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特别报道
3  4  
PDF 版
· 2007“两创”新闻人物候选人
· 请选出你心中的“创业创新”偶像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浙江在线联合举办“两创”新闻人物评选活动
2007“两创”新闻人物候选人
(按姓氏笔画排列)
  1、卞峰煜——“冷部门”里的热心局长

  身份职业:绍兴市档案局局长

  事迹简介:今年5月,身患甲状腺癌的绍兴市档案局局长卞峰煜不等身体康复,就像往常一样回到工作岗位上。他说,如果有一天生命之钟停摆了,我愿意把它定格在今天的岗位上。

  卞峰煜在50岁时被调到档案系统工作。他没有因为年纪大而放低对自己的要求,即使身患癌症,仍恪尽职守、大胆创新,在全省率先建立党政文件查阅中心,搜集与人们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现行党政机关、单位的“红头文件”向社会开放。经过努力,从“红头文件”到婚姻、公证、房产等8种涉民档案,绍兴市档案局的馆藏从不到8万卷猛增到35万卷,给群众查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卞峰煜说:“越是‘冷部门’,越要满腔热情去做,老百姓同样会记住我们。”    

  2、王奇——“在墙上创业的人”

  身份职业:杭州大可(城市)环境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事迹简介:今年以来,28岁的台州小伙子王奇马不停蹄地在全省各地跑,做一件别人压根没想到的事:在各地推销“城市文化墙”理念,即把城市永久性或临时性墙面做成“文化墙”。省及杭州市有关政府部门非常支持这个文化创意产业,王奇的创业团队不久将进驻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

  跟以往在墙上简单地写几个大字标语不同,王奇的创业团队通过独到的城市立面设计,独家的墙体喷绘手段,让围墙变得漂亮,变得有文化。在美化城市围墙的同时,帮助政府免费维护墙面整洁,解决困扰各大城市多年的“城市牛皮癣”问题。奥运会举行在即,他还打算到北京吆喝他的“城市文化墙”。    

  3、王健——“可爱的发明家”

  身份职业:中国聚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工程师

  事迹简介:他以卓有成效的科学研究成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奖项目——“激光在线气体分析系统”的第一完成人。

  目前,王健率领的研发团队是世界上研发力量最强的分析仪器专业团队之一。他用激光、紫外线、近红外线等射线,对工业生产过程和污染源进行方便而灵敏的实时监测,这是填补国内空白的创举,改变了我国高端分析仪器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他研发的激光、紫外线、近红外线等分析仪器,占据了95%的同类产品国内市场,并出口美、英、日等国。生活中的他很朴实,身在休闲之都却说不出一个好玩的地方。今年2月27日颁奖时刻,他却“忘”了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去领奖,而是趴在实验室里继续做研究。    

  4、王玉英——社区食堂“老板娘”

  身份职业:杭州市南肖埠社区食堂“老板娘”

  事迹简介:曾是失业女工的王玉英,如今在杭州市南肖埠社区里当起了“老板娘”。在社区食堂里,她为居民烧菜,给居民送餐,不仅自己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还带动了3名失业工人在社区食堂就业。

  失业人员特别是“零就业”家庭,特别需要扶一把。考虑到失业人员创业困难,食堂的设施由社区出资,卫生、工商等证照也由社区干部代办,王玉英得到这些优惠条件后,激发起强烈的创业愿望,并一炮打响。现在,王玉英的社区食堂越办越红火,服务对象也从老人、残疾人扩大到社区的许多双职工家庭,连周边几个社区的居民也慕名光顾,小小的社区食堂现在平均每天的服务对象就有80多户。    

  5、王利群——“保温教授”

  身份职业:浙江大学材化学院高分子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事迹简介:今年9月,上海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与德清县浦森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正式签订4艘国产运输液化天然气的特殊船舶(LNG船)用绝热材料的供货协议。这种新型材料是由浙大教授和浦森公司合作研发的。项目组负责人就是王利群教授。他带领研究团队经过近两年的科技攻关、400次实验,首次在国内采用聚氨酯原料开发出“刚性绝热聚氨酯泡沫”。此次研制成功的高分子绝热材料,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空白,使我国成为全世界少数能制造此类绝热材料的国家之一。

