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国际要闻
3  4  
PDF 版
· “他的分析仍未过时”
· 美国次贷危机向信用卡蔓延
· 英国防部将公开UFO绝密档案
· 英国财政部进退两难
· 国际快讯
· 北美防空司令部“追踪”圣诞老人
· 泰国政党开始组阁博弈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法国经济周刊《挑战》将马克思推上封面
“他的分析仍未过时”
在全球化进入高潮之际,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所作的预言正在一一成为现实
  法国经济周刊《挑战》最近选择马克思的照片作为封面,标题为“马克思:他的分析仍未过时”,副标题为:“阿塔利、曼克……:这些自由派为他的思想恢复名誉;帕斯卡尔·拉米:‘对今天资本主义的最佳解释’。”

  阿塔利是最新版《马克思传》的作者,阿兰·曼克则是前法国《世界报》的主要控制者之一,是目前法国知识分子中竭力支持全球化的“自由经济派”,拉米则是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

  这期杂志出版的日子,恰好与法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不大不小的事件相吻合:“共产主义革命团”的领袖布尚什诺在一次极左翼公众集会上宣布,要整合法国各个极左翼党派,以成立一个新的“反资本主义”政党。当人们听着与会的两千名马克思主义者高唱《国际歌》、当人们看到民意测验里布尚什诺的民望已经上升至法国左翼政治家中的第二位时,对《挑战》周刊再论马克思,也就不足为奇了。

  虽然马克思的思想在几乎所有前东欧国家和大多数西方国家遭到激烈反对,但与此同时,全球对马克思的兴趣却仍然在继续。《挑战》不无调侃意味地写道:马克思生前是个穷光蛋,但要是他活到今天的话他就会成为亿万富翁,因为他的《资本论》、《拿破仑雾月十八政变》、《法兰西内战》等著作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版。《挑战》记者在谷歌上搜索“马克思”,得到800万条结果,远远超过凯恩斯(210万条)和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170万条)。

  《挑战》周刊认为,之所以马克思花了整整二十年才写就的《资本论》至今仍然吸引着经济学家们的眼球,关键在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至今仍然没有过时。特别是在全球化进程进入高潮之际,人们突然发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所作的很多预言,都在一一成为现实。

  事实上,今天在法国对马克思感兴趣的人,除了工人阶级外,就恰恰是主张“自由经济”最激烈的卫道士。积极支持萨科齐总统的“亲美派”、前《世界报》监查委员会主席阿兰·曼克说:“他是唯一一个将经济与社会放在一起进行思考的人。没有任何人——不论是马克思之前还是马克思之后——将经济提到这样的高度进行思考。比如凯恩斯就完全没有理解马克思所论及的社会,即马克思提出的生产的三大因素:资本、劳动与信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是个永远的马克思主义者。”

  甚至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解体的描述,今天在西方也仍然有很多认同者。报道对美国银行和投资系统的分析,认为美国近期发生的次级债务危机正在使整个金融投资体系陷入危险状态,而这正是马克思曾经对资本主义发展前景做出的暗淡描述中所曾论证过的。

  报道还对西班牙一家大型企业中劳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这家没有上市、也不隶属于任何投资财团的世界第五大家电企业法格—白朗家电公司(Fagor—Brandt)真正放弃了对利润的追逐,而将人放在企业理念的核心。企业保证每年能够达到1%至2%的利润,而将全部努力都放在员工在企业中的发展。报道认为这家企业真正实现了马克思所说的“无产阶级专政”:企业本身就是属于全体工人所有,所有的人都投了资,因此每个人对企业都拥有一票决策权,而企业员工工资收入的差异也仅仅为1比7.5,职工相互监督以保证生产效率、收入完全根据企业赢利进行分配……当企业亏损而需要裁员时,也是由职工自己来决定。

  事实上,有关马克思的争论,在法国这个可能是西方发达国家左翼思想最为流行的国度,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唯一不同的是,马克思今天的“重返”更多的是作为经济学家和哲学家,而非政治学家。

  (据《文汇报》报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国际要闻 00004 “他的分析仍未过时” 2007-12-25 48256F32002924A6482573BB004910E7[B1-郭萍] 2