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专版
3  4  
PDF 版
· 生命之托重于泰山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生命之托重于泰山
浙医一院走过六十年辉煌岁月
□ 秦军 王其玲 顾国煜 段宁
  生命

  之

  托

  重

  于

  泰山

  浙医一院走过六十年辉煌岁月

  □ 秦军 王其玲 顾国煜 段宁

  引子

  2007年10月10日,上海一家著名的大医院。

  25岁的上海姑娘丁怡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昏迷不醒。守候在一旁的母亲泪如雨下。

  “丁怡生命垂危,她患了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必须马上进行肝移植手术。”主治医生向丁怡父母提出了建议。

  丁怡的父母愿意捐出肝脏,然而,活体肝移植手术难度太大,不但涉及到病人的生命,还涉及到捐肝人的安全,一刀下去,两条人命,谁有这个把握?

  经过再三斟酌,医生将目光投向了百里之外的杭州。他们建议丁怡父母赶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医一院),请那里的专家为孩子进行手术。

  10月10日当天,丁怡被紧急送往浙医一院。当天下午,由设在浙医一院的国家传染病诊治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教授创立的“人工肝”技术稳住了丁怡的病情。

  11日晚,浙医一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亲自主刀,将丁怡父亲的半个肝脏移植给丁怡。次日,这位一度濒临死亡的上海姑娘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神奇的人工肝技术和器官移植技术挽救了上海女孩的性命,浙医一院再次赢得了上海专家的钦佩。

  “上海治不了的病人送到杭州来治疗,这在以前很少见,但现在却越来越多,浙医一院近年来发展迅速,它在器官移植、传染病诊治等方面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它的发展有目共睹,它已经跻身于国内一流医院的行列了。”为丁怡治病的上海专家感慨地说。

  60年辉煌从两幢民宅起步

  然而,60年前,浙医一院还是一片空白。

  它是在抗战胜利后建立起来的。1946年,为把国立浙江大学办成一流的综合性大学,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浙江大学老校长竺可桢聘请了王季午等人共同筹办医学院。1947年3月,浙江大学医学院正式成立,王季午担任首任院长。

  为了满足学生临床实习的需要,医学院购买了位于杭州市直大方伯巷田家园的两座民宅作为医院用房。

  1947年11月,浙医一院正式开张。开院之初,医院只有60张简陋的病床,医疗设施非常简单,只能做普通的三大常规化验和X线检查。那时,每天门诊量仅仅只有50余人。

  然而,尽管条件简陋,首任院长王季午树立了“创建南方协和医院”的坚定信念。在他的带领下,浙医一院迈出了坚实步伐,为浙江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上世纪50年代,浙江临海县发生了黄疸、出血的发热性传染病,王季午等立即进行实地调查研究,首次证实了我国发生的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状况,推动了全国对该病的研究。在对肺吸虫病人进行了大量临床研究后,王季午还制定了当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救治了无数病人。

  郁知非教授,浙医一院第三任院长、我国著名血液病专家。他亲手创立了浙医一院血液科,并首次在国内外提出了“骨髓检查对恶性组织细胞病生前诊断的价值”,提高了全世界对此病的临床诊断水平。1958年,郁知非在国内首次应用普鲁士兰染色法进行骨髓铁染色,这一方法现在已成为缺铁性贫血的主要诊断依据。

  2003年春天,走过了56个年头的浙医一院再一次迎来了“血与火”的洗礼。当年4月,SARS突袭杭城,面对死亡的考验,浙医一院专家迅速出击在抗击非典第一线,李兰娟、陈亚岗、盛吉芳、刘敬东、俞云松、方强、周建英等被抽调进入浙江SARS防治专家组,李兰娟担任专家组组长。在最危险的杭州市SARS病区省市专家组里,浙医一院重症监护室主任方强、呼吸内科主任周建英分别担任正副组长,为成功抗击SARS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棵大树带出一片森林

  翻开浙医一院的历史,每个时代都闪耀着一串夺目的名单。从王季午、郁知非,到郑树森、李兰娟,浙医一院走过了60年岁月,并发展成为国内著名的三级甲等医院。浙医一院能取得今天的辉煌,离不开几代人的辛勤耕耘,更离不开新一代“浙一”人的开拓创新。

  近十年来,浙医一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在当代医学外科学领域,人体器官移植作为综合性、跨学科的尖端技术,是一个医院医疗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在人体器官移植中,又以肝移植的难度最大,而涉及到肝、肾、胰等多器官的联合移植更被认为是现代外科学发展的标志性成果,被喻为“皇冠上的明珠”。

