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专版
3  4  
PDF 版
· 共建和谐鄞州共享全面小康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7年12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战略
共建和谐鄞州共享全面小康
  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战略

  共建和谐

  共享全面小康

  地处东海和四明山之间的宁波市鄞州区,是一只飞舞于浙东大地的彩蝶。自公元前222年秦置鄞县以来,在两千多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这只彩蝶熠熠生辉,铸就了山水毓秀、人文渊薮的深厚底蕴。

  鄞州素有“诗书之乡”的美誉,是我国最早对外开埠的通商口岸之一,也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传播地。区内有始建于西晋年间的禅宗名刹天童禅寺和珍藏释迦牟尼舍利的阿育王寺,有誉为“西子风韵、太湖气魄”的浙江第一大淡水湖东钱湖,有全国四大古水利工程之一的它山堰,有被奉为爱情殿堂的梁祝文化公园。贺知章、王安石等历史名人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足迹,童第周、沙孟海等当代大家是鄞州人的骄傲。鄞州还是“宁波帮”商人的发源地、浙江省重点侨乡之一。鄞州也是“红帮服装”的故乡,拥有雅戈尔、杉杉等一大批知名服装品牌。

  改革开放特别是2002年撤销鄞县设立鄞州区以来,在中央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的指引下,78万鄞州人民认真贯彻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和宁波市委“六大联动”、“六大提升”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创现代化强区、建生态型鄞州”目标,大力实施优化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双优”战略,全面落实竞争力提升、新农村建设、和谐区创建“三大行动纲领”,在138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再度谱写了辉煌篇章。今年1~10月份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已历史性地突破百亿元大关,进入全国县(市、区)财政收入前八强,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可望超过500亿元,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区)第11位,先后获得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省首批科技强区、省教育强区、省文化强区、省体育强区、省文明城区、省平安建设先进区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新区,这是一个孕育着强大发展后劲的城市新区——

  鄞州区工业总产值今年将突破2500亿元,服务业近三年增加值增幅均接近20%,成为全区经济增长新引擎。去年全区万元GDP能耗0.84吨标煤,仅为全国的69%,万元工业增加值电耗0.17吨标煤,仅为全国“百强县”前十强平均水平的59%。

  强化自主创新,推动先进制造业高端发展。不断强化自主创新驱动力,着力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创优、企业创牌。全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年均增加30%以上,已达到29家,建成了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3家、分中心3家,创建成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和首批省科技强区,科技综合实力跃居全省第二位。以科技为支撑,优质产业能级提升。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产业“2+3”工程,加速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培育,机械电子、新材料等高新产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比重提高至43%。建成了机械装备、新型材料、纺织服装、电子电气、交通设备、文具文教等六大百亿级产业基地,并创建为国家级新型金属材料、省级新型计量仪表两大特色产业基地。8家企业成为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占全省四分之一。以品牌为引领,优势企业群体壮大。深入实施以培育工业企业五十强、五十佳为核心内容的“双五十工程”和以“培育100个具有核心技术的产品、推进100个新产品产业化”为主要内容的“双百工程”,培育壮大优势企业群体,优先扶持重点企业品牌建设,形成了知名品牌与优势企业群体联动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309家,其中年销售收入上十亿元企业10家、上亿元企业202家,利润超千万元企业169家,上市企业7家,形成了以大企业大集团为龙头、行业优势企业为主体的雁阵式发展格局。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1件、中国名牌产品17件,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产品5个,雅戈尔等5个品牌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并创建为全省唯一服装品牌基地,名牌产品销售比重达到1/3。

