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今年起加班费计算基数
将与往年不同
· “为了一个个家庭
破镜重圆”
· 2008祈福杭州
· 搜索引擎依赖症
缠上“网络一代”
· 2008祈福杭州
· 《民工保健手册》赠给外来民工
· 购买奥运邮品要到正规场所
· “愿我的感动能打动更多人”
· 邸长湖同志逝世
· “美丽”的邻居 善意的谎言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月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为拿到1000份失学儿童的真实资料,一位慈溪女孩自费深入到云南深山作调查
“愿我的感动能打动更多人”
  本报讯 (见习记者 张丹丹)这几天,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的一个小山坡上,住了一位瘦瘦小小的浙江女孩。她晚上只睡五六个小时,白天总是往深山里钻,寻找需要帮助的失学儿童。她叫宋鑫兰,是来自慈溪的爱心助学志愿者。为了保证每个孩子资料的真实性,她不仅自掏腰包支付交通费用约5000元,而且准备在宁蒗住一个月,为1000多名失学儿童做好详细的调查。

  记者联系到她的时候,她已经见过几百位失学儿童了。听上去,宋鑫兰的工作并不复杂——只要到失学孩子的家中,了解家庭成员、收入状况、健康情况等就可以了。但在宁蒗,这显然是一项“重体力活”:宁蒗县绝大部分是山区,很多需要帮助的学生散居在深山里;这里的学校不少,但规模不大,几十个学生的学校比比皆是。宋鑫兰从每所学校拿到需要受助的学生名单后,必须挨家挨户去调查。有时候,为一个学生就会花去整整半天的时间,“往往得走上3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到学生家里,调查清楚了再走上3个多小时的山路下山。”

  来宁蒗之前,有经验的志愿者已经向宋鑫兰讲述了那里的贫困。“但是眼前所见的情景还是超乎了想象”,说到这里,她抑制不住初到宁蒗时的那份震撼,“很多家庭简直可以用一贫如洗来形容。不少孩子随着一位老人生活,父母失踪或去世了,这种家庭的经济收入为零。”

  宋鑫兰说,很多年轻人之所以质疑“贫困地区是否真的有那么多失学儿童”,那是因为他们没有亲眼见过这里的现实状况。她已经拍了大量的照片,“那些没有机会亲自来看的人,看了我拍的照片,一定会相信:同在一片蓝天下,还有如此艰难生存的人群。”

  其实,宋鑫兰在宁蒗的“重体力活”,很多志愿者都在进行中。为了对资助者有个明确的交待,在慈溪爱心助学志愿者队伍中,已经有几人先后到宁蒗进行实地调查。慈溪爱心助学志愿者队伍负责人龚学明告诉记者:“很多人不是不愿意帮助失学儿童,而是担心资金被花到别处去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政治与社会新闻 00007 “愿我的感动能打动更多人” 2008-1-2 48256F32002924A6482573BE002E9ADC[A1-张丹丹≈B1-郭晓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