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专家指出,尽管高油价会对我国经济运行产生一定影响,但不会对我国宏观经济走势产生重大影响。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表示,作为主要的石油进口国,我国经济已经越来越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油价走势的影响。
“高油价对我国经济最直接的影响是进口支付的增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邓郁松说。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计算,2007年1至11月,我国净进口原油1471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892万吨,同比增长14.76%。我国净进口原油造成的贸易逆差达701亿美元,比2006年同期增加107亿美元,同比上升18%。
国际油价高涨无疑给我国成品油价格调整造成巨大压力。央行发布的2007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将油价列为近期加大国内通货膨胀风险的一个因素。
2007年11月1日,国家上调成品油价格,将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价格每吨各提高500元。发展改革委表示,这主要是为了缓解国内成品油与原油价格倒挂加剧引发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王建指出,由于石油是基础能源产品,国际油价的上涨会对工业品出厂价格(PPI)产生一定影响。考虑到工业品领域价格所具有的滞后性和长周期特点,长期看,国际能源价格的持续上涨会推动我国PPI走高,并增加通胀压力。
宏观经济影响有限
有望保持强劲增长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经济师牛犁说,高油价对各行业的影响可谓苦乐不均。上游油气开采业利润剧增,而进行原油加工的石油炼化行业则承担亏损。此外,成品油价格的上调还将造成农业、渔业、交通运输业等成本的上升。
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认为,尽管消费量不断上升,但目前我国的石油消费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和石化等部门。这些部门对价格的消化能力相对较强。因此,国际油价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虽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影响范围比较有限。
2007年国际市场油价平均为每桶72.3美元,相对于2006年每桶66.25美元的平均价格,上升幅度为9%。
“这一涨幅在过去五年来是最低的。”牛犁说。但他指出,每桶100美元是一个心理关口,突破这一关口将影响到国际市场对油价走势的预期。他认为,国际油价的上涨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抑制作用,并进一步加大全球通货膨胀的风险。
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东亚经济半年报》预计,尽管美国次贷危机和国际油价上涨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下行风险,但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经济体有望在2008年继续保持强劲增长。
石油需求可以增长
但不能浪费性增长
专家普遍认为,高油价时代已经来到,作为石油消费大国,我国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落实节能减排的有关措施,加快建立节能型的经济结构来应对高油价。
发展改革委表示,为降低成品油价格调整对公益性行业和困难群体的影响,中央财政新增补贴资金,对受油价提高影响较大的渔业、林业、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出租车司机等给予专项补贴。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像美国那样消费能源是行不通的,必须考虑怎样的能源消费方式对中国来说更合理。”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说。
“中国的石油需求量不是不可以增长,而是必须防止浪费性的增长。除了技术上必须使用石油类产品的领域,应尽量减少不合理的石油消费。”周大地说。
燃油税将适时出台
资源税方案已报批
与此同时,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和相关财税政策的推出再度引起广泛关注。
由于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原油价格倒挂,炼油企业亏损,造成部分炼油厂特别是地方炼油厂停产或半停产,严重影响了我国成品油市场供应。
推进能源资源价格改革已成为我国政府着力推进的一项重要举措。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目前资源税等改革方案正在按程序报批。我国改革资源税制度,将实行从价计征和保护资源的方法。并研究完善燃油税改革方案。
“适时出台燃油税,以税代费,有利于合理引导石油消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邓郁松说。
我国于2006年3月出台了“石油综合配套调价方案”,在适当调高成品油价格水平的同时,建立对部分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给予适当补贴的机制,并开始对石油开采企业销售国产原油价格所获得的超额收入按比例征收石油特别收益金。
此举被视为我国资源税改革的一个重要步骤。根据发展改革委测算,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征收石油特别收益金410亿元,预计全年征收600亿元以上。征收特别收益金的收入,已用于对成品油价格调整影响较大的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进行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