  强化业态创新,推动现代服务业高速发展。制定出台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和扶持政策,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和建设强度,服务业规模总量不断扩大,结构层次明显提升,实现了“蛙跳式”发展,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超过28%。实施产业嵌入,商贸物流圈多点突破。利用新城区产业、人口、服务“三集聚”优势,大力引进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发展新兴商贸业态,提升商贸产业层次。投资25亿元、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的万达商业广场实现年销售7亿元,打破了宁波原有单极化的商业格局。世界第一大零售集团沃尔玛、第五大零售集团麦德龙成功落户。空港保税物流中心正在抓紧建设,以位于世界四大快递企业之列的德国DHL 和荷兰TNT为龙头的一批现代物流企业成功落户。推进产业延伸,商务旅游业蓬勃兴起。坚持把发展商务经济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城市建设的亮点和税源培养的增长点,着力打造以总部经济为特色的商务高地。在已建成商务楼宇27万平方米的基础上,一期工程投资50亿元、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的宁波南部商务区启动建设,未来3年将汇聚至少27家国内外实力型企业总部和4万多名白领,成为财富新的汇聚地。深度开发佛教文化、梁祝爱情、人文遗产、山水休闲等特色旅游资源,三届梁祝爱情节等特色节庆活动和“生态鄞州”欢乐乡村游系列活动成功举办,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3家,荣获“中国县域旅游品牌20强”和“中国梁祝文化之乡”。

  强化结构创新,推动开放型经济高效发展。外资总量连年攀升、外贸结构明显优化,外贸出口荣获全省“三连冠”。选强扶优,外资外贸双向发力。按照“量质并举、以质为主”的原则,重点引进投资密度大、产业层次高、带动能力强的高科技项目,注重引进现代物流、国际贸易、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项目。累计新批外资企业1875家,合同和实到外资分别达到39亿美元和21.4 亿美元,引进千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165个、高科技项目143个。深入实施科技兴贸、品牌兴贸战略,外贸出口持续增长,近年来自营出口总量年均增长30%以上,今年将突破50亿美元,机电产品占到50%。集聚集约,发展潜力后劲同步增强。加大园区建设力度,强化企业群体间的产业链、创新链的构建和联动,园区集聚要素、支撑发展的作用明显增强。鄞州、望春成为省级工业园区,鄞州投资创业中心连续三年被评为省市级优秀开发区。目前,“两园区、两中心”累计投入开发资金48亿元,综合配套能力达到38平方公里,仅鄞州投资创业中心产出今年就有望达到150亿元。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每年投入人才开发专项资金750万元,全区人才总量超过8.1 万,占全区人口比重的10.4%。

  城市发展:

  日新月异新鄞州

  百亿投资,五载春秋,1380平方公里的鄞州大地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蜕变——

  近年来,鄞州积极把握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在加快建设鄞州新城区的同时,2003年起组织实施了长达四年之久、投资300亿元的“新鄞州工程”;2005年起,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城市建设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四个向农村”,城乡融合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鄞州新城区已累计投资270多亿元,综合配套能力达到3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万,成为宁波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累计投入55亿元,新建、在建住房600万平方米,4万多户农民喜迁新居,去年成功创建为首批省级文明城区,并配合宁波市顺利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验收。

  着眼功能融合,加快新城区建设。按照与宁波中心城区功能互补、互动发展的要求,科学规划布局和开发建设各组团功能区。以打造都市新区为目标,注重提升城市品位。立足高起点、高品位,相继邀请了澳大利亚哈斯公司、美国马达思班设计事务所、清华规划设计院等多家国内外知名设计单位,开展城市总体规划和街景、绿景、水景等专项设计,城市的魅力和特色得到了充分彰显。围绕“城在绿中,水在城中”的建设目标,1000亩高教园区绿化带和400亩鄞州公园已经建成,城区绿地总面积达到340万平方米,绿色已经成为新城区的主色调。穿城而过的奉化江、纵横交错的河网水系,使新城区水域总面积达到232公顷,占总规划面积的6.7%,使人感受到“不出城廓获山水”的意境。宁波(鄞州)博物馆、华茂堂书画馆、紫林坊艺术馆、宁波服装博物馆、它山石雕艺术馆等一批综合性和专题性博物馆的全面建设,使鄞州千年的文化底蕴得到充分的诠释和展现。以特色区块建设为抓手,注重提升城市品质。万达广场商贸区基本形成,中部行政职能带全面建成,宁波南部商务区破土动工,规划面积156公顷,以休闲、商业、居住为主要功能的长丰滨江综合片区改造全面启动,钟公庙老街、下应潘火片区、34省道石碶区块改造建设着手推进,鄞州新城区正向东西两翼快速拓展。占地4.4平方公里,集教学文化、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学城”高教园区投入使用,已集聚包括全国首家中外合作高等院校宁波诺丁汉大学及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等8所院校和6万名学生。

