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去世后,把遗体捐给社会
· 共创和谐,以青春的激情和智慧
· 郑州:春运期间旅客滞留
火车票汽车票将通用
· 我省民营企业团委
首获共青团最高荣誉
· 南京出现“离婚俱乐部”
· “朵朵鲜花”法人代表被批捕
· 老将军以书作礼
赠战士
· 民营医院推出“冬日阳光”公益活动
· 毛陈冰当选“真情人物”
· 我国互联网博客作者达4700万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五十七名捐献者成为首批会员
我省首个遗体捐献俱乐部在杭成立

去世后,把遗体捐给社会
  本报杭州12月26日讯 (记者 肖国强) 穿起多年没穿的黑西服,配上一条大红的领带,戴上心爱的黑色小礼帽,74岁的抗癌明星吴志夫老人今天特别高兴。上午,由他发起的我省首家遗体捐献俱乐部——杭州市遗体捐献俱乐部正式成立。

  俱乐部吸引了57位遗体捐献者作为首批会员,其中既有89岁高龄的老人,也有29岁的年轻人。

  6个星期以前,吴志夫老人提出建立遗体捐献俱乐部的想法(详见本版11月16日报道)。经本报报道后,在省市红十字会和浙江大学医学院等有关单位的支持下,并由杭州舒华公司专门提供了一间约30平方米的办公室以及办公经费,终于圆了吴志夫老人的梦想。

  参加成立仪式的捐献者纷纷表示,把遗体捐献给社会,是自己百年之后的最好归宿。“能在死后为社会做点贡献,是件值得骄傲的事情。”89岁的朱明老人说。年仅29岁、刚结婚的罗高飞表示,这是自己在百年之后给社会留下的最后一点光芒。而吴志夫老人更是早已做好了精心准备:为了自己百年之后能给家人留个纪念,几天前他特意去理发店剪下了8束头发,还有一些指甲,“这些权当是留给家人的骨灰吧。”

  据悉,俱乐部挂靠在浙江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实验室名下,并请该实验室主任任国良教授担任俱乐部顾问,办公室设在潮王路228号红石商务大厦10楼。任国良介绍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实验室,20多年来已经有800多人前来登记并签署了遗体捐献协议,但许多人最终都未能如愿。

  “因为一旦捐献者过世,家属在极度悲痛之余,不会想到去联系接受捐献单位,而接受单位也不好意思主动与捐献者联系,无法掌握捐献者去世的时间,最后就会不了了之。”吴志夫说,现在俱乐部将通过为捐献者提供健康体检、组织文体活动等免费的人性化服务,帮助实现捐献遗体的愿望。

  如果捐献者想进行遗体捐献,可以向俱乐部提出申请(电话:0571-88223581),或向浙江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实验室提出申请(电话:0571-85555600)。同时,也欢迎有更多的人报名担任俱乐部的义务工作人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政治与社会新闻 00007 去世后,把遗体捐给社会 2007-12-27 48256F32002924A6482573BD0036C598[A1-肖国强≈B1-郭晓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