭式培训,现在在村口就能学到大病治疗方法,不懂的地方还能随时请教,“学的本领多了,村卫生服务站的作用就更大了。”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江北人民医院搬离闹市“入驻”乡村 2008-1-6 48256F32002924A6482573C500450BF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