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专版
3  4  
PDF 版
· 天职
· 2007年度十大风云越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7年12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天职
  天职

  ——与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富润集团董事局主席赵林中面对面

  ·杨小白

  赵林中的头顶上,有着数不清的荣誉和光环。全国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十佳”领导干部、全国“半月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中国创业企业家、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突出贡献企业家、浙江省十大杰出孝子、绍兴市十大孝星、诸暨市敬老好儿女金榜奖、诸暨市文明家庭,等等。

  然而,最被人们熟知的却是3个“头衔”: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富润集团董事局主席。如果说荣誉和光环是社会对企业家潜质或者说资质的考量,是上级领导对有着特殊贡献人物的认可,那么,老百姓的口碑则是衡量民意的标尺。“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诸暨的老百姓用平实的口吻如是评价赵林中说:他是企业里的大儿子,家庭里的大孝子,伢百姓的代言人。

  大

  写

  的

  人

  茫茫宇宙中,人是最高级的生命形态,遗传和进化生命,地球是人类的舞台。凡人都被赋予神圣的职责,因为我们不仅仅享受生命,而且还要挑战人生,所付出的代价或轻如鸿毛、或重于泰山,不管结果怎样,生命的过程才最重要。无愧上天赐与我们的生命,无愧天地父母,去完成我们的天职。每个人的天职各不相同:父母的天职是养育子女,军人的天职是保家卫国,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医生的天职是救死扶伤,记者的天职是披露事实真相,商人的天职是进行商品有效流通……赵林中,他的天职是什么?

  

  当诸暨的国有经济在急风暴雨的市场经济面前显得措手不及时,需要有一个人挺身而出;当国有出口企业面对国际制裁陷入低谷一筹莫展时,需要有一个担当得起的人去力挽狂澜。赵林中,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他义无反顾接过了一个个沉重的“包袱”,担当起了国有企业“保姆”的天职。

  13年时间中,赵林中兼并了21家国有亏损企业,不仅使这些企业起死回生雄风重振,也使万余名职工改变了人生的命运。

  时势论英雄。每个时代、每个国家都有特定时期的英雄。在今天努力建设市场经济的中国,“英雄”榜上的重要成员无疑是成功的企业家们。大勇大智的人未必有张扬的个性,在访问赵林中时,他却说,我算不上企业家,只是一个企业负责人。

  “老百姓很看重你,说你是企业的儿子”,我有意提醒他。他却哈哈一笑,说,“我看我是个人,我是个男人,我负责国有企业,当然我也是个儿子,儿子要孝顺父母,企业是个大家庭,在企业里我也是个儿子,人应当讲忠、孝。”

  赵林中说他自己不是一个企业家并非自谦之说。他本来是一名国家干部,当过人武部长,在诸暨县委办公室当过秘书,由于文才过人、思路敏捷、作风踏实,深得县委领导的器重。

  或许是机缘使然。1986年6月的某一天,领导突然找赵林中谈话,说是组织上决定叫他去国营诸暨针织厂出任厂长兼书记,交给他的任务非常明确——扭亏增盈。

  “共产党员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这句话在当时非常流行。赵林中听从组织的安排,出任了诸暨针织厂厂长兼书记。那是21年前的事。

  时势造英雄抑或是英雄造时势?赵林中走马上任,在组织部同志陪同下来到诸暨针织厂。才发现这个在弄堂口的国营企业很小,仅100来号人,主要生产针织内衣,虽说成立只有二、三年时间,却年年亏损,账面资产300多万元,债务贷款也是300多万元,要命的是人际关系复杂。这里能干出一番事业吗?赵林中一时生疑。

  理想是人生的太阳。

  让自己的理想成为现实,是赵林中久有的夙愿。在县委办公室工作时,在旁人看来,赵秘书在领导身边做事,出入的是小汽车,吃香喝辣,够舒服的了,可赵林中却感到心里不踏实。他想去企业显一番身手,尤其是想到国营大企业去干一番大事。

  理想是事业之母。然而,理想是彼岸,现实是此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需要有行动架起桥梁。赵林中深知事业的成功需经拼搏,他没有因厂大厂小而喋喋抱怨,更没有因是家亏损厂而牢骚满腹,他一门心思扑在如何扭亏增盈上。因厂而异,实现扭亏目标需要大刀阔斧,需要运用超常规的思路甚至逆向思维,以利架起一座与职工心灵沟通的桥梁。