  6、王建安——“心脏卫士”

  身份职业: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事迹简介:当老鼠出现大面积心肌梗死,只要在坏死部位注射一管从骨髓里提取出来的干细胞,就能重新长出肌肉,从而帮助它的心脏有力地跳动。这听上去像神话一般的故事,在王建安的手里却成了现实。

  2007年11月,“第三届全国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血管疾病研讨会”在杭州召开,当大会执行主席王建安向大家介绍自己刚刚在欧洲著名《心胸外科》杂志上发表的“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最新成果时,台下掌声雷动。许多专家认为,这项创新型的研究给心肌梗死疾病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治疗方向。王建安在国内率先将这一技术运用到临床上,他给数十名心肌梗死病人注射了从自己身体内提取和培养的“骨髓间质干细胞”,几个月后,病人的心脏功能均有提高。

  7、王根连——种出无公害“帐子大米”

  身份职业:德清清溪鳖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事迹简介:在不久前召开的省农博会上,一种产自德清、被称作“帐子大米”的绿色无公害稻米,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每公斤售价36元的大米一个多小时便销售一空,杭州不少米行还预订了明年的货源。

  “帐子大米”种植的发明者是德清清溪鳖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根连。被称为“甲鱼大王”的 王根连一直从事稻田养鳖。他发现种植水稻罩上网罩后,病虫无法进入,全过程都无须打农药。于是,今年王根连引进优良水稻品种,并给稻田搭上“帐子”,没想到大获成功:不施任何农药便解决了治虫难题,水稻产量也十分喜人,亩产超过500公斤。王根连的创新方法引起了农业界人士的关注,安徽农科院、嘉兴农科院等省内外专家纷纷到现场考察,给予了高度肯定。最近,国家专利局正式受理了王根连递交的“帐子大米”国家专利申请。

  8、叶伟东——“病毒狙击手”

  身份职业:新昌制药厂研究院院长

  事迹简介:前不久,新昌制药厂接到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文,批准其历时4年多研制的抗肿瘤创新药物——甲磺酸普喹替尼及其片剂开展临床试验。

  新昌制药厂研究院院长叶伟东是该项研究的领军人物。目前,国际上有极少量的“靶向”抗肿瘤药物,可以把药力集中到肿瘤部位杀死肿瘤细胞,而甲磺酸普喹替尼不仅能对肿瘤细胞实施精准打击,还可以在肿瘤细胞生长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切断其“营养”,“饿死”肿瘤细胞。据介绍,该新药如能通过临床试验成功上市,不仅能为肿瘤患者带来福音,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制药企业在原创新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最快过4年左右可以上市。    

  9、左富强——“便宜血液仪制造者”

  身份职业:宁波大学研究生

  事迹简介:最近,一种每台才卖1.5万元的血液分析仪投放市场后,受到许多社区、农村医院的欢迎。试用后,大家发现这种价格不到进口产品十分之一的分析仪,价廉质不低,很适合小医疗单位使用。

  这种廉价分析仪的研究者就是宁波大学研究生左富强和另外3位同学。研究开始时,在技术方面遇到很多问题,有一次为突破一项技术难题,他和同学们就整整花费了半年多时间。去年下半年,第一台血液分析仪终于诞生了。但由于技术不成熟,分析仪很难捕捉到血液细胞微弱的信号。左富强与同学们从头开始找原因,最后通过将供电系统的接地方式由多点改为单点、单路改为多路、增加电路板等办法,终于解决了技术难题。    

  10、刘斌——“中华第一城”发现者

  身份职业: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事迹简介:今年11月29日,省文物局与杭州市政府联合宣布:良渚遗址发现五千年古城,考古学家称其为“中华第一城”。这一重大发现的关键人物便是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斌。

  对良渚文化,刘斌总在思考:围绕莫角山的那片土地会不会是一座城池?2006年6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瓶窑葡萄畈遗址高地西侧挖掘时,发现了一条良渚时期的南北向河沟,边上露出了堆砌的石块,洛阳铲在4米多深的地方碰到了石块,换个地方再铲,在差不多的深度再次碰到了石块。今年4月及9月中旬又在不同地方发现类似遗迹,刘斌就知道已经离答案越来越近了。发掘出“中华第一城”,刘斌没有拍下身上的尘土,每天仍在遗址中继续探寻。他说:“当你的假设得到实证,你会激动得兴奋无比!”

