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文化休闲
3  4  
PDF 版
· 一对恩爱伉俪 两位革命影人
· 一家公益性画院的生存之道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对恩爱伉俪 两位革命影人
■钟桂松
  1969年的一个夜晚,星光闪烁,北京长安街慢慢沉寂下来。劳累一天的周恩来总理仍在灯火辉煌的人民大会堂主持首都文艺界工宣队、军宣队和造反派参加的座谈会。周恩来扫了一下与会者,发现眼前这些人大都没有见过,熟悉的身影寥寥无几。他问:“新影厂有人来了吗?”

  “来了。”一个穿军装却从未见过的人站起来回答。

  “徐肖冰怎么样了?”周恩来又问。

  “他的历史问题还没有查清,至今还找不到人证明他怎么参加革命队伍的。”

  周恩来对徐肖冰太了解了,太熟悉了。他听了新影厂的那个军代表的话,笑了。笑过之后正色道:“徐肖冰同志参加革命队伍是我介绍的,我就是他的介绍人。”

  周恩来握着徐肖冰的手说:“欢迎你加入我们的行列。”此时与周恩来握手,改变了一个年轻人以后的命运。

  徐肖冰,1916年生于浙江省桐乡县。徐家祖上有商铺,家底也颇殷实,但到徐肖冰祖父和父亲手上时,尽管还住在大宅子里,却只剩下临街经营的一个杂货店。特别是在徐肖冰之后,家里又添了三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一个大家庭,日子过得十分惨淡。

  也许是祖父深感文化的分量,在徐肖冰4岁时就搬来青砖让他练字,6岁时又送他进私塾启蒙。然而最让童年的徐肖冰兴奋的,是去乌镇南栅外婆家。当时的乌镇因水利之便远比县城梧桐镇繁荣。在那里,不仅能喝上一碗外婆煮好的放上白糖的银耳汤,晚上还可以在空地上看无声电影。

  大概在徐肖冰兴高采烈地渴望看电影的时候,1924年,侯波出生在山西省夏县一个阎姓的家庭里。对这个长孙女的到来,长辈倒是十分欢迎。尤其是祖父阎老太爷,把孙女当“千金”,并亲自给她取名阎千金(后来又曾用名阎锋,“侯波”是她到延安后取的名字)。祖父见过世面,非常开明,他将女儿培养到师范毕业,而儿子——即侯波的父亲,念过几天书后便辍学了,让侯波的祖父大为失望。于是,阎老太爷把希望寄托在孙女身上,到侯波该读书认字时,便毅然送孙女到自己女儿任教的小学去读书。

  正当侯波在姑母身边认真读书时,家里发生了一系列悲惨变故:先是姑母出嫁后随丈夫去了运城,侯波只好回夏县女子小学读书;不久,在太原做工的父亲,遭资本家暗害,家里的顶梁柱一下塌了下来。一时,祖母哭儿子哭瞎了双眼,祖父经此打击一病不起,母亲也在贫病交加下撒手人寰!几年的工夫,原本生活还过得去的阎家一落千丈。差不多与此同时,日本侵略者已经侵占了大半个山西。在中共地下党的引导下,侯波决定和女子小学的几个同学一起上中条山参加游击队。

  13岁的侯波自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其实,徐肖冰看电影喝银耳汤的好日子并不多。父亲的小杂货店生意随着大量洋货的入侵变得更加惨淡,随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本来已很微薄的收入却年年在减少。徐肖冰16岁那年,母亲托乌镇娘家的胞弟想办法,给徐肖冰找个地方“学生意”去。徐肖冰清楚地记得,那天,“七舅父与母亲谈了好一会儿,出来了,笑着看我。母亲也出来,眼圈有点红,犹豫了一下,对我说:‘孩子,你已经长大了,你舅舅要把你带出去做事,你跟舅舅走吧。’”于是,徐肖冰拎着一个小包和网兜,坐小火轮从桐乡县走进上海滩,在舅舅的引领和保荐下,在天一影片公司照相科当上了学徒。