  现任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则带着“浙一”人摘下了这颗“明珠”。

  1989年,从华西医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郑树森来到香港大学玛丽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在这里,他作为主要的手术者之一,参与了香港历史上首例肝移植手术,并获得成功。1992年,郑树森谢绝香港的重金挽留,回到杭州。次年,他在浙医一院成功完成了浙江省首例肝移植手术,从而在全国声名鹊起。

  1997年,郑树森当选为浙医一院院长,在他的带领下,浙医一院又把发展目标瞄向了一个更高的医学巅峰:“我国器官移植受体人群数量众多,尤其是肝脏、肾脏等终末期疾病发生率相当高,因恶性血液病需要进行骨髓移植的病人也很多,器官移植的应用前景极为广泛,要大力发展这一技术,并走在世界潮流前列。”

  郑树森确立了以“器官移植为中心、带动多学科发展”,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培育和扶植医疗“精品”的科技强院方针,把学科建设重点放在了器官移植上。

  为了早日实现这一理想,郑树森不知疲倦地努力着:他在大量临床积累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处理,减少了大剂量的免疫用药,使肝移植一、三、五年的存活率达到了国际水平;同时,他在肝移植手术中不断创新,使手术并发症降低,出血少、恢复快,也缩短了手术时间,目前肝移植手术最快只要3个多小时。

  他还创下了多项国内外纪录:主刀的胰肾联合移植患者最长存活近14年,创造并保持亚洲最长纪录;主刀的肝肾联合移植患者存活时间创国内最长纪录……

  而在所有纪录中,有一组数据是郑树森最感到自豪的:10多年中,他先后主刀完成肝移植手术640余例(其中活体肝移植近50例),手术成功率近100%,良性终末期肝移植患者一年存活率达95.4%,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1年,他主刀为一名出生仅9个月的婴儿成功地完成活体肝移植,这是当时全国最小年龄的婴儿活体肝移植。今年5月,郑树森院士又为一位出生仅106天的婴儿主刀完成活体肝移植手术,这是迄今为止全国最小年龄婴儿活体肝移植。

  2003年,郑树森成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担纲主持“移植器官慢性失功的免疫学应用基础研究”。

  10年来,在他的带领下,浙医一院器官移植学科不断取得突破,全院也进入快速发展期。如今,一棵“大树”带出了一大片郁郁葱葱的“森林”:短短10年,浙医一院已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器官移植中心之一,除肝脏移植、肝肾联合移植、胰肾联合移植之外,医院还成功完成肾移植2380余例,其中活体肾移植50余例,每年完成肾移植数量在国内名列前茅,肾脏移植受者的近/远期生存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骨髓移植技术也走在全国前列,至今已成功实施各类造血干细胞移植术350余例,其中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170余例,移植数量为全国之最,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依靠器官移植这棵大树,浙医一院先后组建了感染病、肾脏病、心脏病、肿瘤等学科中心,从单科发展到多科联合、到跨学科,从而形成了一个学科群,挽救了众多病人的生命。

  “浙医一院的目标是建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创新型医院。”郑树森说。

  传统优势学科不断传承鼎新

  除了器官移植领域让人赞叹,浙医一院在传统医学的重点学科领域,也不断取得新的飞跃。

  传染病学科在浙医一院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第一部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传染病学》,就是浙医一院首任院长王季午主持编写的,现在高等医学院校使用的《传染病学》教材也是由浙医一院的李兰娟教授主编的。近年来,浙医一院在传染病治疗领域不断得到传承鼎新。

  2001年,浙医一院传染病学科跻身国家重点学科。

  2005年,一则喜讯从北京传出:浙医一院传染病学教授李兰娟,因为创建了疗效确切的人工肝支持系统,在治疗重型肝炎方面获得突破性进展,并在肝病微生态学等领域独辟蹊径,取得创新性成果,填补了微生态学在慢性重型肝炎疾病领域基础研究的空白,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这是继郑树森在器官移植的外科领域作出卓著成绩而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之后,浙医一院收获的第二项院士头衔。

  2007年9月,一则喜讯再次从浙医一院传出:在科技部、教育部、卫生部和全国众多专家的严格评审下,李兰娟院士领衔的浙医一院传染病诊治实验室,成为我国首个国家传染病诊治重点实验室。这同时也是我省医学领域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浙医一院传染病学科成为国内同行的“领头羊”,科研实力得到了全国公认。