  11、刘树生——“超级害虫”斗士

  身份职业:浙江大学教授

  事迹简介:今年11月,世界权威学术刊物美国《科学》杂志在“科学特快”栏目,发表了由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与澳大利亚同行合作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非对称交配互作驱动一种粉虱的广泛入侵及对土著生物的取代》。浙大教授刘树生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

  《科学》杂志论文评审专家认为,这一研究综合应用生态学、行为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方法,设计之巧妙、数据之系统和完整,在入侵生物学研究领域实属罕见,所做的结论令人信服。他们指出,该研究是入侵生物学领域的开拓性工作,将对这一学科的发展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同时昆虫学、农学、动物行为学、进化生物学等学科领域也会从中得到启迪。

  12、孙云峰——驱鸟“魔术师”

  身份职业:嘉兴市电力系统线路工

  事迹简介:被称作“魔术师”的孙云峰,是嘉兴市电力局线路工区带电二班班长。他最近发明的太阳能驱鸟器,不仅有望“毫发无损”地驱走想在高压铁塔上安家的鸟儿,还获得了国家专利。

  候鸟在高压铁塔上安家很容易引起导电事故,这叫线路工十分头疼。为驱赶这些候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的孙云峰想研制驱鸟器。他从最基础的声学、电磁感应等知识学起,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终于成功了。新型驱鸟器通过高压放电产生的声光现象,达到驱鸟效果——有鸟飞过,探测器获得感应信号,立即启动高压发生电路,高压发生器开始工作,通过闪动的弧光和发出的声响来驱赶鸟类。据初步测算,批量生产后,新型驱鸟器的成本不到200元,而仅在嘉兴地区的需求量就达5万多个。

  13、阮小明——“擦亮宝石”

  身份职业:台州宝石集团董事长

  事迹简介:从埃及的南方城市卢克索,到港口城市亚历山大和塞得,再到服装加工业的中心开罗……宝石集团创立了一个个品牌销售店,品牌知名度迅速提升。

  阮小明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并与西南自动化研究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科研院所合作,将航天技术应用到工业缝纫机中,自主开发了高科技的缝纫机控制与电子系统,依靠先进技术打响了宝石品牌。现在,宝石集团在国外的缝纫机年销售额已达7000多万美元,并创造了无一台缝纫机因质量问题退货的奇迹。    

  14、阮华君——“珍珠博士”

  身份职业:诸暨市长生鸟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

  事迹简介:现在诸暨山下湖的珍珠粉比前几年升值百余倍。创造这一奇迹的,就是山下湖镇人、复旦大学博士阮华君。

  回乡创业时,他了解到,占诸暨当地总产量70%左右的低档珍珠,由于品质差,没有装饰价值,价格比大米还低,磨成粉后每公斤才卖20元。珠贱伤农,这些珍珠常常是一麻袋、一箩筐装着,堆在那里没人要。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阮华君带着技术人员试了又试,2003年,终于研发出了国际领先的物理法制备纳米珍珠粉的工艺技术,还通过参加展销会和网络销售等途径,打开纳米珍珠粉的市场。随着阮博士的成功,山下湖珍珠粉的身价扶摇直上,每公斤达四五百元。    

  15、吴云虎——“新时代艺人”

  身份职业:德清新市镇民间艺人

  事迹简介:今年8月,吴云虎创作的“奥运福娃”荣获第三届国际剪纸艺术展铜奖。最近,省剪纸协会又向他下了一份特殊的订单——创作一幅有关奥运题材的大型“皮贴画”,奥运期间赴北京参展。

  50多岁的吴云虎曾师从著名的民间艺人——江南皮影王钱松,掌握了民间皮影制作技艺。剪纸和皮影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吴云虎却融合了这两种技法,创出了一种全新的“皮贴画”,既有剪纸的生动细腻,又有浮雕般的立体感。