  这是1932年的事。

  在上海,天一影片公司也算是个“新媒体”公司。当时教徐肖冰照相技术的,是一个叫陈祥兴的师傅。不久,徐肖冰便学会了照相的配药水、印照片、放大、修花点、修底版等一些暗房技术。但是,没想到后来跟小有名气的演员田方一起去抓了一次蛐蛐儿,就被老板开除出天一影片公司。后来,经左翼电影艺术家司徒慧敏介绍,徐肖冰又在制造国产电影录音机的地方打杂。之后,徐肖冰进了上海电通影片公司明星影片公司二厂。在那里,徐肖冰得到摄影师吴蔚云、杨霁明、吴印咸三位老师的指点,不仅学会了电影摄影技术,而且也大开眼界,大长见识。在摄影棚里,他结识了不少左翼艺术家,如夏衍、田汉、阳翰笙、赵丹等。在这些人的影响下,不到20岁的徐肖冰在摄影艺术上不断长进,在思想上也渐渐倾向革命。

  1934年,徐肖冰在上海又一次失业。恰好摄影师吴蔚云受聘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训处电影股,于是就把徐肖冰带到武昌。可是一到那里,发现这个地方竟是个反动的文化机构。几个月后,徐肖冰悄悄让在上海的吴印咸给他发一封电报,说祖父去世让他赶快回去料理后事,这才脱离虎口,与这个反动文化机构一刀两断。

  徐肖冰从武昌回到上海后,就在明星影片公司二厂给吴印咸当摄影助理。但不久明星影片公司二厂却因拍摄《生死同心》、《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进步影片而被迫关闭。失业的徐肖冰只得随吴印咸离开上海,受聘于山西太原的西北电影公司。

  后来,吴印咸和徐肖冰参加了电影《塞外风云》的拍摄。但拍到一半,卢沟桥响起了枪声,电影的拍摄被迫中止。徐肖冰按捺不住爱国激情,只身上前线去拍摄抗日纪录片。在前线,徐肖冰见识了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的风采,也深深地为八路军的抗日热情所感动。“我要参加八路军”成了年轻的徐肖冰内心的一种强烈呼唤。

  回到太原,徐肖冰找到八路军驻太原办事处,向办事处秘书赵品三倾诉了自己的心愿。赵品三让他耐心等待。但左等右等,一直没有见通知来,徐肖冰只好再次往八路军办事处跑,恰好那天周恩来在办事处,于是赵品三对徐肖冰说:“你的情况我已经向周恩来副主席汇报了,今天你来得正好,周副主席要见你。”

  周恩来握着徐肖冰的手说:“欢迎你加入我们的行列。”此时与周恩来握手,改变了一个年轻人以后的命运,将徐肖冰的人生之路引向光明。

  1937年9月,徐肖冰来到八路军太原办事处,成为八路军的一员。

  20世纪30年代的抗战岁月里,陕北延安是当时无数热血青年向往的地方。分别在1937年和1938年,22岁的徐肖冰,14岁的侯波,从不同的地方踏上了通向革命圣地之路。

  侯波被安排在西安附近的安吴堡青训班里。 1938年秋天的一个晚上,在安吴堡大院的一间小屋里,侯波举起右手,面对鲜红的党旗,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的冬天从安吴堡青训班毕业后,侯波离开西安向圣地延安进发。

  侯波到延安后,先被组织分配到保卫处工作。当时保卫处的处长周兴问侯波叫什么名字,“阎锋。”侯波随口讲了自己在中条山改的名。“噢,改一下吧,叫侯波吧。”谁知这一改,竟让“侯波”成了中国女界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瘦瘦小小的侯波在保卫处工作一段时间后,觉得自己年纪太小待在保卫处实在不合适,于是向组织提出上学读书的要求。经组织批准,她进了离延安一百多里的安塞县吊儿沟的边区中学。中学毕业后的侯波眼界大开,强烈的求知欲,积极的进取心,促使侯波考上了延安中国女子大学。这一年,侯波16岁。在女大学习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侯波仍学到了许多文化知识与革命理论。1941年8月,女大和泽东青干校、陕北公学等合并成立延安大学,侯波转入延安大学学习。毕业后,侯波先进中央医院做护士,又去妇女合作社工作,还被派到附近农村做群众的扫盲工作。