  保障职工利益,无疑是激励生产力的原动力。当时盛行“大河有水小河满”、“国家得大头”、“企业里面职工最大的事也是小事”之说法,而赵林中却“反其道而行之”,倡导“小河有水大河满”、“职工得大头”、“职工最小的事也是大事”这一“悖论”。

  3句话经“改良”说到了职工的心坎上。适合厂子的分配方案出台了,职工得35%、企业得33%、国家得32%。“国有企业仍旧是65%,只是舌根子稍微转了一个弯,最后仍然是国家得到大头,这就是最初的改革。”赵林中如是说。

  新官上任伊始,一般来说总是放“三把火”。赵林中却不然,他认为新官上任须“泼”三盆水。一盆“洗头水”,保持清醒头脑、观念常新、思路常清;一盆“洗手水”,教育各级管理人员,保持廉洁,在各种利益面前莫伸手;一盆“洗脚水”,舒筋活血多跑车间基层,多为职工办实事。

  他对自己和干部的要求是“忠于党的事业,忠于国有资产,忠于富润的事业,办事认真,处事公正,经营廉政,艰苦奋斗”,他而对职工的要求却是“我为你,你为我,人人为富润,富润为大家,大家为国家”。他在各种场合之下都讲这样的“官话”,袒露着他做人做事的理念和原则。

  圣人曰:干天下大事,非气不济。然气欲藏不欲露,欲抑不欲扬,掀天揭地事业,不动声色,不惊耳目,做得停停妥妥,此为第一妙手,便是入神。

  赵林中在兼并国营诸暨酒厂时,因是第一家,便有了一小则故事:1991年,国营诸暨酒厂面临严重亏损。当时有一个很时髦的说法叫“兼并”,当地县委领导决定找一家好的企业将酒厂兼并过去。然而,去很多企业征求意见,回答却是:“这样的烂厂谁要兼并啊?”在无人接收的情况下,负责征求意见的2名干部决定顺路去赵林中的食堂就餐,席间对方试探性地问赵林中肯不肯兼并酒厂,哪知赵林中似乎连想也不想就说“好的喽”。一言九鼎!对方当即推开饭碗,向领导作汇报去了。两天后,市里红头文件批好,针织厂兼并酒厂。小马拉大车,当时也是一则大新闻。

  县里似乎尝到了改革的甜头,此后一发不可收,赵林中所在的企业一下子兼并了二十几个国有企业,后来发展到现在的富润集团。而每次的县里领导去和赵林中商量兼并之事,赵林中的回答总是3个字,“好的喽”。“好的喽”听起来轻描淡写,一次,某领导听了不舒服,以为赵林中是随口应应而已,经人解释才释然。

  改革总会有阵痛的,但赵林中承受了,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稳如山岳,坚如磐石,一心一意为党和政府排忧解难,勇敢地承担起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创新的责任。

  “现在回过头来发现,我的青春最好的时候就是在国企改革中做了两件事,一件是兼并,一件是转制。国有企业实行兼并,才得以稳定发展,而国有企业实行转制,更是势在必行,包括我这个人也要改。但我们的转制希望是‘缓转弯,软着陆’。现在要改制是对的,缓缓地转弯,软软地着陆,尽量把职工都安排好,使这些企业比原来发展得更好。”赵林中谦逊地说。

  

  

  

  

  

  

  

  

  

  

  

  心有大爱若灯明——人间有大爱!爱别人毋须理由,也毋须回报。中国传统礼教尽管视父亲的地位最高,但总与一个“严”字联系在一起,在国人的内心深处,最爱的是谁——母亲。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到“妈妈的吻”,从“孟母择邻”到“岳母刺字”,母亲是人们心目中的女神,最美的赞歌献给谁——母亲。一曲颂歌万众和:“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大爱的人爱国、爱党,爱乡、爱人民,爱企业、爱家人……人间至爱——亲情、友情、爱情,爱是文学永恒的话题,赵林中,一个大爱无边的人!

  

  赵林中18岁入党,在农村这个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里,算得上是根正苗红,正因为出色,他当过半脱产的公社团委副书记,当过手工业社的党支部书记兼会计。在赵林中的心中,他只是一名普通党员,他身体力行,为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党叫干啥就干啥”,他用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高贵的品质。

  大爱如歌。赵林中是全国人大代表。他告诉我,人大代表的经历,是他一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民情重如天。他以独特的民情征求方式、炽热的排忧履责心肠、宽阔的建言参政视野,成为尽职的百姓代言人。赵林中一边心系企业万余职工的社情民意,一边心系百万诸暨父老乡亲的信任和重托,连续两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赵林中视替百姓代言为神圣天职。