  制作一幅“皮贴画”需构图、染皮、剪裁、雕刻(刻皮)、粘贴、装裱等多道工序,耗时至少数日。常有全国各地的“皮贴画”爱好者不远千里前来购买收藏。    

  16、张一鸣——“满脑子想着发明”

  身份职业:新昌县兴昌风机有限公司董事长

  事迹简介:今年5月底,张一鸣偶尔获悉一条有关中央空调滋生细菌的消息:中央空调养护不当,可能成为传播细菌病毒的污染源。正当人们寻找解决方案时,张一鸣捧出了新产品——中央空调“消毒风机”。该产品经北京309医院等单位使用检测,对室内空气中的细菌有明显的清除作用,最大除菌率达89%。消息传出,北京奥运会有关场馆纷纷看上了这一产品,各地要求帮助检测、安装设备的信函纷至沓来。目前,“消毒风机”已取得国家发明专利。今年7月16日,从网上得到这一信息的美国索漂尔公司总裁专程来到新昌,要求与张一鸣合作开发比人造紫外线强100倍的钛网消毒风机,这种消毒风机还可吸附居室中的甲醛。喜爱发明的张一鸣说,企业只有不断地开发出新产品,不断往前跑,才不会被人赶上。    

  17、张家榕——让司机“看”到来车

  身份职业:东阳中学高三学生

  事迹简介:张家榕的老家在东阳山区,每次他跟父亲回去,都要路过50多公里的盘山公路,很多次亲眼看到了两辆车在转弯处撞到了一起,车撞坏了,人也受伤了。他想发明一个装置,当车开到转弯的地方,能够得到提示——对面是不是有车辆开过来。

  暑假里张家榕利用空余时间边查阅资料,边做模型。不久,显示牌的雏形就做出来了。经科技辅导老师的帮助,又修改了两次,从利用红外线发射灯到使用遮挡式接近开关,显示牌的实用价值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在全国中小学劳技教育创新作品比赛中荣获银奖。目前已经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专利。    

  18、李书福——“汽车狂人”

  身份职业:吉利集团董事长

  事迹简介:今年6月份的上海汽车展上,人们看到,李书福领导的吉利集团在“走出去”的征途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他们试探性地引入了TX4(伦敦出租车最新版),没想到这款车型成为最耀眼的“明星”,市场反响热烈。

  不久前,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上海华普与英国锰铜控股公司签署了一份合资协议,三方在上海组建合资公司,生产久负盛名的伦敦出租车。

  李书福认为,自主创新并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勇敢地“走出去”,使全球的资源为我所用。事实上,从在全球征集吉利新标,到面向俄罗斯的兰州项目投产,以及与印尼签约成为中国第一家向海外输出CKD生产方式的企业,“吉利”在国际化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个个坚实的脚印。    

  19、李凤瑞——“节油博士”

  身份职业:省电力试验研究院博士

  事迹简介:李凤瑞研究的“微油点火”技术,一年能省下近万吨柴油。今年4月嘉兴电厂60万千瓦的6号机组微油点火改造成功,在持续65个小时机组启动点火时间里,仅耗油11吨,比改造前一次性节油620吨,节油率高达98%,一次就可以收回改造投资。

  35岁的李凤瑞是浙江电力系统引进的第一个博士后。在吸收前人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李凤瑞对发电机点火方式、燃烧器结构做了大量革新设计,每小时耗油几十公斤的小油枪,替代了每小时喷油成吨的大油枪;雾化后的油气替代了喷涌的油流,终于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据有关方面初步统计,单单从目前已经改造的20多台机组测算,年节油近万吨。我省目前有近百台大中型火电机组锅炉,从全国看这个市场更大,节油的潜力更大。    

  20、李立人——“用声波淡化海水”

  身份职业:绍兴精功声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事迹简介:海水淡化不是新鲜事,但是用声波让海水由咸变淡,并且可直接饮用,你可能没有听说过。李立人带领着公司研究团队,开发出了这项新技术。

