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新闻周刊·民间
3  4  
PDF 版
· 流浪汉“名人”的冰火世界
· 儿媳背着瞎眼婆婆打工
· 消防员让出防毒面具救人
· 大学生逃课筹款救助他人
· 在加拿大做家教
· 新年里的新闻“凡人”
· 现实中吹响的“集结号”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现实中吹响的“集结号”
76岁志愿军老兵为142名英烈找亲属
■王孝武 李辉 罗小明
  寒风拂过枯黄的野草,让人感到阵阵寒意。

  近日,湖北赤壁市羊楼洞老营盘茶山上,76岁的杨宝山热泪盈眶。整整60年后,这位来自内蒙古赤峰市的志愿军老战士,终于和同年参军的哥哥再次相逢。虽然,他们之间隔着一块冰凉的石碑。“哥,我来看你了。来之前,我到坟上跟咱爸咱妈说了,如果知道你葬在烈士陵园里,咱爸咱妈也会安心了……”老人瘫坐在坟头,右手抚摸着石碑,喃喃地说道。

  1948年,解放战争激战正酣,兄弟俩一同参军。6年后,杨宝山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收到了父亲的来信,说大哥牺牲了,埋葬在湖北,但不知具体在什么位置。杨宝山非常悲痛,50多年来,找到大哥的遗骨,成了他最大的心愿……

  两年前,就在杨宝山寻找大哥的遗骨时,远在千里之外的湖北赤壁市,一位名叫余法海的病休老民警,在羊楼洞的荒山上,看到了142个悲壮苍凉的坟茔。

  他随后了解到,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为抢救从前线转运回国的志愿军伤病员,1951年5月,湖北省军区利用原有营房组建了野战医院,分六批先后救治了1200多名伤病员,其间共有142位伤员牺牲,被安葬在医院附近的山上。当时,没有来得及通知他们的家属。以至于今天,他们还孤独地躺在山上。

  余法海发誓要为他们找到亲属。去年12月5日,受余法海所托,内蒙古《北方新报》记者找到了杨宝山。随后,杨宝山一家三口和另外一位内蒙古籍烈士周国玉的亲属一起,踏上去湖北祭扫亲人的圆梦之旅,送上这相隔60年的纪念。

  今年56岁的余法海,是赤壁市公安局一名病休老民警。他曾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一等功表彰,是位老党员。4年前,在他生命垂危时,赤壁全市的人民警察为他捐款换肾,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也让他从此一心回报社会。

  2005年11月,赤壁市政协文史委为了编书,抽调他采写一些红色历史材料,一次偶然的机会,有羊楼洞村民告诉他附近荒山上有处墓群,他于是开始了实地考察。这次考察,让他发现了那群埋骨异乡的英雄。

  他分五次抄下碑文,整理出了一份羊楼洞烈士寻亲名录。从此,他把羊楼洞142位烈士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开始不厌其烦地发信函、打电话,不断向媒体呼吁,走上了艰辛的寻亲之旅。

  老余对碑文进行了详细统计,这些烈士来自24个省区118个县市,其中湖南最多有28人,还有一位为台湾省花莲县人,其中女兵只有3名,共计涉及21个军、35个师、87个团,有些还来自朝鲜战争中赫赫有名的“万岁军”38军。

  烈士们大部分为志愿军,其他为解放军和公安军,有三分之二的烈士牺牲时年仅二十多岁。后来医院撤销,加之部队番号和我国行政区划变迁等原因,牺牲在这里的英烈一直无人知晓。

  余法海说,他经常梦见这样一个情景:烈士们当年在弹雨纷飞的战场上倒下,英烈的亲人还在村口遥望远方、悲痛欲绝,50多年苦苦盼望着亲人回家。每当想到这里,老余心里就很难受。“对我来说,这是一次感恩之旅!英烈离开亲人50多年了,应该让他们魂归故里!”

  至内蒙古两家烈士亲属的到来,余法海已经为墓碑上142位烈士中的80位,找到了亲属。

  当笔者和余法海聊起正在热播的电影《集结号》时,满头白发的老余憨厚地笑了:“听说了,听说好像是从我们这边取的材。不过我和电影里主人公‘谷子地’不同,就在于帮助我的人非常多。”老余说,他的奔走呼告在社会上反响很大。

  此次内蒙古两位烈士的亲属之所以被找到,就得益于当地媒体两个月的持续寻找。在报纸上看到寻亲消息的湖北省赵李桥茶厂厂长董发金,也加入“寻亲”的队伍。该厂还承担烈士亲属来湖北祭奠烈士的全部费用。“烈士墓就在我们茶厂旁边,我们义不容辞。”董发金如是说。

  寻亲的队伍一直在不断扩大。“我想,有大家的支持,要不了多久这些烈士将都会找到亲属,那段光辉的历史将会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余法海自信地说。

  据《楚天都市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新闻周刊·民间 00015 现实中吹响的“集结号” ■王孝武 李辉 罗小明 2008-1-3 浙江日报000152008-01-030002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