  目前,以李兰娟院士为首的浙医一院传染科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不仅开辟了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新途径,而且还应用了混合型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从而使得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治愈好转率从11.9%提高到78.9%,慢性重型肝炎治愈好转率从15.4%提高到43.4%。随着人工肝技术逐步从浙江走向全国,李兰娟担任了全国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组长,如今,对人工肝研究已有20多年的她已被国际同行誉为“国际上最大的人工肝组织的领头人。”

  如今,李兰娟已先后承担了国家“973”、“863”、“十五攻关”等重大科研项目10余项,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与此同时,浙医一院其他传统优势学科领域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如心内科、心胸外科、消化内科、泌尿外科、呼吸内科、肛肠外科等科室,一批批专家不断成长、声名远播,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病人。

  目前,医院拥有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内科学(传染病)、外科学(普外)。有省医学重点学科群1个(器官移植学科群),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医学重点学科17个等。许多学科对疾病的诊治和临床研究均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心内科的“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心胸外科的心脏瓣膜置换以及心肺联合移植术、消化内科的内窥镜诊治和胃癌早期诊断等均处于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经过60年的不懈努力,浙医一院已成为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和国内知名的三级甲等医院。

  2007年,全院职工超过3000人,核定床位达到2200张,日门诊量超过7000人次,比开业之初整整高出150倍!医院拥有PET/CT、回旋加速器、多排螺旋CT、ECT等总价值超过5亿元的先进医疗设备,可进行各种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

  60年,按照中国天干地支的纪年习俗,是一个甲子,也就是一个轮回。但对于浙医一院来说,这个轮回却是天翻地覆的六十年。目前,浙医一院的综合排名已居全国十强,吸引了全国各地乃至东南亚、欧美发达国家的病人。

  “老百姓选择一家医院,很大程度上是冲着它的医疗质量而来的。医疗质量从何而来?关键靠科技创新!”郑树森坦言。

  据悉,近年来,医院十分注重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投入,倡导以科技创新提高医疗质量,应用高科技手段不断解决医学难题,解除患者的病痛。

  现在,医院每年在科研方面的投入占了医院全部毛收入的12%以上,这在全国同行中名列前茅。近年来,浙医一院不断参与国际、国内医疗科研机构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定期选拔医务人员赴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世界一流医疗机构进修学习。这些医务人员学成归来后,已相继成为各学科的领军人物。医院拥有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位,主持或参与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十五”攻关计划、十一五支撑计划等多项,并入选国家教育部创新团队。近几年来,浙医一院发表的SCI论文数连续3年进入全国医疗系统前十强,2004年更是名列全国第三!在卫生部组织的全国数字化医院评估中,该院名列第一。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也取得优异成绩。浙医一院已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0余项,医疗和科研在紧密结合中互相促进,从而进一步形成了良性循环,医院综合实力明显提高。

  在加强医疗质量的同时,浙医一院还注重对病人的人文关怀,今年以来,医院秉着“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开展了“满意服务在浙一”的活动,处处设身处地地为病人着想,改善服务态度、改进医疗流程,大大拉近了医患距离,有效促进了医患的和谐关系。

  “生命之托,重于泰山。”近几年来,浙医一院还积极关心和帮助困难群众,为经济贫困的病人精心治疗、热心捐款,为他们撑起了一片希望的天空。

  西湖山水还依旧,杏林硕果满目秋。60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但它却给浙医一院留下了一段绚烂的记忆。经过60年的风雨洗礼,昔日的弄堂医院,已经嬗变为一所举世瞩目的现代化大医院,走出了狭小的“田家园”,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如今,这所承载了几代人希望和梦想的医院,正在医学的海洋里乘风破浪,向着“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目标扬帆远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8 生命之托重于泰山 □ 秦军 王其玲 顾国煜 段宁 2007-12-28 浙江日报000082007-12-2800019;浙江日报000082007-12-2800020;浙江日报000082007-12-2800022;浙江日报000082007-12-2800021;浙江日报000082007-12-2800023;浙江日报000082007-12-2800018;浙江日报000082007-12-2800013;浙江日报000082007-12-2800003;浙江日报000082007-12-2800024;浙江日报000082007-12-2800028;浙江日报000082007-12-2800016;浙江日报000082007-12-2800017;浙江日报000082007-12-2800014;浙江日报000082007-12-28000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