  声能海水淡化技术的核心,是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声音发生器”,它可以产生强度达170分贝的强声场,而国际上同类装置最高只能达到140分贝。在强声场里,经过声波的空化和共振,不仅完成海水的淡化,还能更彻底地杀菌及去除有害物质。今年3月16日,第一代流体声能海水淡化方舱应用显示:在含大量泥沙及海水温度仅11℃的条件下,淡水总产出率达到60%,远远超过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的产出率。4月,沙特玛斯国际集团总裁到公司考察时被该技术吸引,仅用一个月双方就达成合作协议。

  21、李延军——竹片博士

  身份职业:浙江林学院博士

  事迹简介:能否把浙江资源丰富的竹子“刨”成薄片,使其成为一种可以取代木材的新型贴面装饰材料?浙江林学院李延军博士和他的同事把这个构想变成了现实,他们研发的“刨切微薄竹”技术填补了国内外竹材加工领域的空白,并先后获得近10项国家专利。近3年来,从小小的竹子里“刨”出了2亿多元的财富。

  多年来,竹业界一直在期盼——用竹材开发出像刨切薄木那样具有高附加值的新型贴面装饰材料。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反复试验,李延军等人终于研发成功一种“干—湿复合胶合工艺”——利用湿竹方材含水率高、传热快的原理,快速达到软化效果,从而解决了原来干竹方材水分渗透困难、传热慢、软化不均匀、易变形开胶等技术难题。目前利用这种技术开发的装饰新产品90%远销欧美、日韩等地。

  22、李毓芳——“久病成医”

  身份职业:安吉普通女工

  事迹简介:最近,安吉女工李毓芳获得“中草药植物营养胶”、“中药防病祛痘冲剂”两项国家专利授权。她研制的“中草药植物营养胶”,最大的特点就是使用成本低,不污染环境,开发成本低,工艺不复杂,适用范围广。

  李毓芳搞发明完全出于偶然。由于患病,她购买了大量的医学书籍自学自医。一次,她无意间将喝剩的药渣浇在花卉上,没想到这些快枯死的花卉居然慢慢活过来了。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李毓芳发现,凡是使用了这种药液的植物长势都非常好。美国、英国的机构从互联网上获悉这项专利后,开出几百万的高价,想买走这项成果,都被李毓芳拒绝了。她说:“我是中国人,我的发明一定要先让中国人受益。”    

  23、杨惠锋——“番薯大王”

  身份职业:海盐县通元镇新拱村农民

  事迹简介:海盐市场上有一种番薯一公斤能卖50元!29岁的农民杨惠锋就是这个“传奇”的创造者。

  去年5月,他在村委办公室上网时,不经意间看到一篇介绍紫番薯的文章,说此物形状和普通番薯无异,却含丰富的硒元素,而且少见种植。杨惠锋眼前一亮:这东西一定有市场。他花了5万元钱,从省农科院背回了试验种苗,今年又到邻村租了6亩地,将他的希望全“种”了下去。下半年,番薯丰收后,销路也逐渐打开了,大小饭店的订单雪片般飞来,紫番薯的价格也一路看涨。如今,杨惠锋建起了20多亩的特色农业种植场,并在周边和省外发展了600亩,统一品牌、包装和销售。    

  24、杨献中——“老农技”跑市场

  身份职业:湖州太湖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事迹简介:从实验室到市场、从农技专家到总经理,杨献中成功“转身”,创办了现代化的农业园。

  作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农业专家,杨献中长期从事粮油作物栽培、种子技术推广工作。今年3月,受组织委派,他一下子从农业专家“变”成了总经理。但是,走进现代化的农业园,杨献中却发现大棚里种的还是黄瓜、番茄这些“大路货”,造成了现代化农业设施的浪费!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了引进好的葡萄品种,杨献中尝了10多个品种,查阅了不少资料,“吃得胃都倒了,翻得手都酸了”。为了找市场,他常常放弃休息。终于,“老农技”实现了新创业,将刚刚接手的农业园建成了受市场欢迎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25、沈元科——“农民超市大王”