  他借助新闻媒体,向群众征集提交全国人大的建议、意见;他借助现代通讯手段,公开了自己的电子邮箱和电话号码;他借助诸暨人大办事机构,以文件转发形式,把征集群众意见和建议的信函送达全市各机关、团体、企业、学校、医院等。很快,来自方方面面的建议和意见如雪片般飞来,经他筛选、核实、归类、整理,然后把事关大局、百姓普遍关心的建议和意见带到北京。赵林中对我说:“群众写给我的这些议案看起来只有薄薄的几页纸,但我总觉得沉甸甸的,感到字里行间凝结着人民群众的愿望和信任。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应该把这些声音转达上去,使国家的决策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

  大爱无价。赵林中将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和关爱职工联系在一起。

  富润涉及21家国营企业,他得背负历史留下来的包袱,去追赶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快车。富润共有离退休老干部、老职工1500多名,有的企业家视老职工是“累赘”,惟恐推之不及。谁无老时?赵林中却视这些老人是“宝”,是父母辈的尊长。

  每一次兼并,集团公司首先组织的是对离退休老同志的慰问。六次兼并,几乎都是盛夏,慰问的同志送去的是公司的一片真情。据统计,六次兼并期间的慰问累计达1580多人。集团公司制订的《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条例》更是把老同志的生老病死纳入重要的章目予以规范化管理。每逢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的节日,党委书记忘不了给离退休老人送上一份礼品。尤其是每年的春节,对近1500名离退休人员的较大规模慰问,60多个慰问组成员的足迹遍及诸暨城乡,不捎不带不遗漏成为一条纪律,即便是在外县市的离退休老同志也定能收到邮寄的慰问礼金。至今已累计慰问8000余人次,累计慰问金145万元。赵林中还下发家访慰问工作联系单,回访单上反馈了老同志真心感动的肺腑之言。

  在赵林中的提议下,富润公司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参加抗美援朝的老同志每月发给100元特殊补贴,给离退休的党员同志每月发给补贴。遇老同志故世,只要赵林中不出差,他定要到殡仪馆送上最后一程。诚如赵林中所说:“富润”是个大家庭,我是这个家庭中的长子,对职工的“孝”和职工对企业的“忠”是辩证的,但“孝”字为先,先要尽“孝”,这是我作为一个长子的责任。

  大爱无声。赵林中将企业职工视为兄弟姐妹。有一年腊月廿七傍晚,全厂开始放假。有一位叫蒋夏芬的普通纺织女职工高高兴兴地离厂回家,在途中不幸惨遭车祸,造成重伤。

  赵林中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叫来财务人员开出一张10万元的支票,急匆匆赶到医院,他找来院长、外科主任医生等,请求他们:“无论多少钱,也要把人抢救过来。”

  此后3天,包括赵林中在内的3位公司领导各带4名职工值班,24小时分三班轮流守护在蒋师傅的身边。此情此景,令在场的医务人员都十分感动,他们情不自禁地说:“富润的工人真值钱,我们很少看到一个企业的领导班子为一名普通职工的安危如此操心。”

  因伤势过重,蒋夏芬于大年三十那天离开了人世。听着满街的爆竹声,赵林中首先想的是蒋夏芬一家除夕之夜怎么过。他马上通知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到蒋夏芬家里过年,同时通知食堂安排两桌年夜饭送到蒋夏芬家里。

  面对赵林中等企业领导在除夕之夜来陪自己吃年夜饭,蒋夏芬的丈夫万分感动,他哽咽着说:“林中,我们只是普通家庭,你如此关照,夏芬一定得含笑九泉了……”

  赵林中心里也很难受,经过这件不幸事,他给自己定了这样一条规矩,凡是职工生病住院,企业领导一定得挤出时间到医院去看望。职工去世了,他除出差及特殊情况外,都会去参加追悼会。去年,全公司有30位职工去世,赵林中参加了23位职工的遗体告别仪式,并且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他致悼词。有位职工动情地写信劝他:“现在企业有万余名职工,这种事很多,你平时又那么忙,以后你就不要再出面了。”赵林中的回答很实在:“一个企业好比一个大家庭,哪有亲属不在了,家人不最后送一送的?我不过是企业领导,我去一去也许能给死者家属带去一些安慰,难道我连抽出四五十分钟的时间都做不到吗?”