  延安的岁月,一晃就过去了,年轻的侯波已到谈婚论嫁的年龄了。

  1937年冬,参加八路军不久的徐肖冰从山西五台山八路军总部接到周恩来指令,让他取道西安到延安做专职摄影。初到延安的徐肖冰心情激动,到后方政治部宣传科报到后,立刻背起照相机去延安各种集会、机关拍照,把领袖们真实自然的历史瞬间记录在自己的相机里,成为较早的八路军摄影工作者之一。这些宝贵的影像资料,是中共艰苦创业史中不可缺少的资料和历史见证。

  1938年,毛泽东同志对日本侵略中国问题作了深入思考,后来他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作《论持久战》演讲时,徐肖冰拿着相机,在毛泽东作报告的现场取景,拍了毛泽东作《论持久战》报告的一个侧面。这是徐肖冰第一次拍摄毛泽东的照片。那一年,徐肖冰22岁。

  这一年徐肖冰还有了进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的机会。半年的学习,让徐肖冰对革命理论和中国革命形势有了新的提高和认识,让他进一步感受到中国的希望,感受到延安革命团结的氛围。徐肖冰回忆半年的抗大学习对自己的影响时说:“我在抗大的时间不长……但许多革命道理我都是从抗大才真正认识到的。我很留恋抗大,那是我唯一的一次上学校学习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理论与斗争实践的机会。”

  后来袁牧之和吴印咸来到延安,在八路军总政治部成立了电影团。电影团决定拍摄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在赴前线拍摄前夕,毛泽东专门请袁牧之、吴印咸、李肃、徐肖冰等去杨家岭叙谈,并宴请电影团这几个骨干。

  于是,从1939年8月开始,徐肖冰背着摄影机随着一场紧接一场的战斗,辗转在冀中平原,一直拍摄到“百团大战”,留下一连串珍贵的影像资料。但让人遗憾的是,吴印咸与徐肖冰他们花两年时间拍摄的《延安与八路军》的大量素材,因去苏联制作时正逢第二次世界大战而遗失了,让后人失去了观看这些珍贵历史镜头的机会。

  1941年夏天,徐肖冰回到久别的延安,这一年他已25岁了。一些熟人便张罗着给他介绍对象,刚进延安大学的侯波于是走进了徐肖冰的生活。经过一段时间的恋爱,1942年2月,26岁的徐肖冰与18岁的侯波在清凉山下电影团的窑洞里结为伉俪。

  1993年,笔者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拍摄专题片时,曾陪同徐肖冰、侯波从西安坐火车去延安旧地重游,一路上,两位老人望着窗外陕北的山山沟沟,望着车窗外的枣林、窑洞和今天农民的新居,不断地喃喃自语:“变了,变了。”

  车过一个小站,站台边摆着许多新摘下来的陕北大红枣,侯波情不自禁地叫起来:“肖冰,大红枣,大红枣!”50多年前,两人在延安结婚时,因为环境艰苦,没有鸡鸭鱼肉之类招待同事和朋友,只有一捧红枣招待大家。久违了的红枣,怎能让侯波不想起当年的情景呢!

  当火车徐徐开进延安车站,两位老人急切地向车厢出口走去。跟在徐肖冰后面,我清晰地听见这位喝延河水成长起来的摄影大师,一边走一边说:“到家了,到家了。”这声音不高,却饱含深情,深深地震撼着我的灵魂!

  魂牵梦萦的延安,造就了侯波,成就了徐肖冰。

  (《侯波与徐肖冰:瞬间与永恒》 钟桂松著 大象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化休闲 00015 一对恩爱伉俪 两位革命影人 ■钟桂松 2007-12-28 48256F32002924A6482573BB0020E312[A1-刘一丁≈B1-刘一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