  身份职业:景宁渤海镇大都村村民

  事迹简介:沈元科带领万余景宁农民在京津开出2800多家超市。

  几年前,他带着几位同村村民来到北京,开起杂货店。由于热心待客、诚信经营,小店生意越做越好,发展到了4间经营面积达400平方米的“农民小超市”。创业成功后,沈元科第一个想到的是:北京人多城大,到处都可以开超市挣钱,应该把村里人带到北京,让“农民小超市”在北京城遍地开花。在实现这个想法之后,他又要把2800多家景宁“农民超市”,从“小便利店”打造成“商业航母”。    

  26、肖玉兰——“育苗专家”

  身份职业: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微环境控制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事迹简介:肖玉兰是让世界上最先进的育苗方法——植物无糖组培快繁技术走出实验室的“全球第一人”。

  肖玉兰的家远在昆明。从云南农大毕业后,她在当地从事育苗研究,看到山里的农民在太阳曝晒下辛苦劳作却收成微薄时,心里就隐隐作痛。更让她难受的是,用传统方法培育的种苗死亡率很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肖玉兰留学日本,致力于研制快繁装置。目前,她研究成功的快繁装置能精确调节温度、湿度、光波长度、光周期、二氧化碳浓度,模拟电闪雷鸣等各种天气。三立方米的箱内能密植两万株种苗,而且光合能力极强,存活率极高。目前,已培育成功30多种作物和花卉种苗,包括肉苁蓉、铁皮石斛、南美雪莲果等濒危植物和珍稀花草。    

  27、邱继宝——飞跃四海

  身份职业:飞跃集团董事长

  事迹简介:今年,邱继宝在飞跃集团美国洛杉矶公司成立十周年庆典上,高调宣布:到2010年,在全世界每100公里范围内就将有一家集销售、展示、服务、培训、仓储于一体的“飞跃”缝纫机服务中心。美国洛杉矶、迈阿密,巴西圣保罗都会是其中重要的一站。

  “飞跃”国际化的战略举措越来越精彩。去年,“飞跃”在巴西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30%。巴西总统卢拉访华时,邱继宝是为数不多受邀会见的中方企业家。飞跃巴西公司也成为圣保罗当地最知名的中资企业之一。现在,“飞跃”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缝制设备制造商。邱继宝说,他要把自己的缝纫机卖得“最多、最快、最贵、最久”。“多”和“快”一般人都能理解,“贵”和“久”的意义就在于,中国的产品要以不断的技术创新,持续占领全球高端市场。    

  28、邵必连——“零成本”创业

  身份职业:在宁波打工的外来人员

  事迹简介:组建技术团队承包企业车间的邵必连,生意越来越红火。目前,他的技工团队人数逾百,一年能接到近百单生意。

  和许多外来务工人员一样,邵必连离开家乡安徽到海宁一家企业当抛光工时,一门心思只想学好技术。一次偶然的机会,邵必连得知一家五金制品企业想招一批抛光工,厂里抛光设备齐全,就是苦于没有技术工。他就想把车间承包下来,自己出人力、厂方出物力,双方都有好处。邵必连的想法打动了企业。他从家里带了八九个老乡,组建团队,承包车间。邵必连“零成本”创业成功的关键,在于新进一个员工,他都毫无保留地传授技术。现在,邵必连将这一做法传授给更多的外来打工者,带动他们组织技术承包团队。    

  29、邵秋生、方仕立——“地下掘金者”

  身份职业:共同发明地下停车库的杭州市民

  事迹简介:近日,杭州市民邵秋生和方仕立宣布:他们共同发明了一种井筒式立体地下车库,可以在市中心“见缝插针”,只要有一块100平方米的空地,就可以在地下建造50个车位的车库,车最深可以停到地下40米以下。这项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和现在地上车库、普通地下车库相比,这种新型车库最大的特点就是垂直向下开发深层地下空间,节约了大量土地、空间资源。现在杭州市中心普通地下车库每车位的综合造价为20万至40万元;而这种新式地下车库每个车位综合造价(考虑土地和空间的有偿使用)为12万元左右。目前已有杭州、南京等地的单位想造这种车库。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特别报道 00004 2007“两创”新闻人物候选人 2007-12-27 48256F32002924A6482573BC00487E6B[B1-程为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