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帮助民工子女吃出健康
· 新春一月
值得期待
· “数字学校”进社区
· 借书不用付押金
· 2008科技前沿展望
· 800年前龙泉是“国家级出口基地”
· 杭州市民将
和医学专家 “相约健康”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月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800年前龙泉是“国家级出口基地”
当时每年青瓷出口量达1000多万件
  本报讯 (记者 聂伟霞 龙泉市报道组 周华俊) 去年12月22日,举世瞩目的“南海一号”终于浮出水面,在这艘沉睡海底800年的南宋古船上,又一次发现了大量的龙泉青瓷,至此,根据大量的考古证明,龙泉是宋代青瓷的中心产区,属“国家级出口基地”。

  中国是发明瓷器的国家,自古以来,我国就开辟了从海路输出中国陶瓷的海上“陶瓷之路”, 源源不断把陶瓷运输到海外。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浙江大学终身教授陈桥驿说:“从中国东南沿海各港口起,循海道一直到印度洋沿岸的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和东非沿海,都有龙泉青瓷的遗迹,这条漫长的‘陶瓷之路’,实际上就是中国陶瓷,特别是龙泉青瓷所开拓出来的。”

  一直以来,龙泉外销青瓷在中国瓷器外销史上就占有突出的地位。不仅在南亚、东非、日本和伊朗等国都有大量龙泉青瓷的发现,1975年在韩国新安海底沉船打捞出水的1万多件瓷器中,就有9000多件是龙泉青瓷;1978年,在宁波宋元市舶库附近的东门口海运码头遗址中,也出土了大批宋元时期的龙泉窑青瓷,数量众多,品种丰富,进一步确证了龙泉窑青瓷作为重要的贸易商品销售到海外各国去。

  “出水的龙泉青瓷十分精美,尽管在海底经过了800年的海水侵蚀,但瓷器釉色还是非常靓丽。可见当时特别受外国人的喜爱。”刚从“南海一号”考察回来的浙江省青瓷协会会长徐朝兴说,在广东省阳江市博物馆里,他一眼就认出了放置在玻璃橱柜里的两件龙泉青瓷,一件是青釉菊瓣纹盘,另一件是青釉划花碗,特别是菊花瓣盘,盘沿薄如纸,色如玉,是他从事青瓷行业50年没见过的作品。

  南宋是龙泉青瓷的鼎盛时期,龙泉山区丰富的瓷土矿和用之不尽的树木森林,为青瓷烧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瓯江水系也为外销青瓷运输提供了天然水路。据史料描述,当时龙泉“窑群林立,烟火相望,江上运瓷船往返穿梭,日夜繁忙。”是著名的宋代瓷都。

  龙泉市青瓷协会会长徐定昌说,据史料记载,龙泉青瓷窑址主要分布在以龙泉为中心的浙南山区,沿瓯江中上游的庆元、龙泉、云和、丽水以至下游的温州等地,长达五六百里。在这些地区共发现古代窑址500多处,其中龙泉境内就有300多处。一座龙窑可装烧青瓷3万至5万件,如果按一年烧制二次,龙泉青瓷每年出产量达2000多万件,这些青瓷大部分进行出口贸易,估计可达1000多万件。因此,如此庞大数量的青瓷出口,毋庸置疑,龙泉是当时“国家级青瓷出口基地”。

  龙泉青瓷专家认为,宋朝时,龙泉在瓯江边共建有20多处码头,外贸瓷器应该从龙泉装船起运,从瓯江运到温州,然后由温州港口出发,再到泉州或广州集中装船,沿着“南海一号”这条路线,运往世界各地。

  “以前就有这么多龙泉青瓷出口海外,这让我们惭愧啊!”龙泉市经贸局局长徐东华说,自从得知“南海一号”古船里有大量的龙泉青瓷,他就一直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让现在的龙泉青瓷也像古代一样,大批量走出国门。在惭愧之余,也增添了他们信心,龙泉青瓷只要在龙泉人的努力下,再度批量出口海外也是件为期不远的事。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教科卫新闻 00005 800年前龙泉是“国家级出口基地” 2008-1-2 48256F32002924A6482573BB0043AB4A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