  着眼形态融合,加快新农村建设。坚持新型城市化带动新农村建设,健全完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新农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强支撑,塑造特色新城镇。把城镇作为对接城市、辐射农村的重要节点,大力实施以街景改造、新区开发为重点的城镇建设。仅今年全区就实施城镇街景改造、新区开发项目62个,总投资20亿元,拆迁和新建面积分别达到20万平方米和70万平方米。城镇的改造建设使城市化向纵深推进,夯实了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共同繁荣的基础;城镇特色加快形成,下应街道湾底村开发建设占地2000亩的湾底休闲旅游区,成为独具魅力的“都市里的村庄”。重基础,建设小康示范村。1999年在全省率先实施了以“村美、户富、班子强”为主要内容的示范村创建。在建成省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30个(其中省级22个)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将示范村梯队扩大到100个,目前又有14个村申报省市级示范村。2002年在全省率先启动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积极探索旧村改造资金、土地平衡新途径,加大农村土地和宅基地整理力度,鼓励农户按照规划要求自主联户开展拆旧建新,引导农民向中心村集聚。同时加快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全面扩大村级集体经济资产性、资本性、资源性收入,今年有5个村成为社区型股份经济合作社,总数达到48家,今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将突破万元。

  着眼设施融合,加快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加快构建联通市网、覆盖全区、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有力地支撑了城乡融合发展。便捷化的交通网让乡村走近城市。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覆盖全区的“七横十二纵”骨干路网和乡村辅助路网基本形成,全区公路总里程达到1768公里,路网密度超过每百平方公里128公里,行政村通等级公路率和路面硬化率均达到100%。投资1.5亿元改造中巴车352辆,开通公交线路120条,新建改建公交站台178座,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交。一体化的生态网让宁波“后花园”日益靓丽。投资22亿元的区域供水工程明年将让全区群众喝上优质的水库水,农村平原供水管网改造率达到97%。投资8亿元的周公宅水库和投资4亿元的溪下水库下闸蓄水,奉化江城市防洪工程和甬新河鄞州段工程建设步伐加快,百里清水河道工程已累计疏浚整治1680公里。总投资1.5亿元的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成运行,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体系基本形成,投资18亿元的以工业园区、中心城镇为重点的污水处理系统正在抓紧建设,五年内将建成覆盖全区的污水集中处理网,天蓝、水清、地绿、气新的秀美环境让宁波的“后花园”增丽添彩。

  新农村建设:

  惠民富民奔小康

  这里有着将公共财政理念进行到底的领导班子,这里住着幸福的78万鄞州人民——

  在过去的五年里,年均递增33%、总额逾150亿元的公共财政民生支出,让鄞州百姓率先享受了城乡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免费职业高中教育、农村卫生事业发展、老年人生活补助和养老保障、残疾人生活补助等一系列实惠,“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在鄞州不是梦想。

  加快推进教育卫生优质化。过去五年共投入教育经费40多亿元,其中农村教育经费达24亿元,国家级职业高中、省一级重点普高分别增加到2所、4所,高中段入学率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上升到93%和43%,所有乡镇都成为省教育强镇。从去年春季开始,在全国率先实施惠及7万名城乡学生的九年制全免费义务教育。从今年秋季开始,区财政每年安排4000万元,对全区1.5万名职业高中学生实施免收学费政策。在去年总投资11亿元的三大区级医院投入运行、当年新增病床位1200张的基础上,今年启动实施新一轮农村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以缓解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为目标,围绕“及时就医、安全用药、合理负担、平等享受”要求,着力强化医疗、医药、医保、医助“四医联动”。区财政每年投入2.1亿元用于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连续三年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补助行政村卫生服务站建设,连续三年每年招聘250名左右大中专毕业生定向到农村卫生机构工作。同时区财政每年安排2200万元,对到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农民,实行免挂号费、诊疗费和减半收取住院床位费、住院护理费的“两免两减半”政策,并实行药品限价。