  这就是一个企业领导者的一颗爱心,或者说是一种境界,这种企业领导与普通职工之间的鱼水情深,在当今尤其可贵。对此,凡富润的职工打心眼里拥戴这位心里装着职工的领导。

  大爱无声。富润有一大批临时工,公司把他们看作是生力军,在待遇上与正式职工一视同仁,生活上同样给予关怀。成绩突出时,照样可以入党入团并评为先进劳模。当面对富润下属有的企业临时工的医药费难以报销问题时,开始赵林中常常倡导工团组织捐助,但这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赵林中心想:得有一种机制来解决。于是“特困职工基金会”在富润诞生了。

  特困职工基金会如今已成为富润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所激发出来的团队精神是无法估量的,那么赵林中又是如何看待其中的意义的呢?他认为:人心都是肉长的,职工的需求也是多层次的,心灵与心灵的吻合,才能结出甜美的果实。他说到做到,带头捐助。其实国有企业的负责人钱并不多,简朴出了名的赵林中还是节衣缩食,他说,只有自己带了头,其他人才会跟着上。

  爱是双向的。有一天,诸暨市市长突然来访,跟赵林中说:“林中,富润兼并了那么多企业,市委政府从来没有收到过一封告状信,但是,今天市委书记和我却接到了一封人民来信。信的内容我读给你听!”

  “我们看到赵林中前不久为百货公司一名职工生病的孩子捐款,我很感动。可是,又有谁去关心一下赵林中那生病的孩子呢……”

  听着,听着,赵林中眼圈红了,热泪潸然而下……

  

  

  

  

  

  

  

  

  

  

  

  小哀戚戚,大哀默默。哀莫大于生离死别,哀莫大于心死,哀莫大于情殇,哀莫大于……没有经过大哀的人是无法体味到大哀之痛的。在大哀面前,人们欲哭无泪——这是因为生命在承载无法承载的苦难;大哀面前,一切语言皆显得苍白无力;在大哀面前,即使用尽五湖之水的笔墨也无法描述心中之痛;在大哀面前,再大的英雄徒叹奈何。情何以堪啊!我们还有什么可珍惜——化大哀为力量,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亲友的感情,珍惜一切值得珍惜的东西。

  

  我去访问赵林中的那天,他正躺在医院里挂点滴,他的夫人高静伺候在他旁边,轻轻地为丈夫打着扇。诸暨出天下第一大美人——西施,高静,一个漂亮女人,她看上去仅30多岁,皮肤白皙,身材窈窕,将女人的温柔、温顺、婉约、美丽集于一身。病房响起敲门的声音,开门一看,一个只有四岁左右的小女孩出现在眼前,她,就是赵林中的小女儿素素(音)。

  女儿的出现令我想起赵林中患病的儿子,我与他虽说很熟,却不知他儿子患的是什么病——因为他从不在人前提起。这次碰到了他的家人,我主动问他儿子得的是啥病。

  “脑瘫。”说话的是高静。赵林中一声不响。

  “脑瘫,怎会这样的?”我惊呼一声。高静掏出了手机,给我看了她儿子的照片。告诉我说:“我儿子,今年13岁了。”

  我接过细看。屏幕上的小孩穿一件红衣,脸形酷似赵林中,模样非常可爱。叹惜之余,我问高静她儿子怎会得这样的病。“他是早产儿,因为出生后的三天放在空调间,未放进保温箱,发现时已脸色发青,一切都迟了。”“做爹的到哪里去了?”我问。“出差。”稍顷,愁眉苦脸的高静补充说,“因为孩子有病,我们才生第二胎。”显然,高静的话有解释意义,作为赵林中夫人,她很维护赵林中的形象。

  高静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企业搞兼并,赵林中常常要到深夜一、二点钟回家,有时累得什么也不想做,不顾一身汗倒在床上就想睡。而偏偏这个节骨眼上,孩子又吵夜,妻子是一个十分贤慧的女人,她总是十分理解和支持丈夫的工作,白天抱累了孩子,晚上还得继续抱。许多个深夜,高静为了丈夫能稳稳地睡上一阵,抱着孩子来到家背后的一条堤埂上,万籁俱寂,只有月亮无声地挂在天边,默默地注视着母子哀苦的身影。

  我暗暗叹息命运之不公,为什么这样的厄运会降临到赵林中夫妻的头上,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啊,今后的日子长着呢!高静是个柔弱女子,一个重病儿子,一个幼小女儿,而赵林中却为企业的事业不停操劳着,这个小家庭该怎么办……我虽只是个局外人,但人心都是肉做的,此时的我不由为这户不幸家庭忧心忡忡。

  鲁迅有言:在人生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伺别人……这不像是对赵林中的真实写照吗?

