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江北人民医院搬离闹市“入驻”乡村
· 杭州上城区“兜底”救助困难群众
· 温州非公企业党建取得新突破
· 去北国赏冰雪正当时
· 基层文化真丰富
· 科学家开始绘制世界首例志愿者基因图谱
· 美国加州百万人断电
· 踩准点,一路绿灯进绍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杭州上城区“兜底”救助困难群众
对享受“普惠”救助后仍困难的群众实施再救助,已使两百多家庭受益
  本报讯 (记者 王瀛波 毛珺 通讯员 严国庆) 前几天,杭州上城区清波街道惠民苑社区的陈霞拿到了社区发给她的800元一次性救助金。“从提出申请到领到钱,还不到一个星期,真快!”她说。

  前段时间,陈霞住院治疗一个月,共花去治疗费等6800多元。根据杭州市有关规定,到2008年1月可报销5900多元,自费900多元。陈霞一家三口全靠丈夫每个月800元的工资生活,陈霞出院后还要靠吃药稳定病情,生活一下子紧张起来。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社区根据区里的“兜底”救助政策,迅速为她解了燃眉之急。

  上城区实施的“兜底”救助政策,是在有关“普惠”政策基础上的一项再救助措施,主要针对两类群体:一类是已纳入低保等“普惠救助圈”范围、通过现有政策救助后仍然相对贫困的家庭;另一类是由于致困的特殊性而无法纳入“普惠救助圈”范围的贫困家庭。拥有本区常住户口且实际居住的,或是区属在册工会会员的外来务工人员均可享受。救助形式则根据各困难户的实际情况,出现什么困难解决什么困难,通过个性化方案实现救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南星街道的应师傅是这一政策实施以来,享受救助款额最大的一位居民。应师傅因肺部大手术,共花去手术、化疗等费用近10万元,其中自费近5万元,他只好向亲戚朋友借钱。鉴于他的实际困难,区里“兜底”救助他5万元,应师傅再也不发愁了。

  享受“兜底”救助的困难户各式各样。复兴街社区的陈连土下肢瘫痪,吃喝拉撒不能自理,还要供养女儿上学。“没钱请保姆”也是一种实际困难。南星街道出钱帮他请了保姆,还补助其女儿每年1350元的学费。

  据了解,上城区“兜底救助资金”由区财政划拨、区有关部门及各街道出资构成,每年总计可达300万元。同时,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通过一对一帮扶等形式多渠道筹集救助资金。据上城区民政局负责人介绍,自从2007年3月启动“兜底”救助政策至今,他们已为269户实际困难家庭送出了共计82万余元救助金。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杭州上城区“兜底”救助困难群众 2008-1-6 48256F32002924A6482573B5004872E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