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国内新闻
3  4  
PDF 版
· 炉火渐去渐远 蓝天渐行渐近
· 要闻简报
· 武汉长江隧道首次双线成功穿越长江
· 首钢搬迁了,“印记”还在
· 国家大剧院开讲首场大师课
· 首钢将妥善安置6万多名职工
· 苏州“得月楼”
全新亮相
· 中国首次部署地震观测台站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首钢搬迁了,“印记”还在
首钢的一些标志性工业建筑和设施将作为工业文化遗产永久保留
  几十米高的厂房、巍峨的高炉、纵横的铁路……首钢搬迁后,北京的这些工业“印记”是否会从人们的记忆里消失?

  有近90年历史的首钢,每一段铁轨和每一间厂房,都已成为北京工业史的见证。北京市规划委的专家告诉记者:“首钢搬迁后,北京工业发展的这段历史要保留下来,不能成为城市的一段空白。”

  在首钢的改造规划问题上,北京市规划委先后收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十几份议案、提案,涉及对北京工业文化遗产进行合理保护的问题。

  “我们在停产拆迁过程中,已经对具有文物价值的厂房和设备,采取了保护性措施。”朱继民说,“一座在建厂初期便存在的办公楼和一台产于上个世纪初的德国西门子设备,是其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古董。”

  2006年12月11日,北京市政府专题会议原则通过《首钢工业区改造规划》。首钢工业区改造定位为“城市西部综合服务中心”和“后工业文化创意产业区”,这意味着在一座“钢城”旧址上将建设一座新城。

  “如果老厂房的租金不是太贵,我就去搞个工作室。”艺术家王强说。首钢工业区里无数的厂房可以改造成艺术空间。

  石景山区一位负责人称,首钢旧址有望转型为一个创意产业“梦工厂”、一个文化产业园区。此前,石景山已经上马“喜莱坞”新媒体制作基地,希望将这个花费3.5亿元的项目打造成中国的“好莱坞”。

  “北京已处于后工业时代。传统工业退出,将给城市置换一个充满创意活力、有着丰富历史记忆、承载多种功能的全新区域,会把其发展历程中的历史截面尽量保留,这也是我们留给子孙的一笔财富。”北京市规划委副总规划师温宗勇说。

  朱继民说,根据北京市总体布局和城市干道网分布情况,相关部门规划把首钢主厂区用地707公顷扩大为856公顷,辐射石景山、丰台和门头沟三区23平方公里面积。按照工业遗产保护、休闲旅游、商业地产开发、中央办公区等不同功能,设计建设全球公司总部和研发基地、新文化创意产业园、北京西部繁华高级商务和住宅区、休闲娱乐区等。

  随着钢铁、化工等“硬产业”迁出北京,北京将置换出发展“软产业”空间,回归一个国际化都市的功能定位。

  “北京市已经明确,首钢搬迁后,工业区旧址由首钢自主开发,区域功能定位为北京西部综合服务中心和后工业文化创意产业区。”首钢集团董事长朱继民5日透露。

  “人们不会因为首钢搬迁失去对这座钢城的记忆,一些标志性的工业建筑和设施将作为工业文化遗产永久保留。”朱继民说,“在对工业区现状设施、建筑物、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以及合理再利用的方案。”

  记者了解到,由于首钢工业区改造周期较长、难以预见的因素较多,北京市规划部门将采取动态规划编制办法,根据城市和地区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规划。

  (本报综合新华社消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国内新闻 00003 首钢搬迁了,“印记”还在 2008-1-6 48256F32002924A6482573C70047C6F6[A0-新华社记者≈B1-应霁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