  赵林中夫妇的泣血哀痛非常人能体会。为了替孩子看病,夫妻俩亦曾外出求医。有一年的腊月二十九,赵林中刚刚忙完了厂里的工作后,就和妻子一起抱着患病的四岁小孩悄悄地坐火车北上山西太原求医,儿子早该治了,但赵林中实在是抽不出时间啊,他只有利用春节短短几天假。大年三十下午6点多,火车到达太原,赵林中夫妻抱着儿子开始寻找医院,直到7点多才找到,稍稍安顿一下,一家三口买了碗筷在医院食堂里草草吃了一顿,算是在异乡度过了一个难忘的除夕之夜。

  平时的赵林中忙得无法为儿子求医奔走,他只好托亲戚朋友抱着患脑偏瘫的儿子去上海、杭州、西安、北京等地求医问药,但以目前的医学现状看,纵是扁鹊转世也无济于事。常常披着星光,赵林中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先看儿子,看着儿子无助而单纯的目光,他的心如刀割,捏着儿子的小手,让他轻轻抚摸自己的脸颊,赵林中的心在滴血,泪水从指间溢出……是的,他能将严重亏损的国有企业一个个起死回生,而面对亲生骨肉所受的痛苦却无力解除,人生最大的哀痛莫过于此,此类痛苦用如锥钻心四字形容并不为过。

  赵林中的心头哀痛远不止此。我曾读过赵林中的两篇散文。一篇是追忆他的母亲《母亲:世上最难写的两个字》;一篇是追忆他的姐姐《余香——怀念我的好姐姐赵中英》,文章文笔细腻,饱含心酸,真实地流露出作者失去亲人后的无穷追思和哀痛,读后令人动容。

  “公元2002年12月4日下午4时30分,离新年还有27天,一颗平凡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我后悔没能在母亲的最后时刻守在她身边,我太麻痹了。自母亲住院,我一直不敢远行,几次由于工作的原因不得不走,在魂萦梦绕的牵挂中安然度过,也才有这次远行……”

  文章一开头,赵林中在深深的内疚,那是因公出差,使命在身,他不得不走,万万料想不到的是,他的母亲会在这个时候离去,无穷的悔恨盘踞心头,他痛恨自己的不孝,文中充满自责。

  “我没有嚎啕大哭,就像受伤的人,当时并不感到剧烈的疼痛。”

  没有嚎啕大哭这是人在巨大悲痛前的特定反应,是大哀面前的沉默。我见过这样的场面。英雄刑警杨钢林牺牲后,他的妻子与母亲见面,因为承受了大悲大哀,母女俩一见面竟视而不见,直到在我走访的中途,这对母女才相互搂抱着放声大哭——哭,是人类释放哀痛的唯一办法,唯有哭出来,才会治愈心头的创痛。赵林中,别把哀痛压在心头,哭出来吧!

  《余香》一文写了赵林中姐弟间从小到大的真挚情感。

  “……姐姐是我的良师益友……一个生命可以温暖另一个生命,一个生命可以照亮另一个生命。姐姐是照亮我的生命的另一个重要生命。”赵林中当上厂长后,他的姐姐赵中英曾给了他许多业务上管理上的指点:富润上市的过程中,姐姐给他提了许多好的建议,为他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极尽对弟弟的呵护。然而,天不借命,由于工作太投入,赵林中的姐姐积劳成疾,50多岁就去世了。对此,他悲痛不已,深切怀念着……

  谁无父母,提携捧负,畏其不寿;谁无兄弟,如手如足;谁无夫妇,如宾如友。赵林中,你是一个大写的人,一个大爱无边的人,然而你可知,“国家”是由“国”和“家”组成的,家庭是社会细胞。“恪守你的‘天职’,照顾好你的家小,让哀痛永远不再”,这是我的赠言。

  大

  哀

  无

  言

  大

  爱

  无

  边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6 天职 2007-12-29 浙江日报000062007-12-2900068;浙江日报000062007-12-2900046;浙江日报000062007-12-2900057;浙江日报000062007-12-2900047;浙江日报000062007-12-2900040;浙江日报000062007-12-2900041;浙江日报000062007-12-2900042;浙江日报000062007-12-2900043;浙江日报000062007-12-2900055;浙江日报000062007-12-2900054;浙江日报000062007-12-2900064;浙江日报000062007-12-2900065;浙江日报000062007-12-2900066;浙江日报000062007-12-2900067;浙江日报000062007-12-2900059;浙江日报000062007-12-2900060;浙江日报000062007-12-2900061;浙江日报000062007-12-2900062;浙江日报000062007-12-290004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