  加快推进公共文化均等化。近年来,鄞州大力推进城镇文化设施建设,投资5.5 亿元的区文化艺术中心、体育中心、图书馆、文化广场全面建成,投资1.1亿元的区综合活动中心、投资2.5亿元的鄞州博物馆及各专题性博物馆加快建设,全区所有乡镇都建成省、市级东海明珠镇,“八一”女篮主场和国际象棋国家队训练基地落户鄞州,中日少年足球赛、中韩足球赛等大型文体活动成功举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增加到5处,梁祝传说、朱金漆木雕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去年开始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实施以“三点一室”(综合宣传点、文化阅览点、体育健身点和活动培训室)为主要内容的“星光工程”,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补助资金600万元,目前绝大多数行政村都建有篮球场和图书室,群众只要步行15分钟就能找到求知、求健、求美、求乐的文化活动场所。同时,从2002年起开展声势浩大的“文化进百村”活动,让全区农村群众分享到了优秀文艺节目大餐。从去年开始开通的“文化直通车”至今已下乡演出250余场,观众人数已逾60万人。另外,结合“星光工程”实施,在全区开展“和美家园”创建活动,该活动以“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社会和谐”为目标,从村、户两个层面同时推进。经过近一年半的创建,全区已有1/3的行政村通过验收,1800户农户成为“和美家园”示范户,6万户农户成为达标户。

  加快推进社会保障普惠化。以保障民生基本需求为目的,加快构建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弱势群体生产生活保障“三个全覆盖”。在城镇职工社会保障制度全面与市并轨的基础上,率先实施了重点面向农村的老年人生活补助和老年人养老保障政策,全区6万多名未进入社保体系的老年人,既可选择每月领取90至130元的生活补助金(每年递增10元),也可选择在政府支助下参加社会养老保障,每月领取280元至380元不等的养老金。还有8.6万名被征地农民普遍享受养老保障,财政保障基金积累额达11亿元。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设立农村住院医疗保险并逐年提高补偿标准。57万农民参加了住院医疗保险,补偿水平已达42%,明年将提高到50%。今年起对到农村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参保农民,给予15%的门诊有效医疗费补偿,明年将提高到30%。另外还建立了每年600万元的农民免费健康体检专项资金,实施三年一次的免费健康体检。率先实施了以残疾人为主体的弱势群体生活保障和补助政策,今年起1.1万余名未就业和无社会保障的残疾人普遍享受每月60至200元不等的财政生活补助金,区财政还每年支出大病救助资金1000多万元;累计募集慈善款2.5亿元,建立企业留本冠名慈善基金3.3亿元,共发放慈善救助款1亿多元,多元化社会救助网络进一步完善。

  宏图舒展凝众志,千帆竞发更精神。当创业创新成为鄞州人民的不懈追求,当惠民富民成为鄞州发展的永恒主题,一个实力雄厚、活力勃发、魅力独具的现代化和谐鄞州必将继续引领发展之先,在“富民强省”的新征程中再创新优势、再铸新辉煌、再作新贡献!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6 共建和谐鄞州共享全面小康 2007-12-26 浙江日报000062007-12-2600033;浙江日报000062007-12-2600034;浙江日报000062007-12-2600037;浙江日报000062007-12-2600039;浙江日报000062007-12-2600041;浙江日报000062007-12-2600042;浙江日报000062007-12-2600035;浙江日报000062007-12-2600043;浙江日报000062007-12-2600017;浙江日报000062007-12-2600007;浙江日报000062007-12-2600009;浙江日报000062007-12-2600049;浙江日报000062007-12-2600018;浙江日报000062007-12-2600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